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南方|今日從化: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創新教學模式,打造應用型人才培育「孵化器」

2021-02-15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6月26日,《今日從化》第3版推出整版專題報導,對我校人才培養情況進行了介紹,報導原文如下:

編者按: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下稱中大南方學院)坐落於山清水秀、氣候宜人、人傑地靈的從化區溫泉鎮,校園布局有致,秀麗寧靜,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自2006年創辦以來,中大南方學院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12年來,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率超過93%,先後榮獲廣東民辦教育突出貢獻獎、中國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中國最具辦學特色獨立學院等獎項。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獲「2018中國六星級獨立學院」「中國頂尖獨立學院」稱號,名列廣東省獨立學院第四名,全國第十三名。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獲評六星級專業,電子商務、財務管理、公共關係學、經濟學、旅遊管理、漢語國際教育和日語七個專業獲評五星級專業。

10個院系37個專業協調發展  

「三位一體」以生為本立體育人

中大南方學院坐落於105國道旁,毗鄰大廣高速溫泉站出入口。從高大宏偉、古色古香的校門進入,穿過一條兩面環山的公路可抵達校區,校內建築物具有嶺南風格,綠樹紅牆,依山帶水,圖書館、教學樓、體育館、食堂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在藍球場上,學生你追我趕,揮灑著青春汗水;在圖書館內,學生孜孜不倦,沉浸於知識的海洋;在林蔭小徑,三兩學子漫步校園,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整座校園充滿著勃勃生機,也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校園全景

學校食堂打造具有餐飲文化的綜合性食堂,不僅是就餐的地方,還是同學、老師課餘學習與交流的場所

從2006年創辦至今,經過近十二年的建設發展,中大南方學院現已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學科體系,擁有完備的教學生活和文化體育設施。學校設有10個院系37個專業,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為主,工學、理學、醫學、藝術學協調發展、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現有本科生18276人,繼續教育在校生1715人。2016年被遴選為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

「我們的職責除了知識傳承以外,還包括對學生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所有老師都要明白,我們在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大南方學院對學生成長的關注,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特色。學校培養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題,為根本,給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和針對性地關注,讓每個學生都有夢想,都有機會實現夢想。為此,學校創造性地實施「思政、通識、學工」三位一體育人理念,搭建「大德育立體化」教育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通識教育為素養,以專任教師為引導、輔導員為教輔、學生自主為實踐,建立思政、通識、成長教育與知識傳承相結合的立體培養方案,共同形成培養學生「成人」的多維育人體系,更有利於學生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並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

校園學術講座之任劍濤教授

學生自導自演話劇《暗戀桃花源》展演

學校還先後成立了73個學生社團,其中,學術科技類23個,文化藝術類21個,公益實踐類19個,體育競技類10個,每年舉辦學生活動320餘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極大的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開展的一系列結合了學科特色、學生參與度高的主題特色活動,如科技學術節、校園文化藝術節、「傳家風、樹學風、揚國風」主題教育活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暗戀桃花源」話劇展演等,受到學生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中大南方學院依託中山大學強大的師資資源,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主要來自中山大學教師,國內「雙一流」高校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地的優秀教師人才,同時面向全國招聘具有海外留學經驗和有關行業、企業富有實踐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士、專業技術骨幹任教師,建立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從2014年起,中大南方學院進一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把「引智」目光瞄準臺灣,分批引進臺灣博士,開創大陸高校成批引進臺灣教師先河。迄今為止,該校共有46名臺灣博士任教。這些臺灣博士分別畢業於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臺灣高校和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及澳洲等地的知名高校,其中2/3教師的年齡都在45歲以下,大部分擁有多年教學經驗。

「臺灣博士整體素質較好,具有較強的中英文讀、說、書寫能力,並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能夠滿足中大南方學院建設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能力強、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的人才需求。」中大南方學院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三年來,臺灣博士們的教學科研工作得到了師生們的廣泛認可。他們願意花較多的時間在教學上,和學生的互動也十分耐心。在科研經費和資源支持上,作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學校也為臺灣老師們配備了專門的工作室,作為其學習、研究的場所。

洪維恩教授是首批來到中大南方學院的臺灣博士之一。作為該校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教師,無論是自己做科研,還是帶著學生團隊發論文,他都可以說是「碩果纍纍」。

從2014年起,洪維恩教授便開始建立學生科研團隊,他傾向於選擇低年級、有興趣、有積極性的學生加入自己的團隊,最少的時候團隊只有1人。「只要對科研有興趣,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洪維恩教授表示,讓學生參與科研並不在於他們是否能持續這條路,重點是在於訓練學生的能力。這就是做科研的附加價值,而且是一個非常大的價值。作為理工科學院,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堅持以賽促學,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洪維恩教授對學院的人才培養方向也非常認同,「很正確,也很務實。」大二學生發表SCI期刊論文,本科畢業論文被高影響力核心期刊收錄,畢業前連發兩篇SCI 期刊論文……這些都是學生在洪維恩教授的指導下取得的成果。「學校提供了一個非常安靜的科研環境,讓我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投入地做科研。」洪維恩教授如是說道。

任教授課、搞科研項目、擔任部分行政工作,中大南方學院給予臺灣老師充分的空間去施展才華。臺灣老師陳益璋的《上市殭屍企業困境 去槓桿與負債融資工具影響因素探討》、林子渝的《中國企業財務報導舞弊之研究——整合獨立成分分析與支援向量機》等多個科研項目都獲得了廣東省級重點平臺和重大科研項目立項。

臺灣教授的引進讓學校的科研氛圍更加活躍,自2013年起,學院教職員工共發表學術論文623篇,被SCI、SSCI、EI、TSSCI等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索引收錄的應用性研究論文79篇,其中教師72篇、學生7篇,位居全國獨立學院前列。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相關比賽,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獎項近千項。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出發,選擇專業比選擇學校更為關鍵。如何在公平性和學生興趣之間做平衡?為此,中大南方學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從2013年起,中大南方學院進行教學改革,推行完全學分制,允許學生在3-7年內彈性完成學業。學校還實施自由轉專業制度,只要本人申請、家長同意,學生便可「輕鬆」進入轉專業的節奏,不限成績,亦無需考試。這種大手筆的改革,在全國高校亦屬創新之舉。

通常來說,轉專業在公辦大學裡是相當困難的事。如今,在中大南方學院就讀的大一、大二、大三學生,每學年都可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自由轉專業。該校有關負責人說,學生在填寫高考志願時,往往受到分數限制,因而會選擇較為「保險」的專業就讀。但專業往往與學生日後的就業方向及個人興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並不能草率決定。因此,學校實施自由轉專業教學改革,是給予這部分學生重新選擇的機會。目前,除了藝術、體育類和普通文理類專業不能互轉外,其他專業都可實現自由轉專業。「雖然可以自由轉專業,但同學們在專業選擇上還是相當慎重的。」

 據介紹,完全學分制的核心在於彈性學制,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再局限於4年,而是可以靈活調整。「我們設計了3-7年的彈性學習時間,這也就是說,學生最快3年、最慢7年都能本科畢業。」該校有關負責人說,隨著彈性學制的推行,學生選課將更加自由、靈活。為此,學校也制定了全新的培養方案,並設計了大量的選修課程來滿足學生選課需求。實行完全學分制使學校教學資源的配置方式由學校計劃調控為主變為學生自主選擇為主,搭建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平臺。

此外,中大南方學院還大膽嘗試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將體育俱樂部制嵌入體育教學之中,最大限度地推動了體育教學、訓練、精神和業餘鍛鍊的一體化進程,同時,學校還可以從各俱樂部成員中選撥學校運動代表隊在全國和省級比賽中參與競技。目前,學校共有包括擊劍俱樂部、棒壘球俱樂部、健美操俱樂部和瑜伽俱樂部在內的16個體育俱樂部,培養出的棒壘球隊、擊劍隊、健美操隊等在全國和省級大賽中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

作為本科應用型轉型試點高校,中大南方學院一直致力于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學校設計與優化階梯式、模塊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持續加強實踐教學建設。通過構建實驗、實習、畢業論文、創新課題、社會實踐等環節在內的多元化、分層次、開放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通過舉辦物流方案設計大賽、電子商務大賽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積極開展學生參與的課外實踐項目,如《珠海「公共藝術之流」戰略規劃及導則(2014-2017年)》項目、《中山市再造城鄉文化項目》等,培養學生專業探索和實踐能力;舉辦對外漢語小課堂、「英語演講比賽」等,鍛鍊學生的語言學習和語言交際能力。」中大南方學院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此外,中大南方學院還設有精英化培養項目,構築「拔尖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學校先後開設了「政商研究院」、「ACCA、CGA實驗班」、「經濟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創新實驗班」和「珠江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特色班」等精英化培養項目,通過實驗班學習、個性化指導、國際化教育等模式,以點帶面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據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創設的政商研究院採取自願報名,層層選拔制度,在每年入學的新生自願報名的基礎上,採取筆試、面試,並綜合高考成績,最終從5000餘名新生中選拔不到100人。

學校與雲康集團合作共建醫學與健康管理系,開啟校企攜手、協同育人的應用型大學建設新篇章。

另一方面,加強校企合作,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也是中大南方學院又一培養人才之舉。學校注重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要求每個院系的專業開設必須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定位,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更是由企業深度、全程參與育人過程。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強化校企協同育人,不斷促進實踐教學與實習體系的完善,實現專業與行業、學生與就業崗位的直接對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近年來,中大南方學院開展了多樣化的校企合作,如學校與雲康集團合作辦學,建立醫學與健康管理系,是國內醫學檢驗教育首批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的專業學科;與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達安醫學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等建立實習基地;與廣州越秀區朝天小學、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番禺附屬中學等學校與培訓機構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等。此外,學院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從化當地活動,如通過深入實地走訪調研,形成從化古村落保護調研報告,為小鎮建設出謀劃策,助力從化發展全域旅遊、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2年來,中大南方學院充分發揮民辦高校機制靈活的優勢,不斷探索、創新發展。今年,中大南方學院更與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研究院籤署了「一帶一路」來華接收留學生合作協議,成為全國首批接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的六所高校之一,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貢獻一份力量。中大南方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加快形成辦學特色,推進國際化發展進程,抓住新機遇再上新層次。

2018屆畢業生畢業照拍攝

文章來源:《今日從化》2018年6月26日 第3版

記者:江楚君

圖片: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供圖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打造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 培育一流人才 激發創新...
    喻世友介紹,中大南方建立了「六共建」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機制,即「共建學科專業轉型發展管理諮詢團隊、雙師雙能教師隊伍、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課程、應用型教材和產學研用平臺」,構建集教育教學、素質養成、技能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協同育人大平臺。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打造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 培育一流人才 激發創新活力⑱
    今年3月,中大南方商學院副院長鍾肖英領銜的《「校企協同、學創一體」培養「3+1」創業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改革與實踐》項目獲得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一等獎。中大南方成為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4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也展現了電子商務專業入選首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實力。建校14年來,中大南方「以生為本」不斷創新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路徑。
  • 學院簡介-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的精神,由中山大學與廣東珠江投資集團合作,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教發函[2006]87號,院校代碼為:12619),是一所多學科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2016年被遴選為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學院位於素有」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和」都市桃園」之譽、以溫泉著稱於世的廣州市從化,距廣州市中心約80公裡。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召開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
    10月25日,廣東省教育廳正式發文,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被批准為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為做好轉型試點工作,日前,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召開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    會議伊始,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超代表表示,會議誠摯邀請專家們對南方學院的轉型發展把脈。
  • 去報考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位於廣州的「後花園」——從化溫泉鎮有一所hin優秀的獨立學院哦~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這裡是孟浩然筆下「樹繞溫泉綠,塵遮晚日紅」>更是中國獨立學院教學質量排名榜上的NO.5趕緊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吧!()」中大南方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一所多學科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由於三面環山南院學子們更喜歡喚它「山中大學」
  • 三本大學排行榜: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三本院校)
    三本大學排行榜: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三本院校) 2013-07-03 11:11 來源: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作者:
  • 論證轉型發展,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再騰飛
    2016年11月19日上午9時,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在學院工會大樓多功能會議室召開。論證會邀請了來自於政府、高校、行業、企業等各領域的12位專家參加。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喻世友院長、黃靜波副院長等院領導及學院各教學單位、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黨委李建超書記主持。
  • 提供教師公寓|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招聘師資人才|碩士及以上學歷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2020學年師資人才招聘啟事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山大學與廣東珠江投資集團合作創辦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學校以創建中國一流民辦大學為目標,通過持續優化辦學條件、打造人才事業發展平臺,凝心聚力謀發展。熱誠歡迎有志於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優秀人才加盟我校。
  • 辦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南方學院正在這樣做
    喻世友介紹,南方學院建立了「六共建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機制」,即「共建學科專業轉型發展管理諮詢團隊、雙師雙能教師隊伍、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課程、應用型教材和產學研用平臺」,構建集教育教學、素質養成、技能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協同育人大平臺。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攜手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探索醫教融合新模式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8年6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與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掛牌「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教學醫院」,作為南方學院實踐育人基地,與學校合作開展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醫療服務等,發揮雙方各自優勢,紮實推進協同育人工作。
  • 2020廣州從化區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附屬小學招生地段範圍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附屬小學招生地段範圍:  珠江國際城人戶一致的適齡兒童。  招生信息公布渠道:  按廣州市統一時間要求向社會公布2020年從化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細則,在從化區人民政府網站、從化電視臺、今日從化、教育局微信公眾號、廣州從化發布、各中小學、幼兒園等媒體場所向社會公開,並公布區和各鎮街招生入學諮詢地址、電話,方便廣大家長來訪電詢。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新開電競選修課 學生爭相選課
    原標題: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新開電競選修課 學生爭相選課   選修課《電競文化產業概論》屬全校公選課,是騰訊電競戰略合作夥伴超競教育與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精心打造。公布消息沒多久,選課學生就已火爆,學校只能限定人數160人。
  • 「華龍融媒體產業學院」落戶川外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今年起開始招生
    校媒「聯姻」 助力融媒體產業發展媒體融合發展得好不好,關鍵在人才好不好。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中,作為高校,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也在思考如何形成一種更加清晰的人才培養模式,怎樣推動更專業更有高度適應全媒體時代的融合。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2013-07-06 11:3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2020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本科投檔線出爐!文理科均超43分以上!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是一所多學科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創建於2006年,2016年被選為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臺藉教師參觀廣州蓮麻小鎮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臺藉教師參觀廣州蓮麻小鎮 2018年05月08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從化區臺辦組織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臺藉教師參觀蓮麻特色小鎮。(圖片來源:廣州市從化區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8日廣州訊 日前,為進一步推動從臺兩地交流,讓在從化工作的臺籍教師更多了解廣州市從化區鄉村振興戰略情況,廣州市從化區臺辦組織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多名臺籍教師到從化蓮麻特色小鎮參觀。從化區臺辦主任黃潤杭陪同參觀。
  • 歡迎2020級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志願填報、新生交流,需要進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是一所多學科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   學院創建於2006年,2016年被遴選為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
  • 中大南方學院擬轉設為民辦普通高校,正在推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黃昊圖/學校提供3月26日,記者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以下簡稱中大南方)獲悉,按照教育部對推進部屬高校獨立學院轉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大南方正在推進轉設為民辦普通高等學校的工作。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2021年新年賀詞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始終牢記大學的使命與擔當,師生同心,全力以赴,投身抗疫行列,順利完成春秋兩個學期師生返校工作,助力國家決勝全面小康,穩步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一年來,學校繼續以學科專業建設為核心,堅持不平衡發展戰略,產出了一批標誌性成果。
  • 走進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歡迎你
    ,同時以行業標準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和方向,具有全媒體新聞傳播知識和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掌握媒介經營管理的相關原理和知識,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媒介調查、媒體策劃與運營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了解並掌握創新創業基本知識與技能,具備創新思維與一定創業素質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