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藍選民五成支持楊文科,近三成流向徐欣瑩,僅有個位數倒向鄭朝方。這意味著從國民黨倒戈向民進黨的前縣長鄭永金並沒有如願帶走藍營支持者,其子鄭朝方落得藍綠選民均不喜歡的下場。
綠營民眾向來是認黨不認人,只要是民進黨提名的人選,基本上就能獲得八成以上泛綠選民支持,低於這個數字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尷尬的是,以民進黨身份參選的鄭朝方,僅獲得三成三泛綠選民的支持,大部分泛綠選民寧願支持同樣出自國民黨、如今是無黨籍的徐欣瑩。
民進黨籍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就宣稱,寧願投給打算參選到底的國民黨宗親、現任「區域立委」林為洲,也不願投給民進黨提名的鄭朝方。在林為洲退選縣長後,從民調來看,林氏宗親的票大部分流向了徐欣瑩。
另一位前民進黨籍縣長範振宗表態支持楊文科,楊文科僅獲得泛綠民眾8%的支持,這和鄭朝方僅獲得泛藍民眾6%的支持相似,對選戰結果幾乎沒有影響。
新竹縣的政治版圖藍大於綠,兩位民進黨籍縣長大多是靠著國民黨分裂而當選的,在藍綠對決的情況下,民進黨幾乎是獲勝無望。
也正因此,民進黨在近年的選舉中多次禮讓出身國民黨的鄭永金家族,這讓新竹縣的民進黨基層勢力非常不滿:
一是早年間多次選戰積累下的「敵我矛盾」,不可能因為改換門庭而歸於消滅;
二是鄭永金家族壟斷了民進黨的資源卻贏不了選戰,民進黨基層既沒有中央黨部的支持,也沒有練兵的機會。
因而,泛綠基層寧願支持親藍無黨籍,也不願意支持鄭家。
徐欣瑩顯然是最大的贏家,她獲得了近三成中立選民、三成泛藍選民和近五成泛綠選民的支持。徐欣瑩曾經拿下2012年「區域立委」選舉全臺最高票,其關鍵原因之一也是國民黨籍縣長邱鏡淳與前縣長鄭永金爭執不下,最後徐欣瑩成為妥協人選。本次選舉也類似,在藍綠陣營各自內訌的情況下,徐欣瑩成了不滿本黨提名人的政治勢力可以接受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