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你心目中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是採菊東籬下的怡然生活?是知冷知熱的和睦鄰裡?是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
對泉州市惠安縣人民檢察院來說,每一種嚮往的生活都是鄉村振興裡不可或缺的色彩,它象徵著美麗、平安、活力…
追尋法治的陽光,惠安縣檢察院從一抹檢察藍起筆,一步步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打造惠安人的美好生活,奏響不一樣的鄉村法治「舞曲」。
檢察公益訴訟
增添「美麗鄉村」新畫卷
來崇武者必遊岞山,作為福建最美鄉村,這裡早已成為了惠安的一張生態明信片,聽驚濤拍岸,賞龍喉吼煙,激發了多少攝影者的創作靈感,很難相信,這裡曾經是300米「垃圾堤」 。
簸箕灣位於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東部沿海,近年來附近寺廟翻建,加上80、90年代遺留的歷史問題,把大量廢棄石料、雜土堆放在簸箕灣邊,覆蓋面積約19500㎡,嚴重影響了簸箕灣的海岸線生態環境。
接到群眾求助後,惠安縣檢察院立刻向主管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縣自然資源局、鎮政府、村委會協力履行環境綜合整治,並藉助「外腦」,求助廈門海洋監測中心專家論證修複方案,有效跟進監督修復整治工作。該案也被列入福建省檢察機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八大典型案例。
整改中
整改後
如果生態環境是美麗的皮囊,那文物和傳統鄉村就像有趣的靈魂,傳承著鄉土文化的記憶與復興,成為了檢察公益訴訟中的一大新領域。
近年來,惠安縣檢察院全面部署開展國有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共摸底核查轄區內文物古蹟113處,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3份,有效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與此同時,對第一批福建傳統村落惠安螺陽鎮金山邊自然村古村落開展保護行動,推進傳統村落和民俗文化的開發,讓鄉村歷史從「灰頭土臉」到「重放光芒」,帶動傳統村落旅遊業,發展綠色經濟,真正實現在青山綠水中,做大金山銀山。
無論是簸箕灣岸線整治,還是金山邊古村落保護,均得益於惠安縣檢察院今年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
據悉,惠安縣檢察院從今年3月起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通過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作用,依法保護綠色農業發展、鄉村生態環境 、農產品安全和涉農國有資產,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惠安縣檢察院緊扣黨委政府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檢察公益訴訟同向發力,先後聚焦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廢棄旱廁整治、燃氣供應站隱患、小流域治理等重點,強化公共安全保護,助力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舊貌換新顏,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達65%以上;全縣旱廁整改1.4萬餘個,整改率達99.7%,2020年底前,新建改造完成鄉鎮公廁15座,農村公廁約40座;消除燃氣供應站安全隱患點116個。
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贏得了村民們的一片叫好。
保護環境,預防比打擊更加重要,因為生態一旦被破壞往往難以達到百分百修復。加強政策宣傳,提升保護意識,抓早抓小,溯源預防與治理必須先行。
今年6月,惠安縣檢察院與縣法院、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政府攜手,創新探索「1234」司法保護模式,通過設立「法官檢察官聯合工作室」、設置法治普法宣傳展區等形式,關口前移,為洛陽江生態流域罩起了一個集水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文物保護三位一體的生態司法多維立體保護網。法治腳步更進一步,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護童觀察員
注入「平安鄉村」新力量
鄉村治,百姓安。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他們也在用檢察力量守護著每個未成年兒童的平安成長。聚焦農村留守兒童監管難、困境兒童遭受侵害發現難和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低齡化等問題,積極推動司法保護與社會觀護緊密銜接,在轄區12個鄉鎮內選取12個試點村,指定村級婦聯專人成立「護童觀察員」隊伍,開展跟蹤幫教、困境救助、變更監護、糾紛化解等工作,構建「四線合一」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格局。
在辦理一起強制醫療案件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發作時將妻子殺害,留下兩個年幼的兒子,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力撫養,於是檢察官積極聯合護童觀察員及相關單位開展一系列救助措施。
檢察院為孩子申請司法救助金5萬元,保障其成年之前生活所需;護童觀察員為兩名孩子建檔立卡,進行動態信息管理,開展長期結對幫扶;縣民政局為一家人辦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聘請心理諮詢師為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撫平案後創痕;依託全市首家青少年社工組織,由司法社工為涉案未成年人開展個性化幫教,並選派愛心教師為即將高考的被害人孩子進行課業輔導。
護童觀察員工作開展以來
重點建檔關注農村困境兒童11名,開展動態觀護50餘人次,發出檢察建議書3份,解決群眾反映未成年人保護訴求8個,已順利幫助10名罪錯未成年人回歸社會,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推介,護童觀察員被列為全縣「強基促穩」專項行動,工作經驗相繼被省委辦公廳《八閩快訊》、泉州市委改革辦《強基促穩信息專報》等刊載。
觀護農村兒童,促進農村家庭和諧穩定,預防和減少侵害未成年權益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護童觀察員為「平安鄉村」注入了新力量,開展護童觀察員示範點建設、總結制定一批觀護指導案例、「護童行動第1季」等一系列更有力的創新舉措已在著手實施進行中,抓細落實未成年保護工作,為護童觀察員從試點到全面鋪開做好準備。
參與社會治理
激發「活力鄉村」新動能
每一起案件的發生,背後都有一些深層次的社會原因或管理問題。通過辦案發現制度漏洞,運用檢察建議推動社會治理,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是近年來惠安縣檢察院提出的「從辦案型檢察官向治理型檢察官轉變」理念的具體實踐。
在辦理某村黨支部書記莊某某受賄職務侵佔案中,惠安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針對莊某某利用村集體事務決策程序不規範、監督機制不完善等漏洞,私自侵吞村民購買宅基地訂金的犯罪事實,及時向所屬鎮政府發出了嚴格規範村集體事務管理的檢察建議,引起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制定完善村級「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實施細則、加強鎮級財務建設及審核監督等措施,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提高了農村幹部的法治意識,為鄉村振興建設掃除了障礙。
在曾某甲、曾某乙等5人涉嫌騙取貸款案中,檢察官發現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存在貸前調查不夠全面、貸後管理不夠到位、信息未能及時共享等問題,檢察建議強化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內部管理,規範惠農金融服務,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切實推進創業幫扶,實現鄉村善治。
藉助一系列的惠農策略精準發力,讓每個群眾都不掉隊,統一步伐,共同邁向鄉村振興的新臺階。以司法救助帶動脫貧攻堅,先後出臺了《惠安縣人民檢察院刑事被害人小額救助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小額刑事被害人救助專門程序,通過「前置、救急、簡化」方式快速辦理,同時積極發動社會參與,為刑事被害人送去有效、及時、溫暖的司法救助。2015年以來發放救助案件17件19人42.2萬元。
用艱辛泥濘的無數步
換來家鄉發展的一大步
不同身份,不同使命的背後
是他們銘刻於心的檢察擔當
扛起新時代發展的大旗
讓鄉村發展有速度、有態度,更有溫度
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加幸福
他們是惠安縣人民檢察院
來源:福建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