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口腔潰瘍是在正常不過的小病。加上重慶人喜歡吃辣,口腔潰瘍很多時候被人們看成上火的表現,吃點敗火藥、多喝水是人們對待口腔潰瘍的常見方法。但是就是因為一顆小小的口腔潰瘍,卻讓56歲的唐先生差一點出了大事兒。
吃藥喝水都治不好的潰瘍 結果是癌症
家住沙坪垻區三峽廣場的唐先生第一次發現自己嘴巴那顆米粒大小的潰瘍,還是在今年春節,「那幾天連著吃火鍋,過了節就發現自己長了顆潰瘍。」潰瘍長在舌頭下面的口腔內,照鏡子只能看到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白點。
「我當時就覺得上火了,沒在意。」因為平時就喜歡整點麻辣的下酒菜喝兩盅,唐先生覺得這個潰瘍和平時一樣,只是上火,不管它過幾天就好了。然而, 就這麼過了一個月,潰瘍不僅沒下去,反而越發惱火了。到了三月初,唐先生舌頭下面原本只有米粒大小的潰瘍,已經發展到了比指甲蓋兒還大一點,不僅潰瘍變大了,唐先生還發現自己喉嚨也開始「上火」,像喉嚨發炎了一樣。
因為連平時說話都疼,唐先生也逐漸對這片頑固的潰瘍上了心,不僅到藥房買了去火的藥來吃,還讓老婆給自己熬了荷葉水,每天當白水喝,「吃飯也疼,只能喝稀飯。」
藥也吃了,酒也喝的少了,平時每周都要吃一頓的火鍋也不吃了,但就算這樣,到了今年5月中旬,唐先生的潰瘍卻越發嚴重了。沒辦法,唐先生到醫院做檢查,「當時還覺得是浪費錢,一個潰瘍居然去醫院。」
誰知道,在得知唐先生潰瘍久治不愈後,醫生讓他進行了一系列檢查,發現唐先生並不是簡單的口腔潰瘍,而是早期的口底癌。
潰瘍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為什麼小小的口腔潰瘍卻變成了癌症?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偉慶介紹,這兩年,在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的病人中,口底癌患者日益增多,「但很多人對這個病很陌生。它與口腔上火的某些症狀很像,比如口腔出血、口腔潰瘍、舌尖腐爛或喉嚨腫痛等」
不過,與口腔上火不同,口底癌並不會隨著食用清熱去火的食物、藥物痊癒。假如潰瘍、腐爛產生在舌頭下方與下領骨體部牙齦之間的半月形區域,且基底較硬,有時痛疼,服藥不能治好,就很有可能是口底癌。此外,如果口腔內部出現白斑,或是呈給現為崛起狀,乳頭狀息肉,同樣需要警惕,因為這種情況也是口底癌的症狀之一。陳偉慶提醒,出現上訴症狀,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辛辣飲食 菸酒過度是罪魁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偉慶介紹,長期的菸酒等過度的刺激性飲食,是引起口底癌的「罪魁禍首」。
「重慶人喜歡吃辣,又喜歡吃很燙的食物,這些都是導致口底癌的重要因素。」陳偉慶介紹,過於辛辣和燙食,會增大口底癌的發生機率。另外,香菸燃燒後也會產生引發癌症作用很強的化合物。大量飲酒可呈現免疫功效障礙,侵害口腔黏膜,使有害物質更易於粘附在口腔黏膜上,更增加了引發癌症的危險性。
「對於早期的口底癌,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手術切除,如果是晚期,治癒率將大大降低。」陳主任表示,保持口腔衛生,養成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有效地預防口底癌。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