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詩詞上的我

2020-12-20 新鮮雜談

我是誰?

這是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對於「我」,我們似乎很了解,卻又似乎什麼都不了解。

那什麼是我?我是誰?這些問題的不斷審視,有助於我們對自己能夠有更多的了解,就像一顆晶瑩剔透的石頭,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景色。

中國詩詞流傳千年,雖然讀詩極早,但卻理解淺薄。常常就想到,這風景、這天地、這花鳥、這水火有必要這麼描寫嗎?有必要這麼矯情嗎?但就和很多事情一樣,年少不懂,中年才知。而深刻了解文人背後的故事,就更感詩詞的內涵,山水之後是人心,花鳥傍側染情懷。詩詞中,最喜歡李白、杜甫、蘇軾、嶽飛、辛棄疾和毛澤東,不同的年代再次讀來,又有新的感悟,他們有豪邁、有灑脫、有抱負、有執著。

十二年前,我立志此生一定要完成四本書:詩詞、散文、雜文和小說。目標不大,但也絕對不小。寫作和看書研讀有著本質的區別,這需要靈感、共鳴、感悟和寫作功底。我個人比較喜歡總結,在我看來,詩詞創作就分八步:身查、心動、立意、明題、選律、切韻、行文、反思,這就是一個閉環,真正的落筆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環節,而在動筆之前,創作已經四分之三。而醞釀和積澱更是在真正創作之前的重點,沒到時候,是沒有結果的。很慶幸十二年前,我抓住了感覺,採取了行動,堅持了下來,形成了習慣。十二年前我堅信:我,內心已然充盈,急需進行釋放!雖,行文些許青澀,拙作參差不齊;但,誰能初試學步,堪比詩仙文豪?作,堅持細水長流,終能聚液成湖。十二年後,我也能堅持下去。

我寫作詩九年後,才敢勇敢躍入詞的海洋,每用一種詞牌,就感受到跨越時空的共鳴。臨江仙踏莎行,滿庭芳暗香;天淨沙蝶戀花,蘇幕遮竹枝;鷓鴣天相見歡,風入松疏影;泛蘭舟過澗歇,芳草渡尋梅。自創詞牌《疊紀》,天人合一乃能促成,而一八年夏天,連作六首滿江紅,暢意抒發,極度愉悅。

我出生在臘月,有一個詩情畫意的小名「迎春」。

按照一年分四季,我度過了三十五個春夏秋冬,但經過深思,按照一個新的角度,有了全新認識。剛出生的第一年,我度過了第一個完整的春夏秋冬。然後到小學前,我度過了第二個周期的春季;五到十一歲的小學時光成為了第二個夏季;十二到十七歲的中學時光是收穫的季節,成為了第二個秋季;十八到二十三歲則是我的第二個冬季。每一個季節,因為經過的事情,心態、性格等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從零七年起,我遇到了老周,到現在正好十二年,這十二年成為我人生的升華。十二年是一紀,也是一季,這是我的第三個春天。

這個春天,我天南海北,遊歷中國;這個春天,我收穫真愛,對眸牽手;這個春天,我為夫相守,為父相擁;這個春天,我學詩習詞,凝結《迎春集》,總共不到兩萬字,一百九十九首詩詞。

今天,這是一個普通的年末,也是一個特殊的年末,馬上即將迎來我的第三個夏季。這也是《盛夏》的開端,盛夏之後應清秋,清秋之後滿華冬。華冬之後又一輪,應該就是《又春》了吧。

這很難,真的很難,多少次我絞盡腦汁,多少次我頭痛欲裂,多少次我跪求一字,多少次我想到放棄。但成就自我確實就是這麼難。

也許將來消散如風,也許永遠玉中含瑕,也許只是共振寥心,也許不能傳承過往。但又怎麼樣呢?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堅持一輩子,這本身就夠了。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神話,他們總是笑話出場,然後傳為佳話,最後成為神話。

我是誰?

我是一個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的踐行者。在詩詞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這種美深深的吸引著我,讓我在紛繁世界浩瀚的信息中,抓住一閃而過的靈感,將其凝結為晶瑩的寶石。十二年前我遵從內心的呼喊,開始了我的詩詞創作,十二年後的十二月,我又遵從內心的渴望,開始更多形式、更多內容的寫作。

看到過一個文章,當你熟練寫作詩詞的時候,寫作其他形式的文章,就完全不是問題。這給我極大信心,沒有字數限制,沒有平仄韻律,沒有對仗對偶,一個更加寬廣的未來已經展現在我的眼前。

我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我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度過我的前半生後,我將更加認真的繪製屬於我的四春三秋

相關焦點

  • 我是誰?-文學上的我
    我是誰?這是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對於「我」,我們似乎很了解,卻又似乎什麼都不了解。那什麼是我?我是誰?詩詞高度凝練,難的不是寫長而是寫短。短則二十字,多則百餘字就要體現輕則一個片段、一個故事,重則一個世界、一種境界。字字斟酌,句句凝心,反覆推敲,不斷揣摩。從小我的記性就不好,很多事情記不住,學過的課文、詩詞很多都忘了,以至於真正能夠記住的詩詞可能都不超過二十首。但真正泣血用心的每個字,在反覆默念、低吟中都深深篆刻在心裏面。
  • 我是誰?-心理學上的我
    我是誰?這是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對於「我」,我們似乎很了解,卻又似乎什麼都不了解。那什麼是我?我是誰?這些問題的不斷審視,有助於我們對自己能夠有更多的了解,就像一顆晶瑩剔透的石頭,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景色。
  • 我的詩詞故事 糸列一:《鋤禾》
    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販夫走卒;也不分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大家都玩起了"飛花令″"詩詞接龍"之類的遊戲。大家比拼誰記得詩詞更多,誰靈活運用的詩句更妙。這使得中華詩詞更加深入人心,令古老的詩詞在當代人心中熠熠生輝。我自小喜歡詩詞。我不僅喜歡古典詩詞,也喜歡現代詩甚至於泊來的意識流、朦朧詩。詩詞漸漸地融入了我的生命、生活之中,悄悄地改變著我的命運。
  • 詩詞帶給我積極向上的力量
    以後每屆詩詞大會我都會參加,希望把中華詩詞的力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西夏區第三屆詩詞大會前十強選手樊玉智說。 今年34歲的樊玉智正在創業,喜歡上詩詞,參加詩詞大會,完全是因為她的孩子們。2019年她的兒子和女兒報名了「詩王爭霸」賽,她本著「身教大於言傳」的態度每天陪孩子們讀古詩,慢慢養成了每天早起背古詩的習慣。
  • 我與古典詩詞的因緣
    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日前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作為陳傳興導演「詩的三部曲」的最終章,本片記錄了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人生。電影衍生圖書《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也同期面世,多角度再現了葉嘉瑩先生滄桑多艱但秉持「弱德之美」的人生,凸顯了中國詩詞不朽的傳統和靈魂。本文內容摘編自該書第一部分《植本出蓬瀛》,標題為編者所加。
  • 「除了詩詞,我別無所長」
    那一年,呂碧城41歲,林徽因20歲,陸小曼21歲,蕭紅13歲,張愛玲3歲……那是中國文學史上才女輩出的「黃金時代」——襁褓中的葉嘉瑩根本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會以中國古典詩詞「女先生」的身份躋身於這些傳奇女子之列。3歲懵懂背詩,《論語》開智,四書啟蒙。真正讓葉嘉瑩再難棄的,卻是流光婉轉的中國文學史裡那一闋闋美妙繾綣的詩詞。
  • 原創詩詞-鄭佔榮|披霜當若我 傲立共迎春(詩詞六首)
    鷓鴣天-消夏漫步湖邊遊興濃,林蔭饋我滿懷情。盈眸柳擺風著色,入耳荷搖蛙鼓聲。蜓吮綠,雀餐紅,心怡恰展筆精工。白雲深懂流連意,載我詩心上碧空。鷓鴣天-看孫推上童車繞樹蔭,緩行老嫗好寬心。情怡鳥語登枝伴,胸暢蛙聲越水跟。理霜發,展蒼紋,直將酷暑化新春。
  • 孟獲:我在詩詞中是什麼形象?
    本篇來看看詩詞裡的孟獲,共計11首詩詞。日斜創甚上平沙,兩岸居人如堵立。渺渺腥風吹水雲,賣魚沽酒賽湖神,醉來預唱江南春。【孟獲:比起呂布,我的名聲還好一些】《孔明》 宋衛宗武龍臥而長吟,胸次抱奇偉。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起。
  • 【雲帆薦讀】周燕婷:我的詩詞創作之路
    我在詩詞創作的道路上,已經行走了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一路走來都很幸運:入門有良師指引;出道有良友交流;在家有良人挑剔。整個過程基本沒走什麼彎路。感恩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1983年大學三年級時,有幸拜入嶺南名宿張採庵先生(1904—1991)門下研習詩詞。其時先生已七十九歲高齡,本來絳帳已閉,因看了我送呈的習作,認為「孺子可教」,遂破例收下了我這個弟子。自此,每逢休息日,我必挾書前往先生府上聆教。風雨無阻,直到老師去世。先師詩詞聯賦各方面的成就都很高,對我這個初入門的小弟子,並未全數灌輸,而是因材施教。
  • 中國詩詞大會:蘇軾說,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裡,來了一位可愛的英語老師選手。她一上臺說了一句開場白,讓我非常喜歡。它就是蘇軾《點絳唇》裡的「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這個選手,其實還有一個身份,她是一位兩歲孩子的母親,是個寶媽。
  • 葉嘉瑩:「除了詩詞,我別無所長」
    「除了詩詞,我別無所長」(僑界關注)那一年,呂碧城41歲,林徽因20歲,陸小曼21歲,蕭紅13歲,張愛玲3歲……那是中國文學史上才女輩出的「黃金時代」——襁褓中的葉嘉瑩根本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會以中國古典詩詞「女先生」的身份躋身於這些傳奇女子之列。  3歲懵懂背詩,《論語》開智,四書啟蒙。真正讓葉嘉瑩再難棄的,卻是流光婉轉的中國文學史裡那一闋闋美妙繾綣的詩詞。浩瀚斑斕的詩歌長卷中,靈之來兮如雲,聊逍遙兮容與。
  • 30句心尖上的詩詞句子,說得那麼真實,好像全是我的心事
    |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有一個朋友說,她特別喜歡的一句詩是溫庭筠的《商山早行》裡的那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如今,奶奶已去世多年,幼年時的回憶每每被這一句詩勾起,可以說是她心尖上的一句詩詞。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句詩詞,每每想起,或勾起回憶,或激勵鬥志,或輕輕蕩著心靈……30句心尖尖上的詩詞句子,句句動人心弦,有沒有你喜歡的呢?1.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 我的舊體詩詞之路(初學體會)(一)
    因為,我於舊體詩詞一道,根本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明明是詩詞小白,卻要寫這種文章,可不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但即便如此,還是很想寫一寫我與舊體詩詞的緣起,以及一些初學感想。我是自小學五六年級起開始愛上舊體詩詞的,大概是受了《紅樓夢》的影響。看見《紅樓夢》中的姑娘們吟詩作賦、出口成章,感覺這件事情很酷,於是在小升初的那年暑假,也學著胡謅了幾句。
  • 如何用詩詞說一句「我想你了」?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雲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 活化經典 滋養詩意人生——我也說說《中國詩詞大會》
    《中國詩詞大會》開得確實很紅火,這個節目所喚起的文化共鳴,也是熱烈而真摯的。    前兩天,一家媒體的記者也就詩詞大會的話題來採訪我,出的題目是詩詞大會熱播的深層原因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現代傳播和繼承。我說首先想到白居易和杜甫的兩句詩,一個是「野火燒不盡」,一個是「當春乃發生」。
  • 繼清華「詩詞女神」武亦姝之後,我又迷上了北大「考古界郭襄」
    連她的偶像,「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先生都送上簽名自傳,發自內心表達歡喜。誰能想到,這份跟年齡不相符的沉穩霸氣,竟然來自一個00後山村留守女孩。「他們提供了我學習的條件,他們付出了很多,有時候我考的不好,也會鼓勵我,就說盡力就好。」埋頭苦讀十多載,終於不負所望考了676分的好成績,一舉成名天下知。
  • 對話詩詞大師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知我者其天乎?」是她的人生觀。   在她看來,是以詩詞慰平生,足矣。   她,就是中國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論語》上說的。我面對現實,不是說我做了小姐我就不能幹這(苦)事,我什麼事情都幹的。
  • 有一句詩詞,叫「我想你了」
    隱娘整理了30句思念詩詞,有思親人,思愛人,思友人。每一句都是我想你了。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不見》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寒。——韋莊《浣溪沙》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 汪國真:我故意與詩詞保持距離
    雖然汪國真一再表示,現在詩詞已遠離讀者,也讓自己有意保持與詩詞的距離,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譜曲,讓年輕人像喜歡流行歌曲一樣,喜歡上詩詞。 跨界做主持挑戰新事物 眼前的汪國真身材微胖,戴著眼鏡,依然保留著20年前詩集照片上的招牌式笑容和微笑時淺淺的酒窩。這次汪國真來合肥是為了參加2011亞太金融高峰論壇。
  • 有一首詩詞,叫「我想你了」
    「我很想你」,「沒有你在身邊的日子,我很不快樂」……杜甫卻說: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白居易說: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韋應物說: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在詩詞中,思念原來這麼美。如果你也想一個人,卻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時,不如學一學這些詩人的表達吧!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