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體榜一本中大榜首, 廣外升至第二,二本五邑大學進三甲

2020-12-25 騰訊網

南都指數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高校新媒體榜」新鮮出爐!一本院校方面排名總體比較穩定,中山大學再次穩居榜首,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憑藉超高閱讀量上升至第二名,華南師範大學退居第三;二本/獨立院校方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依然保持冠軍,五邑大學成為「黑馬」;高職院校文章推送頻次較少,但文風親切度更高,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升至榜首,上季度不在三甲的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則奪得第二名。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一本院校新媒體榜》排名變化。

一本院校總體穩定,廣東外語外貿奪亞軍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高校新媒體榜」公布,一本院校排名總體穩定,中山大學繼第二季度之後再次居榜首,實至名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憑藉超高閱讀量,相比起上季度排名上升4名,佔據第二名,華南師範大學由於公號閱讀量較低,退居第三。相比第二季度,最新一季《廣東一本高校新媒體榜》排名起伏不大,多數院校排名上升或下降在1-3名的區間,排名變化比較大的院校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前者上升7名,後者下降8名。

第三季度包括漫長暑假,因此不少院校新媒體在假期表現倦怠,但中山大學保持每天更新推送,甚至一天推送多條,榜首位置自然沒有旁落,而且文風接地氣,既有硬消息也有軟文,如《她,中大女博士,距中國海軍首位女艦長一步之遙》閱讀量達到3萬多人次。此外,中山大學在新媒體端的圖片類推送也出色,《在中大,尋找一個「愛樂之城」》達到1.6萬閱讀量,《世界動物日:這些瀕危動物竟現身「中大」》將學校風景與瀕危動物PS在一起,引起同學們關注保護瀕危動物,圖片精美。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排名衝進前二,憑藉的是信息公開透明以及10萬+閱讀量,尤其是七八月份保持每周三次更新,9月份開學後每天更新,算是比較勤勞的小編。其中,出現一篇10萬+的推送《關於網絡舉報我校教師陳某的官方聲明》,內容是該校黨委對於學校教師被舉報師德問題的回應,但評論區暫未開放。據推送說明,舉報系7月28日上交,7月29日即發表回復,輿情應對迅速。在8月5日另有推送決定該教師停職,閱讀量也高達6.6萬人次。面對負面輿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應對高效率,及時有回應,表現出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華南師範大學雖然在第三季度新媒體榜上仍然位列三甲,但相比第二季度已經下降1名,微信公眾號在8月僅更新5篇,7月31日至8月21日更是沒有更新,好在與學生互動評論多,平均點讚量達293次,小編也回復積極,才保持沒有跌出三甲。華南師範大學校內的新聞較多,例如《「同學,我比你大25歲!」華師新生數據揭秘,本科最大年齡是……》報導學校年齡最小本科生僅14歲,最大年齡本科生39歲,新聞性突出,數據圖也比較精美,閱讀量2.5萬人次;《終於有空調了!32歲華師手球館今夏舊貌換新顏》對校內場館設施進行詳細介紹,通過新聞盤點回顧校史,內容詳實,閱讀量到1.5萬人次。

而排名墊底的一本院校有廣州美術學院、廣州醫科大學,主要原因就是推送頻率不高,廣州美術學院三個月在微信公號上僅推送17篇,廣州醫科大學僅22篇,而且內容選題單一,文風沒有特色,或是不夠活潑。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二本/獨立院校新媒體榜》排名變化。

二本/獨立院校變化大,吉大珠海學院蟬聯冠軍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二本/獨立院校新媒體榜》相比上季度排名,二本/獨立院校新媒體排名總體變動較大,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依然保持冠軍位置,廣東財經大學緊追其後,五邑大學成為「黑馬」,比起上季度排名上升18名,「飛躍進步獎」非其莫屬。點讚量最高的是廣東科技學院,平均點讚量194次,最勤奮的小編來自廣東白雲學院,7月至9月份共發文117篇。

排名上升比較明顯的二本/獨立院校還有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相比第二季度上升10名,而排名下降比較明顯的包括肇慶學院、廣東理工學院,分別下降18名、14名。緊守王者寶座的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文風活潑,考察期內3個月基本保持日更,輿情應對也及時,7月份就開始發新生攻略;內容涉及期末考試、招考、新生攻略以及暑假生活、通知、學校公共服務等,而且文字排版清新,選題有趣,例如《吉珠新生大數據解密!男女比例x:1,竟然有同學姓「神「!》

廣東財經大學微信公號內容豐富有趣,可見小編策劃專題十分用心,創意十足。內容涉及到招生、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方面,既有實用信息又有偏向娛樂的信息。而且,文字排版生動活潑,文案策劃有創意,如《你是廣財人,輸入法都暴露啦》、《班助特輯|但願殊途同歸,我能與你講講未來的路》。五邑大學排名狂飆18名,跨進三甲。五邑大學的官方帳號為五邑大學團委,少不了嚴肅的選題,但與具體事例的結合,生動活潑的語言增加文章趣味性,如《給廣東全體團員的公開信》。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高職院校新媒體榜》排名變化。

高職院校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推送勤居榜首

2018年第三季度《廣東高職院校新媒體榜》中,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由上季度第二名升至榜首,上季度不在三甲的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則奪得第二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由冠軍跌至季軍。總體而言,高職院校比起一本、二本院校,文章推送頻次較少,時常偷偷懶,但文風親切度更高,各種「標題黨」百花齊放。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推送勤快,基本上每天更新,有時隔日更新。選題有新意,標題引人注目,例如《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竟然是……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廣科「精裝」宿舍樓盤開盤啦!確定不看一下?》《廣科版延禧攻略|18萌新如何解鎖廣科?打怪升級?》

排名第二的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暑假期間也能每天更新,文章選題包括《我也是第一次面試你》,不僅關注本校,而且關注大學生群體,如《對不起,我嗜鞋如命》、《「校園貸」到底用不用還?法官這樣說……》、《你爸媽讓你談戀愛了嗎?》等。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雖然排名退步,但與學生互動性較強,成為最強點讚號,平均點讚量為106次,閱讀量較多的推文包括《這位大師兄能造火箭,我們把頭條給他》,閱讀量6119人次。

測評說明《廣東高校新媒體榜》是南都指數聯盟旗下重要指數產品,分為三個序列,針對一本院校、二本及獨立院校、以及18所一流高職院校分別排榜。本期內容為廣東高校新媒體榜2018年第三季度榜單,總第6期。測評範圍廣東80家高校微博微信兩大平臺官方認證帳號,部分高校存在多個官方微博號,選取其粉絲量最高的公號納入測評。測評指標微信活躍度、微信影響力、微博活躍度、微博影響力、媒體評分共5項一級指標,發文總量、平均點讚量、10萬+文章數、信息公開及輿情應對及時性等18項二級指標。主觀部分的權重為15%,打分由媒體評審團完成,未來這個測評考慮加入學生評價。考評時段:2018年7月1日-9月30日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統籌:鄒瑩 袁炯賢數據採集分析:南都記者 袁炯賢 實習生 蘇可情 張靜 李潤澤子南都製圖:劉寅杉

相關焦點

  • 廣東公辦二本院校排位大幅提升 獨立學院文科降理科升
    從投檔最低排位看,今年多數二本院校文科最低排位都有提升,尤其是公辦二本院校。各院校理科最低投檔排位普遍提升,僅廣州體育學院、廣州工商學院、廣東理工學院等院校有小幅下降。文科中,廣東科技學院最低投檔排位較去年上升3696名,廣東藥科大學上升2349名,廣東第二師範學院上升2058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上升1499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上升761名,廣東金融學院上升741名。
  • QS新亞洲大學排行榜出爐,廣東9所高校榜上有名,廣外首次上榜
    其中,中國內地有118所高校上榜。本次榜單中,新加坡的兩所大學包攬了第1、第2名。新加坡國立大學已經連續三年位居榜首了,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則位居榜單第2的位置,香港大學位列第3。而在亞洲高校前十強中,中國內地的高校就佔據了4個名額,排在亞洲地區第4、第5、第6、第7位的分別是國內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
  • 2017香港最佳大學排名榜出爐:港大、中大、科大瓜分三甲
    這次排名由四個類別組成,分別是「教育網排名榜」、「綜合排名榜」、「民意排名榜」及「學界排名榜」。香港大學獲得「教育網排名榜」首位,香港中文大學獲得「綜合排名榜」及「學界排名榜」首位,香港科技大學獲得「民意排名榜」首位。還有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排名靠前。
  • 世界大學聲譽排行榜 清華大學升到第26超京都大學
    全球大學中,今年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哈佛,劍橋則排第二,牛津第一次躋身三甲,排第三,被擠出三甲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僅列第四。亞洲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整體排名雖然下跌一位,排第12,但仍然是「亞洲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排第24。
  • 廣東一二本合併投檔線出爐!中大華工暨大深大穩居省內前四
    廣東一二本合併投檔線出爐!中大華工暨大深大穩居省內前四 2018-07-15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一本擴招引發的爭議:深大取代廣外的生態位?
    一種觀點認為,廣東「升一本」的政策,除了使廣東的一本率「提升」之外,就是使得廣東的考生越來越艱難,以前廣東企業的用人標準大多是「一本」,現在廣東一本含金量下降,他們的標準變成985211,「升一本」也使得廣外這一所在以往深受廣東群眾認可,但分數比較親民、偏文科的雙非大學被玩殘了……
  • 在新的雙一流大學排名中,北青大學排名下降,中大上升至第七
    前兩名的大學一直被他們牢牢佔據。然而在「雙一流」大學標準出臺後,「金字招牌」名校不再是擋箭牌。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也不例外。其中,中科院大學以絕對優勢位列全國高校榜首。實際上,許多人不知道,甚至不了解中國科學院。然而中國科學院卻是眾所周知的。中大和中大多由中國科學院創辦。因此中科院大學的峰會不是偶然的,而是真實的。
  • 我為什麼讓深圳的學生這樣選擇大學
    下面我們一一解答分析又到高考填志願的時候,近日有網友在問深圳大學怎麼樣?廣東省內如果不能上中大,華工,就上深圳大學,無論師資,硬體,就業環境深大都是很不錯,學校也會一直快速發展,深大目標是國際名校。而二本中,深圳技術大學都沒有本地生源優待分數,深圳學生如何選擇「二本」學校?
  • 湖南2020年五所二本升一本!
    一下子升了這麼多一本,越來越不理解這教育部的操作。湖南一直號稱是教育大省,可是只有一所雙一流建設專業院校——湖南師範大學。而且湖南師範大學在全國同類雙一流專業建設高校中排名也並不高。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南大學也是處於B類。
  • 廣東高校歧視指南
    廣東工業大學,許子文本人,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汕頭大學,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外:論女生佔比、質量,當然看廣外許子文他爹回復廣外除了因為精於工科自豪外,華工人更看不上中大人只愛誇誇其談,實操卻有心無力的毛病,不過,中大的人有另一種理解,他們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而一進校門就考慮著怎麼找到一份好工作,顯然也是不符合中大格局的。
  • 廣東省的醫學院,中大醫學院第一,鍾南山院士所在高校不是第二
    廣東省的第一檔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就不用過多的介紹了,中山大學是全國排名前十的高校,醫學又是中大的王牌專業。醫學院實力也穩居前十,政府也大量砸錢到中大醫學,所以科研實力雄厚,實驗室設備齊全,科研條件甚至不輸於歐美的名牌學校。
  • 廣外南國:英語145分以上免四年學費 中大南方:總分超一本30分獎勵...
    原標題:廣外南國:英語145分以上免四年學費 中大南方:總分超一本30分獎勵20萬元日期:[2016-06-27] 版次:[A04] 版名:[關注高考錄取] 字體:【大中小】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新快報記者 羅漢章 陳婕 通訊員 劉陽 李穎 林延軍不少原2B批次院校下重本吸引優秀學生今年二本AB批次合併招生,原先二本B批次的學校,有機會能與二本A批次的學校爭奪優秀生源。記者梳理廣東多所原2B批次招生學校的招生計劃發現,多所學校紛紛下「重金」吸引優秀考生報考。
  • 從二本升級一本,中國新一本大學排行榜
    來自:有間大學和高考考生削尖腦袋想提高一分一樣,高校們也在竭盡全力更上一層樓。近年來,二本高校衝刺成功並升為一本的,不在少數。2017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成為廣東第三所985」的消息被炒得火熱,某高校一「升級」,最常被熱議的是水漲船高的分數。
  • 2018-2019廣東二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理科+文科)
    (理科+文科)   高考填報志願時,2018-2019廣東二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2018-2019廣東二本大學排名,包含理科和文科,根據各大學在廣東錄取平均分排名,比較有參考價值。
  • 南海這兩所高中佔據廣東知名大學生源榜前三甲
    近期,廣東省多所知名大學公布了 2020年本科新生大數據, 南海區石門中學和南海中學 在多所高校的生源TOP榜頻頻「露面」。
  • 逆襲最成功的2所大學,從三本升到二本,從獨立院校轉為公辦大學
    隨著我國大學生越來越多,在前些年,國家開始擴大本科高校數量,決定選擇優秀的大學從三本升二本,二本升一本。浙江就有兩所大學不僅從三本直接升到二本,還從獨立院校轉為公辦大學。何為獨立院校呢?獨立院校是指本科學歷以上的高校與社會組織,不屬於國家機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民辦大學。」
  • 升,升,升!這十所二本大學2020年在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分數超高
    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原先在安徽二本批次招生,且分數線不低,接近一本,或者是超過一本線就是我們稱的「好二本」的省外大學升到一本批次招生。2020年達到數量是最多的一年,可能由於是十三五規劃末年,各地大學加快升格的步伐,也可能是國家的戰略。
  • 今年高優線上投檔 中大華工暨大依舊省內前三
    省內高校方面,原一本院校的中大華工暨大依舊穩居前三,華師則力壓深大挺進文理前四,廣州醫科大學文科沒有錄滿;原二本院校裡,廣財理科投檔分超高分優先投檔線15分,且一次性滿檔,廣藥、仲愷等學校亦有優秀表現;在獨立學院裡,「黑馬」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文科收穫一名優先投檔線上考生,超過廣東省文科優先投檔線
  • 亞洲大學排名,香港三所高校躋身十強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24日公布最新的亞洲大學排名,香港高校的排名重新洗牌。香港《星島日報》25日報導稱,今年香港有7所大學打入排名榜,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躋身亞洲十強,但順序重新洗牌,去年被科大超過的港大今年上升3位,為亞洲第二;科大則從第三跌至第七;中文大學穩守前十,升一位排在第九。不過,其他4所大學排名全部下跌。其中城市大學從去年第八,跌至21位;理工大學跌4位排在第31,浸會大學跌一位,列第65。
  • 5所讓人分不清所在地的大學,就業率還不錯,二本分數線可以讀
    比如廣州醫科大學,從名稱一看,我們就知道它在廣東省廣州市辦學,是一所醫學類高校。但是也有的院校名稱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這其中就包括四川外國語大學、五邑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四川美術學院、仰恩大學5所二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