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塊給兒子買了雙鞋,婆婆說我消費觀有問題,我錯了嗎?

2020-12-16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1938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昨天工作室來了一位90後的媽媽王女士。她說:「前段時間我花了800塊給5歲兒子買了一雙鞋,結果回家後婆婆看到就說我消費觀有問題。孩子這麼小,不應該買那麼貴的鞋。但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有錯嗎?況且錢是我自己掙來的,並沒有花家裡的錢,婆婆這樣的說法我真的接受不了。」

「那當時有和婆婆溝通這個問題嗎?」我問道。

王女士說:「沒有,我當時回家本來挺高興的,結果她當頭一棒。而且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有時候我為孩子買東西,感覺還得偷偷摸摸」。

說著王女士的情緒有點起伏,於是我問了她的經濟能力。王女士說:「每個月我的收入在1萬以上,老公的收入將近3萬,除了幾千房貸就是一些生活的開支,兩個人的收入可以讓家人過得很好。」

「那平時婆婆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我婆婆比較節儉,平時買東西裝過的塑膠袋都會留下來。」

花800塊買雙鞋有錯嗎?

從王女士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經濟比較獨立女性,自己的工資是足夠可以負擔的起,給孩子買一些費用比較高的衣服、鞋子。所以,認為婆婆沒有理由責怪她,那花800塊錢給5歲的孩子買鞋,這件事情有錯嗎?

就事件本身來說,媽媽給孩子買一雙800元的鞋子並沒有錯。站在婆婆的角度,習慣了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看到媳婦買一雙比較貴的鞋,並穿不了多長就會因為孩子長腳而淘汰,心裡自然會覺得比較浪費。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兩代人的消費觀不同。

90後媽媽高收入、高消費。

90後的媽媽們是在改革開放後成長的一代人,她們經歷了中國網際網路日常生活的全面滲透,不論是身處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她們的視野都比上一代人都更加開闊。經濟水平也在家中佔據了一半甚至主導地位,在關於孩子的教育、衣著等方面會有更高的要求。

調查發現,每月有31.5%的媽媽花在孩子身上的費用佔達500-1000元,27.3%的媽媽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費用是1000-2000元,22.9%的媽媽每月花費2000-3000元的費用在孩子身上。所以一雙鞋於她們的收入來說,完全可以拿下。

60後婆婆勤儉節約。

60後的婆婆們基本都經歷過比較艱苦的生活,從小她們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每個家庭當中,60後的父母都省吃儉用,千方百計為兒女的未來著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操心安排,只要看到兒女過得好,他們就會安心快樂。所以當看到兒媳"大手大腳"的消費,會忍不住的說幾句,希望自己的消費觀能夠影響孩子。

家長消費觀對孩子的影響

關於這個問題,我跟身邊一些朋友談論過。有人認為:「錢是自己的,想怎麼花怎麼花,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也有人說:「婆婆說話雖然不好聽,但重點是消費觀的問題,媽媽這樣高消費的行為會對孩子的消費觀造成影響」。

據調查發現,兒童在家庭中的消費比例佔家庭月消費的30%以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消費地位和比例在家庭的消費中不斷上升,消費觀也隨著父母的消費影響越來越大,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家庭教育問題。

孩子成長過程中喜歡模仿大人,除了言行,孩子還會模仿爸媽的消費衝動,消費欲望,消費傾向。如果媽媽消費傾向於較高的消費,那麼,孩子也會形成類似的消費方式

不倡導家長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同樣過於節儉的生活方式,也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傳遞。經過社會研究發現,小時候消費過於節儉的孩子,長大後對於物質的要求更高。因為小時候潛意識中對物質的渴望,金錢的欲望會伴隨人的一生,在將來的消費邏輯中出現。

如何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育家默克爾曾經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所以,家長傳遞正確的消費觀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幫助孩子養成節約的美德

節約這種品德,跟家境好壞沒有關係,即便父母收入很高,在消費中也應該學會節約

平時哥哥妹妹需要的東西,我一貫採取支持的態度,但如果他們要買的東西,家中有,就建議他們先不買。等到需要更換的時候,我也會與孩子商量,徵得同意後再去買新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節約的品德,也許節約並不能省很多錢,但從消費習慣、社會資源等方面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2、適當的消費才是高明的消費

華南師範大學從事心理學教育工作20多年的陳老師認為:要想培養孩子的良好消費觀念,需要從媽媽這裡入手。

大部分家庭中,媽媽負責購買家庭中所需要的一切。懂得花錢的媽媽,在挑選商品時往往更在乎的是性價比。會選擇價格適中,質量較好的商品購買。既提升了生活品質,也彰顯了一種生活智慧

這種適當又理性的消費,才是高明的消費。因為孩子會在媽媽影響下,學習她的消費理念,眼界也會變得更寬闊

凌晨媽媽來叨叨:

孩子的教育是一點一滴的影響,是一朝一夕的以身作則。家長總希望孩子變得更優秀,長大後有所建樹。卻忽略了他們的優秀除了自身修養,更多來自於家人、身邊人的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出去玩」和「家裡蹲」的孩子,哪個更優秀?十年後差距立現

讓孩子看重學習的正確方法,聰明父母都學會了這樣做

七夕到了,想丟下娃過二人世界?這三件事適合「全家總動員」

相關焦點

  • 花600塊給2歲兒子買雙鞋,我覺得很正常,朋友卻噴我「敗家」
    每個家庭物質基礎不同,家長價值觀的不同,導致會有不同的觀點和做法。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的吐槽:我花600元錢給2歲的兒子買了一雙鞋,朋友說我敗家。我是全職媽媽,老公年收入底薪40w,加上其他的收入以及父母每年給的,家庭年入大概70w左右。這個朋友不是很熟,我兒子兩千塊的毛衣和幾十塊的短袖都有,我沒刻意炫耀過什麼,也沒有想過攀比和品牌效應。我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 「一千可以花,十塊必須省」!這種消費觀說的是你嗎
    90元商品+10元郵費,不買」 「18元奶茶說喝就喝,15元一個月的視頻會員帳號求了30個人借」…… 當代年輕人神奇的消費觀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是我本人沒錯了」。 有人將這種年輕人消費觀總結為:一千可以花,十塊必須省。
  • 準婆婆見面給我一萬塊,買了一雙襪子後,我和男友的婚姻劃上句點
    我和男友交往一年多了,感情還算可以吧。他屬於比較老實的那種,平時主要是聽我的,還說以後結了婚,家裡的事情都讓我做主。我是家裡的獨生女,爸媽早年下海做生意,現在家境也還算可以,所以從小性格有一點自我。上周的時候,男友帶我回家見了家長。
  • 寶媽給孩子買一雙合腳鞋,婆婆罵寶媽浪費!寶爸的反應太贊了
    導讀:寶媽給孩子買一雙合腳鞋,婆婆罵寶媽浪費!寶爸的反應太贊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給孩子買一雙合腳鞋,婆婆罵寶媽浪費!寶爸的反應太贊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給婆婆買了一雙鞋一千二,她當面罵我敗家,背後吹了七八年!
    02 結婚以後,茉莉和顧明兩個人住在城裡,沒有回鄉下,茉莉怕婆婆覺得寂寞,就經常給婆婆送一些禮物。因為婆婆腿腳不方便,於是茉莉就花一千二給婆婆買了一雙鞋,茉莉怕婆婆覺得太貴了,於是在婆婆問起來的時候,撒謊說,只是花了幾百塊錢。
  • 「婆婆,為什麼你給我兒子才500塊壓歲錢,給侄子卻給1000塊?」
    吃過年夜飯,大哥就先掏出紅包敲了一下兒子的頭然後遞給他,接著她老公、公公婆婆也輪流著給孩子們壓歲錢,孩子們拿了壓歲錢歡呼雀躍,大人們也眉開眼笑,而阿嬌和嫂子開始善後。衛生還沒做完,她忽然聽到10歲的兒子從樓下傳來了兩聲哭聲,阿嬌馬上脫下手套走下一樓,一見到兒子就聽他哭訴「媽媽,奶奶給哥哥的壓歲錢比我多一倍,我也要,我也要......」
  • 「買了一個六百塊的嬰兒車,婆婆罵了我三天,最後我離婚了」
    但在兒子劉凡的堅持下,她也只好同意了這門婚事。02、結婚後,林林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劉凡也向父母要了一些錢,二人一起在城裡買了一套兩居室。但幾個月後,兩人卻因為要孩子的問題開始不斷地爭吵。林林雖然是個只有高中文化的農村姑娘,但她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她想趁著年輕先提升自己,不想和別的農村主婦一樣,結了婚就生孩子,每天圍著老公孩子轉。
  • 婆婆說「嫁給她兒子是我的福氣」,「不好意思,這福我不受」
    可是他媽逢人就說辛苦了一輩子,省吃儉用終於攢錢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被別人一陣誇讚。婚後,他媽媽自己擅自留了一把他們家的鑰匙,隔三差五就去他們家,也沒有提前說,餘小虎讓她以後來提前告知一下,不然不方便,他媽媽就很大聲的說:「有什麼不方便,的?我來我自己兒子家怎麼了?房子也是我買的,是不是有人不想我來呀?」餘小虎就沒有多說什麼了。
  • 妯娌生女我生兒,兒子滿月婆婆嘲諷,15年以後,兒子讓我揚眉吐氣
    妯娌生女我生兒,兒子滿月婆婆嘲諷,15年以後,兒子讓我揚眉吐氣!在村裡,女孩子一般到了20歲左右就都嫁出去了,只有我22歲了還是單身一個人,可能是我長得不好看吧,因為常年在田裡勞作的關係,我又黑又醜,別人不是說一白遮三醜嗎?
  • 幼兒園男孩一定要穿名牌鞋?爸媽警惕:別讓「棘輪效應」毀了娃
    所謂的「棘輪效應」,其實就是現代經濟學中的一種消費效應,說是人的消費習慣一旦形成後,容易向上走,卻很難往下調。尤其是在短期內,這種習慣消費的依賴性很大,難做調節。他只是個孩子啊?哪裡的什麼消費觀?!但,生活中的實例卻告訴我們:孩子也一樣!與朋友見面聊天,她跟我講了一個發生在她同事兒子身上的事,其表現,令人詫異。
  • 妯娌生孩子婆婆給2000塊,我生孩子給我一紅包,拆開後摔婆婆臉上
    老公有個弟弟,我們是同一年結婚的。我覺得婆婆很偏心妯娌,弄的我特別生氣。結婚的時候婆婆說沒錢啊,我家出的首付買的房子,寫的我的名字,婆婆不願意說她兒子也還貸啥的,彩禮給了10萬塊,明裡暗裡嫌棄多。等到小叔子結婚,那個隆重啊,酒店啥的都比我們高檔,妯娌家陪嫁了一部車,也就是10萬之內的,她非說是15萬,以為我們是傻子呢。婆婆給他們買的房子付的首付啊,我不是說沒錢嗎,小兒子結婚就有錢了啊。彩禮錢說給了6萬塊,後來我才知道是10萬啊,一家人瞞著我呢。妯娌比我懷孕早2個月,妯娌不上班,結婚後就在家待著。
  • 麥迪娜這雙30件套的鞋子不是很好,她的婆婆回應說,她被噎住了
    現在是時候改變季節了,似乎沒有丹尼爾可以穿的鞋子,當時,兩個人想給他一雙新鞋,他們對買鞋也有不同的看法。那時,婆婆在網上看到一些款式,就喜歡上了,她想以丹尼爾的價格買下他們,然而麥迪娜當時說她想看看,看完後,她覺得不太好,她還直接說:媽媽,不要買。
  • 婆婆自述:兒媳破水進產房,我兒子開車太累去酒店休息,有錯嗎
    前幾天下班,坐在地鐵上,聽到有位老太太和旁邊人抱怨,大意是說,前幾天自己兒媳婦生孩子,當時在家裡的時候已經破水了,於是大半夜的,她喊醒兒子送兒媳婦去醫院。後來看兒媳已經進了產房,她想著兒子開了半個小時車,到醫院又各種忙挺辛苦的,醫院也沒其他啥事就讓兒子去附近的酒店開個房休息。誰知道兒媳婦知道後不願意了,還在月子裡,就鬧著要離婚。
  • 婆婆,我買臺一千塊的洗衣機就是敗家了?那你跟你兒子過吧!
    都說女人要經濟獨立,可是獨立之後呢,遇到不明事理的婆婆還是覺得全世界都是她兒子的,你賺一分錢是給她兒子賺的,你花一分錢是花她兒子的。在她眼裡男人是天,女人沒資格說不。當然,經濟獨立還是有好處的,至少你可以理直氣壯的懟回去!
  • 婆婆去世,兒子抱著婆婆枕頭不放手,剪開枕頭,我到婆婆墳前下跪
    對此我心裡的怨恨真的很深。後來兒子出生後,我和老公都出去上班去了,兒子就交給她來帶,可是她竟然提出更過分的要求,說老公和我每個月交1500塊錢給她,我差點跟她打架,要不是心疼這個兒子,並且老公對我不錯,我真離婚了。
  • 一雙1299的童鞋引起家庭戰爭,媽媽:再窮不能窮孩子,我錯了嗎?
    作為寶媽,雖對這些沒有很深的研究,但是我也知道,一雙名牌鞋都在千元以上,一身阿迪耐克可能要趕上許多家庭一個月的花銷,怎麼可能會是爛大街呢?雖然現在家庭生活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普通家庭還是佔大多數啊。然而在現實中的校園中,阿迪耐克確實幾乎爛大街了。
  • 一萬多一雙的JC高跟鞋,婆婆送的和媽媽買的意義有何不同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女人的一生,最不能缺的就是一雙jimmy choo高跟鞋。這話確實沒錯,很多女孩子成人禮,就選擇了一雙jimmy choo,明星中比如楊穎,也採用這個品牌的鞋子作為婚鞋。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有一雙這樣好看的高跟鞋。婆媳關係從來都是婚姻中最難處理的一塊,這句話,自打我閨蜜結婚之後,我算是深有體會了。
  • 我在「假鞋之都」莆田花4個晚上買了一雙最NB的NB鞋
    這些要價90到160塊不等的NB鞋「都太假了,根本就沒辦法在我的正品店裡擺出來」,至於這些鞋假在哪裡,其實我也說不清楚。從高德地圖上搜索,安福電商城範圍內有不少於100家和「NB」有關的店。柳杉 圖前後轉了將近10家店,我還是不滿意。賴姐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 小叔子結婚我打算6萬份子錢,婆婆說完那句話後,我只給了2000塊
    就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爸媽就有和我這姐妹三說過,我們三個人之中有一個人要找一個上門女婿,還說最好是小妹,畢竟我是大姐,找個上門女婿的話,妹妹們都可能會不習慣。我和我老公談戀愛的時候我還不知道他家裡面的條件這麼不好,但是自從我去過他家一次之後,才知道真的還有這麼窮苦的家庭。不過因為的老公很忠厚老實,而且對我也很好,所以我們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也很相愛。
  • 婆婆說:「後悔嫁給我兒子了?當初我就不同意的」
    「我媽非常好相處」、「我媽不容易」、「那是生我、養我的人我」…… 這些話,在婚後人看來是不是非常熟悉?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母親不好,天底下也沒有容易的母親,可婆媳發生矛盾時,就應該完全道德綁架自己的媳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