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9月17日,德州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德州學院校長趙勝村向來自全國各地的6593名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並勉勵新同學惟有刻苦能成學。他說,大學不是伊甸園,而是人生淬鍊廠。成績都是拼出來的,只有在大學下一番苦功夫,磨礪自己,錘鍊本領,求學問、得真知,才能真正成長為有用之才。學習是大學永恆的底色和主題。大學的學習,講究兼收並蓄,絕不能僅僅滿足於老師課堂上的講授,學問在課堂之中,更在課堂之外。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哪怕每天只進步一小步,畢業之日,也可以完成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不我待,道阻且長,讓我們用全新的奮鬥姿態,向著美好的未來啟航。
優秀校友代表,200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後朱翠萍分享了她的求學歷程,她勉勵新同學珍惜美好時光,珍惜老師的諄諄教導,篤行致遠,砥礪前行,讓奮鬥成為大學生活最亮麗的底色。
教師代表、醫藥與護理學院教師張琳叮囑同學們要做團結友愛的獨立人、善於學習的智慧人、目標明確的追夢人。希望大家秉承「崇德啟智、勵志博學」的校訓,追求理想、踏實進取,親手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外籍教師代表、阿里·賽義德·穆赫辛表示,要珍惜這段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學有所用。要善於培養生活和社交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這個更廣闊的舞臺上有所成就,去創造一個更美好、更燦爛的明天。
在校生代表、外國語學院張楠表示,新同學要好好把握大學時光,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以夢為馬,不負德院不負青春。
新生代表、經濟管理學院楊笑表示,將不負老師和學長學姐的囑託,刻苦學習文化知識,讓實幹篤定前行,讓積累化為動力,為追逐夢想而努力,為實現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體新生進行了入學宣誓,表示將謹記德院校訓,不負時代使命。
惟有刻苦能成學
----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德州學院校長 趙勝村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的德院,雲天遼闊,物情瀟灑,處處新聲,樹樹秋色。伴隨著盎然的秋意,我們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6598名新同學。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經歷過疫情的洗禮,經歷過不同尋常的高考,你們帶著勝利的微笑,堅定地站在這裡,祝賀你們!
入學,對同學們來說是件大事。離開眷戀的家鄉,帶著憧憬,帶著希望,開啟全新的人生之旅。
迎新,對學校來說也是大事。整個暑假,學校都在為你們的到來而忙碌著……煥然一新的網紅餐廳、智能高效的洗浴中心、貨品琳琅的生活服務中心,都準備好了……這幾天每當看到同學們欣喜驕傲的樣子,我既感到欣慰,又增添了做好工作的動力。為大家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一直在努力。
就在前天,綿綿細雨襯託下,整個校園異常的安靜。我一大早就來到校門口,迎接同學們。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入口布置了嚴格整齊的通道,我看到一位位新同學有序而入,一位位家長們,止步校門之外,親人在雨中揮手惜別的情景,令人動容。我看到的是叮囑和期許,想到的是承諾和使命。那一刻,作為校長,除了迎新的喜悅,更覺責任的重大。自今往後,我們將要一起度過具有特殊意義的歲月。
2020,庚子鼠年,註定被歷史永遠銘記。我們與祖國和人民一道,經歷了疫情肆虐、國家奮進、時代變局,見證了大國擔當、民族團結、人民力量。
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責任。今天,站在陽光下,作為時代的見證者、親歷者,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國家需要什麼?我能為國家做什麼?當歷史將家國命運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該以怎樣的面貌去迎接挑戰?
隔離病房,白衣天使用累累壓痕的面容作出回答;
抗疫路上,橄欖綠用堅定無畏的逆行作出回答;
車站碼頭,守護藍用沙啞沉著的嗓音作出回答;
社區街道,志願紅用躍動忙碌的身影作出回答。
現在,是我們作出回答的時候了——
大學,在今天之前,一定是活在你的想像裡,她也許自由、開放,也許夢幻、多彩。今天,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大學不是伊甸園,而是人生淬鍊廠。只有在大學下一番苦功夫,磨礪自己,錘鍊本領,求學問、得真知,才能真正成長為有用之才。
學習,是大學永恆的底色和主題。大學的學習,講究兼收並蓄,絕不能僅僅滿足於老師課堂上的講授,學問在課堂之中,更在課堂之外。圖書館、自習室、休讀點都應該成為同學們的打卡地。
古羅馬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說:「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一語道盡求學的艱苦。沒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成功,成績都是拼出來的,唯有刻苦方能成學。你們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哪怕每天只進步一小步,畢業之日,也可以完成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鍛造。所謂高光時刻,不過是厚積薄發,所謂才華橫溢,無非是日積跬步。在未來的日子裡,如果你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課業的壓力,沒有體會到時間的緊迫,那麼你就從未真正意義上全身心地跨進大學的門檻。
同學們,讀書學習是最公平的競爭,只要你肯努力,就有機會勝出。我們學校剛剛離校的2020屆畢業生中,有1236名同學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其中338人被雙一流學校錄取,他們就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今年暑假,學校新建了一片湖泊,命名為知新湖,這個名字,承載著老師們對同學們的期望,願你們溫故知新、日新日進。其實,學校所有教學樓的名稱,都有著美好的寓意,願你們在德院,能夠厚德、明理,能夠博文、啟智,在求真、求索中涵養精神、磨礪品格、增進學識、提高本領。
你們通過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也經受了艱苦卓絕的疫情的挑戰,你們在生活停擺、重啟、勃發的歷程中,深入思考、勇敢向前,並發出了錚錚心聲。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時博文同學說:「吾輩大學生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仍攜赤子之心,在廣闊的德院天地之中大有作為。切不可意志低迷,再無少年之銳」;
美術學院的張曉倩同學說:「接下來在德院的日子一定會有意義地度過,用四年的時間勤奮學習,完善自我,一定學業有成!」;
音樂學院的盧雨辰同學說:「願我們在大學裡都能做一個心中有暖陽的人,對未來懷滿希望,不負厚望;我相信未來可期,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你們的話語感動了我,鼓舞了我,讓我對你們有了更多的期待。我相信,所有的新同學都會和這些同學一樣,充滿了自信和希望;我相信,在這場疫情風浪中成長起來的你們,會更加堅定、更加頑強、更加從容;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守護好初心,不在彷徨和蹉跎中迷失;我相信,你們一定會辨美醜,知榮辱,懂取捨,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做將理想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實幹家。
外國語學院的同學們在報到的時候,每人都在一張卡片上寫了一段話,寫給四年後的自己,我知道,那裡面或者是一個小小的目標,或者是一句非常詩意的寄語,四年轉瞬即逝,四年後的你們會給自己一個驚喜嗎?
我願意相信,同學們會的!同學們更要相信自己,你們每一個人都與眾不同,你們的潛質和能力,你們的夢想和擔當,你們的堅持和努力,一定會讓你熠熠出彩。
同學們,新校園、新老師、新同學,一切都是新的,從今天開始,你們的人生也翻開了新的篇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不我待,道阻且長,讓我們用全新的奮鬥姿態,向著美好的未來奮力啟航!
來源:德州24小時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