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整轉改、共享汽車一地雞毛之後,共享充電寶已經是所剩不多、可以賺錢的共享垂直行業了。這個行業極具特殊性:
1 、相比如汽車、服飾、單車等共享行業,對渠道能力和軟硬體要求極高,更類似傳統3C產業。2 、相比傳統3C行業更看重規模效應,隨借隨還,對財務模型網絡效應的要求較高。3 、共享充電寶作為巨大流量入口和智能設備,其數據和智能化空間還在探索。但是,經濟下行壓力和資本寒冬不可抗拒的影響到這個細分行業。有媒體統計,過去的一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幾乎沒有發生融資。剩者為王,2019年註定是街電、來電、小電、怪獸4家的角逐。收購?兼併?融資?出局?無論怎樣,共享充電寶的頭部玩家們,是想以更大份額擠入下半場的。
最近一兩天,怪獸充電突然宣布已於2018年底完成3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新天域資本、小米、順為資本等機構和前美團COO幹嘉偉個人參與。戲劇化的是,此前多家媒體報導,怪獸充電的最新一輪融資商業計劃書(BP)日前遭到曝光,在商業計劃書中,門店分潤數據被質疑,融資啟動半年無人接盤一事受到行業關注。
面對融資這件事,「偷天換日」的怪獸充電意欲何為?
和訊科技報導,某投資行業相關人士表示,「怪獸充電實際的融資時間為去年的7、8月份,為分期打款,並且該輪融資中存在對賭條款。」也就是說,怪獸充電突然宣布的2018年底融資,是已經「過去式」的融資消息。如果以去年8月融資時間來計算,距今已經過了超過半年的時間。
2個問題來了:
問題1:如果實際融資是2018年7-8月,為何對外宣布融資時間怪獸充電口徑是2018年底?問題2:如果最新一輪融資正在進行,怪獸充電為啥要在2019年4月突然宣布2018年底的融資消息?要尋找答案似乎也很容易。根據三言財經等消息報導,怪獸充電最新一輪的融資已經啟動半年了,目前仍然沒有投資人接盤,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融資計劃失敗,該公司上一輪融資主要依靠原有老股東追加投資,輸血維持公司運轉。
顯然,融資的問題上,怪獸充電在偷天換日,意圖只有一個:維持目前的局面,讓業務得以進行下去。
最新BP數據被質疑造假,怪獸充電在分潤上忽悠商家和投資者?
在媒體曝光的最新一輪融資BP中,怪獸充電的做法是:放棄毛利率,以高分成、高入場費的形式擴張門店規模,從而達到股東的對賭業績,並在數據中進行刻意「優化」。
文件顯示,怪獸充電正在尋求3000-5000萬美元融資。有消息稱,更重要的是,一經曝光,該份BP有關直營業務盈利模型的分潤數據就被質疑嚴重造假,融資遲遲沒有進展。
怎麼被質疑造假了呢?
原來,怪獸充電融資BP展示2018年11月直營櫃機盈利模型中「門店分潤」佔比23%,而媒體獲得的該公司後臺某門店分成數據竟高達99%。
怪獸充電融資BP稱門店分潤為23%
流出的怪獸充電員工申報分成審批的截圖顯示:該門店分成前3個月99%分成,合同生效的第四個月開始75%分成。對比不難發現,怪獸充電BP明顯造假。共享充電寶租賃收入主要歸於商戶,怪獸充電給門店如此之高的分成比例,根本無法盈利,其BP中盈利模型在成本結構上明顯造假。
怪獸充電員工後臺申請門店分潤高達99%
更誇張的是,行業消息顯示,怪獸充電在深圳、廣州、武漢等重點城市甚至向商家分成高達100%。與怪獸充電融資BP中所述「23%門店分潤」數據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很多人看來,過高的門店分成直接壓縮怪獸充電的盈利空間,加上充電寶櫃機生產成本、運營及人力等成本,怪獸充電根本無法盈利,融資BP被指作假忽悠投資人。
而對廣大商家,怪獸充電也在使用忽悠的手法——
a.對頭部商家:怪獸充電的地推員工向商家出了3個方案,且每個方案都是「高入場費+高額分成」模式。其中第三個方案為「怪獸充電承諾合作之日起前三個月的分成100%分給商戶,從第四個月開始給商戶分成降到60%」。看起來,怪獸充電持續用這種高分成、高入場費的方式奪取其他共享充電企業的合作商戶。
b.對非頭部商家:怪獸充電合作商家分成分為三個檔,分別為鑽石商家,金牌商家和銀牌商家,呈階梯式分布,1-15000元為銀牌商家,15000-30000為金牌商家,30000以上為鑽石商家,分成比例在30%-50%區間,收益越多,商戶的分成比例越高。然而,一個月全國月營收可以到達15000元的銀牌門店屈指可數,只有少數頭部商家做到,用1元/小時計算,一天充電要滿500個小時,才可能達成,而市面上的共享充電設備,最多只能存放40個充電寶,怪獸充電無疑在給商戶畫餅,實際分成僅可能停留在30%,多數商家疑似被怪獸充電蒙蔽,甚至前段時間還有曝出虛假分成的嫌疑。
高分成、高價入場費的惡性競爭,指向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一個結局:血拼市場,剩者為王
街電COO何順對《財經》記者曾表示,好的共享充電寶項目利潤率能達到20%以上。當然,這是扣除15%-20% 的工資成本、30%-50%的商家成本 、20-30%的折扣成本及其他管理費用後。行業格局的分水嶺由此劃出——2017年幾十上百家共享充電寶創業公司中,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充電四個運營效率較高的頭部玩家從中殺出。
但是,到了2019年,整個共享充電行業的公司都在用「高分成」和「高價入場費」相互惡性競爭,砸錢撬動競爭對手的優質營收門店。
為什麼會這樣?2017年的市場培育、用戶需求被驗證後,2018年渠道從免費進入到要求高價入場費或分成比例,個別熱門生活場景,如洗浴、酒吧等要求50%以上的分成,這對現金流不穩健和運營效率低的公司來說打擊巨大。只有頭部公司能夠勉強對抗與高速增長的市場同步飛增的成本,獲取穩定的利潤。
共享充電寶的危局已經顯現。
行業內部人士和知情投資人的消息稱,怪獸充電等公司給優質門店的分成普遍在50%-80%,部分門店分成達到90%。怪獸充電為從競爭對手中奪取頭部門店,往往採用「入場費+70%~80%分成「等模式與門店談判,前幾個月直接給門店高價入場費,後續改為分成形式合作。針對營收極高的夜店、酒吧、KTV、影院和購物中心等消費場所,怪獸充電也不惜砸數萬甚至數十萬入場費同時允諾50%以上分成獲得獨家合作,同時承諾合作之日起前兩個月的分成全部給門店,從第三個月開始給門店分城降到50%-80%不等。。
也就是說,除了分成數據造假外,怪獸充電融資BP還隱去了高價入場費獲取市場的事實。
這樣一來,渠道成本高速攀升,高價入場費或分成比例支出導致現金流緊張,加上櫃機充電生產成本和地推人員成本……怪獸充電很難實現盈利。
事情演變到這個份上,怪獸充電能否再2019年融資成功,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燒錢速度太快,業務發展速度放緩,投資人似乎已經失去信心,從而加劇了整個行業融資難度。
倘若短期內沒有資本加注,影響未來共享充電寶市場份額變化的關鍵因素就只有一個:運營效率。血拼市場,在燒錢之上,拼的是誰能用更有優勢的成本利潤結構和現金流攻下市場。
但無論如何,怪獸充電好像做了個壞榜樣。近期的離職員工在社交平臺上也透露,怪獸充電資金問題一直層出不窮,資金鍊十分緊張,供應鏈停擺,大量城市充電寶櫃機補給斷供。假設真是盈利無望,還用被質疑造假的BP忽悠投資者,怪獸充電無疑是在給共享充電寶行業雪上加霜。
或許,怪獸充電應該和其他三家共享充電寶的頭部企業,一起沉下心來,落實運營,爭取活到最後。
大家最近都愛看
上海網際網路雙子星的決勝年:2019張近東內部賽馬的話音剛落,快消集團已經成了蘇寧的戰鬥天使熊貓倒下,和王思聰有什麼關係?羅永浩這人命不好特斯拉這頭善變的狼,已經到了中國電動汽車的雞窩邊全聚德缺德:烤鴨賣得齁兒貴還不掙錢江小白:最爛的酒和不錯的營銷團隊拉卡拉上市受阻,IPO是孫陶然的一股執念?周黑鴨:插翅難飛流利說流年不利,在線教育何時大浪淘沙始見金?每日一薦:水中畫畫?別有一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