《中國科技投資》劉逸倫
騰訊從未公布過旗下兩款吸金怪獸「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全集」(簡稱「歡樂麻將」)的營收狀況,而「悶聲發大財」早已是行業內人盡皆知的「秘密」。
隨著騰訊棋牌遊戲業務的不斷壯大,催生了一大批倒賣遊戲幣的「銀商」。場外遊戲幣交易原本遮遮掩掩,但隨著監管轉向常態化,外部交易服務方湧現。原本的「黑市」竟變成了可以在檯面上討論的東西。
另外,作為廠商的騰訊一邊因「銀商」擾亂遊戲秩序而出臺相應整頓措施;一邊間接享受「銀商」紅利,加快遊戲幣流轉速度,隱蔽回收遊戲幣以使用戶充值。
「銀商」倒賣遊戲幣
作為「爆款」棋牌類遊戲,騰訊光子工作室開發的「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從不缺乏倒賣遊戲幣的「銀商」(也被稱為「豆商」),用戶可以從銀商處以低於騰訊官方的價格購買大量「歡樂豆」,也可以通過銀商以一定價格進行變現。
在QQ、微信朋友圈、百度貼吧等社交場所,淘寶、閒魚、拼多多等購物類APP搜索關鍵詞「歡樂豆」,到處都充斥著「銀商」的身影。
安卓手機、蘋果手機、QQ端和微信端帳號歡樂豆報價均有所不同,略微有差別。某淘寶商家「歡樂鬥地主」歡樂豆報價:100萬歡樂豆48元、200萬75元、300萬105元、500萬135元、1000萬220元、3000萬600元、5000萬930元。商家除了單獨出售歡樂豆,還可整體出售內含高額歡樂豆的帳號。
經實際體驗,商家接單後會添加客戶微信,並給出一個二維碼。用戶用自己的設備微信掃碼後,商家即可登錄其遊戲帳號,並進行代打贏得歡樂豆,整個過程中客戶不得登錄遊戲,需等商家代打完畢,方可上線繼續遊戲。通過商家代打,從1000到100萬歡樂豆僅需20分鐘。
銀商小晨(化名)說:「(用得)特殊方法,反正不是掛,有的是卡bug。這個遊戲沒有掛,不然豆子不可能賣這麼貴。」為了快速幫助客戶在遊戲中贏取歡樂豆,代打商家會用特殊設備和軟體進行刷豆。據記者觀察,淘寶排名第一的銀商店鋪是8年老店,月銷達3萬多。
回收歡樂豆的銀商多活躍在QQ群和百度貼吧,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回收,再以高價賣出,一進一出間利潤不菲。專門回收「歡樂麻將」歡樂豆的張帆(化名)對記者稱:「1000萬80元收走,但必須在『二人雀神』玩夠100場,然後登你的帳號把『豆』下走(把歡樂豆轉移走)。」
*歡樂麻將「二人雀場」玩法
「把豆下走」,是回收豆商把用戶持有的歡樂豆轉走的行話。但當被問及「如何下走」時,記者採訪多位豆商,大家均閉口不談,有豆商稱:「這是商業機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騰訊旗下棋牌類遊戲的火爆,場外代幣交易市場旺盛。外圍服務商開始出現,整個交易鏈條服務被拉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這場暴利卻涉嫌違規的遊戲。
隨著直播平臺的興起,不少主播直播「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吸引了大量粉絲。記者了解到,抖音「歡樂鬥地主」某主播在深夜直播時,直接表示:「想買豆的看我主頁,量大從優。」在其主頁介紹欄寫著QQ粉絲群號碼。記者加入該粉絲群後發現,這基本是交易歡樂豆的場所,群主即該主播,在群內向其粉絲售賣歡樂豆。有些頭部主播甚至已經建到了第7個QQ群,目前群內總人數為1979人,有專人運營。除了抖音,快手、鬥魚、虎牙等遊戲直播平臺均大量存在類似現象。
此外,阿里互娛旗下遊戲交易平臺「交易貓」平臺不僅通過人臉識別實人認證、實名認證、芝麻信用授權等手段對賣家信譽進行認證,還可對帳號投保險進行擔保,為銀商提供了有所保障的交易平臺。
「合法」賭場?
銀商的出現,使得歡樂豆加速流轉。以玩家充值購買代幣,在系統內循環、消耗的商業模式也將使遊戲平臺更具盈利能力。
銀商與用戶間所交易的遊戲幣,本質上來自於玩家充值。銀商代打則是通過一些手段為其客戶賺取遊戲幣,就必然意味著同場次中其他玩家的遊戲幣減少,這些玩家要麼充值,要麼放棄遊戲。
儘管遊戲平臺未按玩家輸贏額收取服務費,騰訊旗下棋牌類遊戲均在遊戲開局前有固定「臺費」——名為「對局門票」的服務費。不同場次數額不同,輸贏封頂也不同,持有的歡樂豆越多,匹配場次的門票越貴,新人場為每局300豆、普通場每局為1400豆、中級場為2700豆、高級場則高達7200豆。
這些玩家充值的遊戲幣除了通過臺費、活動等方式回流到騰訊棋牌遊戲系統中,記者還注意到,有不少玩家質疑騰訊控牌問題。
對於棋牌遊戲的機制,有知乎用戶在「騰訊的歡樂鬥地主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嗎?」高票問題中發帖稱:「之前接觸過遊戲後臺規則。任何騰訊遊戲,比如歡樂鬥地主,你充的錢越多,拿到好牌的概率就越大。但即使充錢了,隨著時間流逝,牌的質量也會變差,直到輸光後用戶需再次充錢。」
據記者了解,界定棋牌遊戲是否涉賭,需明確平臺遊戲幣是否可反向兌換人民幣、是否根據玩家輸贏進行「抽水」、平臺下注總額和次數是否有封頂。
對於上述「抽水」現象,騰訊表示:根據《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歡樂麻將、歡樂鬥地主每局收取固定數量的歡樂豆(虛擬道具)作為服務費,且在用戶開局前予以明示,並沒有收取與輸贏結果相關的佣金,不屬於「抽水」行為。而關於用戶的控牌質疑,公司未明確回應。
另外關於歡樂豆是「遊戲幣」還是「虛擬道具」,行業專家和騰訊公司各執一詞。騰訊方面稱回應《中國科技投資》稱:「歡樂豆不屬於虛擬貨幣,是遊戲內的虛擬道具。遊戲內很多途徑都在發放免費歡樂豆(虛擬道具)。但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楊佩金律師認為:「界定比較複雜,但歡樂豆應屬遊戲幣,早在2008年法律界就有關於騰訊(棋牌)遊戲是否涉賭的討論,目前仍未有定論。」
騰訊的遊戲帝國
11月12日晚,騰訊控股(00700.HK)發布2020年三季報,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54.47億元,淨利潤323.03億元,其中網路遊戲收入增長45%至人民幣414.22億元。
與強大吸金能力相對的是,騰訊遊戲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受到「涉賭」、「青少年遊戲成癮」等質疑。騰訊作為遊戲、社交領域的頭部企業需要承擔起一定社會責任。
「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兩款遊戲早已成為國民級遊戲應用。在用戶規模方面,歡樂鬥地主的註冊用戶早已超過8億。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棋牌類遊戲下載量暴漲,用戶的遊戲使用時長提升也增加了他們為遊戲付費的概率。據伽瑪數據統計,歡樂麻將在棋牌類遊戲中流水量排名在31-60區間,下載量增長超3倍。
如此重大利好,在遊戲方面宣傳一向高調的騰訊卻並未主動披露過棋牌類遊戲的運營數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機構AppAnnie曾發布數據,早在2017年10月15日-2017年10月21日期間,騰訊歡樂鬥地主僅IOS端用戶每天就貢獻300萬餘人民幣;再加上安卓端用戶,據測算,該遊戲周流水保守估計超1億元,月流水在4億元左右。
「悶聲發大財」或是騰訊希望減少爭議的謹慎之舉。然而,對於「涉賭」爭議,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認為:「確實部分棋牌平臺裡存在所謂的『銀商』,將虛擬點數變現成錢,進而形成類似賭博的漏洞。這些平臺由於本身能量有限,也就是靠銀商的這種『灰色操作』,來以利益驅使,形成一種異化的用戶黏性。」
艾瑞諮詢集團分析師張毅表示:「銀商尤其在棋牌類遊戲中比較常見,但他們的存在是一個尷尬但灰色的地帶。銀商很容易引發賭博,一般來講,其作用主要是轉化遊戲幣為人民幣,這中間會形成一定差價並結算,會有一定賠率,所以很多地方警方會判斷這是涉嫌賭博的直接證據之一。」
對於直播和外圍服務商興起,是否助長銀商交易亂象?張毅認為,自2018年監管高壓嚴打棋牌遊戲「涉賭」亂象後,近兩年轉為常態化監管。「隨著(銀商)交易猖狂程度增加,恐怕(再次)嚴打是在所難免的」,張毅說。
目前,騰訊正在撮合虎牙和鬥魚兩大遊戲直播平臺的合併。一旦成功,騰訊將成為遊戲直播領域巨頭。對於直播售賣歡樂豆行為,騰訊遊戲表示,遊戲內會對違規帳號進行處罰,此外會通知直播平臺,對違規直播間進行處理。2020年1月至今,共巡查處理違規直播間339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