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成效初現 東莞智造全面提速

2020-12-17 OFweek維科網

  東莞,一座憑藉製造業發展起來的城市,「東莞製造」馳名海內外。

  繼去年市政府一號文聚焦扶持實體經濟後,今年一號文聚焦「東莞製造2025」戰略,更加凸顯出東莞對製造業發展的重視。

  在這一年中,東莞製造2025戰略實施,機器換人可謂濃墨重彩的一筆。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亦位居43條戰略舉措的第一條。

  「當前,東莞製造2025戰略和機器換人持續推進,給我們這樣的數控裝備業帶來巨大利好。」位於厚街的東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光景望著窗外無限感慨。在這一場機器換人的大潮中,作為國內數控裝備第一梯隊的巨岡機械,從最初的場地不如一個門衛室大,到如今的飛躍發展,他們上演著東莞傳奇。在這場機器換人的大潮中,政府卯足了勁,企業更是信心滿滿,收穫頗豐。

  一組數據顯示,機器換人項目完成後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64.9%,產品合格率平均從88.04%提高至94.42%。同時減少用工40959人,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0.6%。

  首家民營「無人工廠」

  1人看管18臺機器

  東莞加速開啟「機器換人」,「無人工廠」開始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松山湖就有這樣一家神秘的企業,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必達」),擁有東莞首家民營無人工廠。

相關焦點

  • 東莞「智造」成績斐然 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超過1000億元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智能製造成績斐然:目前,東莞市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生產企業70家,約佔全國總數的10%;而智能裝備製造企業400多家,預計今年總產值將超過350億元。根據發展規劃,東莞力爭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
  • 中國式機器換人的最佳實踐是什麼?
    打開APP 中國式機器換人的最佳實踐是什麼? 機器換人可促進新就業及用工結構調整,機器換人替換的多數是勞動強度大、簡單重複、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等崗位,可解決職業健康和安全難題,改善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機器換人雖然緩解「用工荒」同時又帶來了「技工荒」問題。同時也對在崗工人的技術能力、知識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技術人才需求增大,可促進企業用工結構調整。
  • 走進東莞的智能車間看機器如何「換人」
    其中,東莞勁勝精密作為示範試點賺足了各方的眼光,徵服了前來參觀交流的業界人士。  記者在走訪東莞勁勝精密時,發現其取勝的秘訣在於積極解決機器人行業的痛點,在精細領域,儘可能用機器人取代人工。在東莞,像勁勝精密那樣遇到行業難題的智能裝備型企業比比皆是,它們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機器人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工?機器人產業在東莞的發展路徑如何?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 全面智能化 中聯重科「智造新未來」
    身處產業生態中,又如何在智造未來中準確尋找到自己的位置,中聯重科在bauma CHINA 2020 展覽會中給出了答案。付玲博士在專題演講中特意感謝了給了她原創技術靈感的某位吊裝大客戶,正是在兩年前與這位客戶的一次深度交流,讓中聯重科的智能團隊找準了方向,迅速立項研發,誕生了今日bauma  CHINA 2020上的智造新品。
  • 機器換人!青島63家企業擬獲補貼近800萬元
    青島實施「機器換人」成效初顯60餘家企業累計節省人員近5000人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3家企業累計節省人員近5000人、總體生產效率提高20%、生產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40%……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日前確定青島2019年「機器換人」獎補政策擬獎補企業名單
  • 「粵造粵強」廣東創新驅動、智能製造主題網絡採風團走進東莞
    圖為活動現場 全媒體記者 程永強 攝東莞時間網訊(全媒體記者 周桂清)今天,「粵造粵強」廣東創新驅動、智能製造主題網絡採風團走進東莞。來自中央、省級媒體的百餘名記者現場感受東莞實施創新驅動帶來的新動態、新成就、新趨勢。
  • 「東莞智造」搞搞新意思:米飯文化展館成網紅「打卡地」
    「東莞智造」搞搞新意思:米飯文化展館成網紅「打卡地」金羊網  作者:王紅虹  2020-10-08 在假期陪伴孩子的同時,讓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拒絕浪費
  • 東莞吹響智造「集結號」,加快打造全國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
    12日2日至12月4日,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舉辦,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東莞智造軍團的集結令再一次吹響,與世界級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同臺亮相。這不僅是東莞先進裝備製造業創新力量的集結,也是對東莞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的新一輪「檢閱」。
  • 聚焦智博會2:「東莞智造」跑出加速度 3000家單位開展智能改造
    鎖定12月2日-4日,東莞廣東國際現代展覽中心,逛智博會,看製造業智能發展的無限可能。據了解,本屆展會有3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7家東莞本土高端智能製造企業將亮相智博會!而這7家企業僅是東莞智造的縮影,「東莞智造」正在全力加速奔跑!數據顯示,在國家、省、市智能工廠項目帶動下,結合「智能製造」政策引領,東莞市3000多個單位開展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
  • 恆大造車提速:兩大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
    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猶如科技大片般震撼的機器人造車場面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想像。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 據悉,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
  • 「項目高質量 勇奪雙勝利」「智造」提速高鐵建設——中鐵五局常...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鄒靖方 通訊員 何偉9月18日,雨後初晴,在益陽市資陽區,牛眠石的崇山峻岭間,呈現一番熱氣騰騰的景象,工場上機器轟鳴,巨型裝載車排成長長的隊伍駛進駛出,大型塔吊擰著上十噸的橋梁預製構件,運轉自如地碼堆裝車……勞動競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 3年內缺口300萬:機器換人之後,招不到操作機器的人了!
    機器換人是換上更高技能水平的人,工人要會編程、懂英語日語等「有一名工人第一天上班就把一個價值40萬元的刀頭弄斷了。工人的技術水平達不到機器和企業要求,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發展。」東莞市恩盛機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專精製作及超精密加工的製造工廠,過去十年,總經理鄔彬沒有被技術升級難倒,現在卻為招工一籌莫展。
  • 中國製造新活力: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國智造」
    專注製造業的南存輝,選擇將錢用在刀刃上——打磨「中國智造」。  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機器換人」服務公司,新松公司成為正泰集團轉型升級的服務商。如今,越來越多尋求打造「中國智造」的企業,讓這家定義為現代製造服務業的公司應接不暇。  「去年有段時間,平均一兩周就有七八十家企業到新松參觀洽談。」新松集團副總裁、杭州新松總經理李正剛向中新社記者透露了這一細節。
  • ​品質全面升級,第五屆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厚街舉行
    2017年,首創提出以「全生態鏈」方式推動智能製造發展,被工信部評為推動實施「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成為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並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2018年8月獲省工信廳評為製造業發展情況優秀等級。
  • 世界級生物醫藥園區初現 中新廣州知識城再迎兩大「智造」項目
    世界級生物醫藥園區初現雛形。10月28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新廣州知識城迎來兩大重磅「智造」項目:由全球包裝配出系統行業領先企業阿普塔(Aptar)集團投資設立的廣州億通包裝有限公司新工廠投產,康方藥業有限公司與GE醫療生命科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機器換人、線上招工、路費補貼……蘭溪紡織企業爭分奪秒抓生產
    機器換人、線上招工、路費補貼……蘭溪紡織企業爭分奪秒抓生產 2020-02-27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機器人「空降」東莞
    本屆智博會還將設智能製造及工業網際網路、工業設計、5G體驗點、投資東莞及產業園區推介等展示活動,集中展示東莞推動產業數位化和智能化升級、開展工業網際網路、工業設計、規劃優質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將其擺放到正確的位置上……東莞智造的未來已來,機器換人的浪潮浩浩蕩蕩。
  • 東莞報業小記者走進步步高小天才研發中心,體驗「東莞智造」
    7月31日,東莞報業小記者俱樂部攜手步步高小天才研發中心,來了一場研學之旅。30多名小記者走進小天才,參觀科研人員辦公樓、體驗小天才產品與益智遊戲,感受「東莞智造」的強大。「媽媽給我買的電話手錶就是小天才的。」「我的也是呀。」……走進小天才研發中心,小記者們很是興奮。「小天才電話手錶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有小記者問。「小天才電話手錶是2015年研發的。」步步高小天才企業文化負責人王琛說道。始於1995年的步步高小天才,影響著中國億萬家庭。
  • 「智造」賦能 化纖企業以科技之力破發展困局
    在做深做精核心技術的同時,天聖化纖積極引入智能化製造及管理,實現了由"化纖製造"向"化纖智造"的轉型發展,企業也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謀生存,科技創新勢在必行。近年來,天聖化纖投資1億多元,引進自動絡筒與自動包裝設備,將產品優等率提高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