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我在大連日報發文——令人唏噓的羅振玉藏書樓大雲書庫,主要是介紹羅振玉大雲書庫藏品慘遭損失的情況。2020年5月15日,我將此文增加配圖發在頭條號上。巧得很,大連日報2020年5月16日,刊登市政協委員李元:積極保護並挖掘「旅順大雲書庫」珍貴文物價值的建議。我們先來看看李委員的建議。
市政協委員李元:積極保護並挖掘「旅順大雲書庫」珍貴文物價值
大雲書庫是近代國學大師羅振玉先生晚年寓居旅順時的私人藏書樓,內藏碑碣墓誌、金石拓本、法帖、書畫等30餘萬冊,其收藏於光復散佚,現書庫和羅公館仍在,但已破舊和日漸荒敗。市政協委員李元表示,如不及時進行大雲書庫的合理維護,恐怕幾年後無法維修保護和利用了。
李元建議將大雲書庫獨立保護,可以對外開放並接受市民參觀;也可與個人或機構合作,但應該限制使用範圍(比如開發成展覽館、小型美術館、專項閱覽館),最好是以個人紀念館的形式來保存;不建議做經營使用,但也不能完全封閉,因為封閉會失去珍貴的文物價值。
大連日報刊登政協委員的建議
市政協李委員建議將大雲書庫獨立保護這一建議,同10多年前旅順政府惠區長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曾對我說過,在太陽溝老建築群中,我首先要修復大雲書庫,做展館對外開放。10多年過去了,區長換了幾任,大雲書庫依然還是那個老樣子。
羅振玉1931年建的大雲書庫
本文不再介紹大雲書庫的藏品,說說這座建築,帶你進去看一看。1928年羅振玉在旅順建住宅。1931年在住宅後面50米處建一座3層歐式藏書樓,建築面積300平米。起名大雲書庫。為什麼起了這麼一個名字呢?因為羅振玉的藏品中六朝人寫本《大雲無想經》最為珍貴,所以稱作大雲書庫。羅振玉晚年的很多學術成果就是在這座藏書樓裡完成的。
羅振玉在大雲書庫
1945年8月,蘇軍進駐旅順後,便強行徵用旅順新市街扶桑町(今洞庭街)日本高官住宅區,改做蘇軍軍官住宅區。其中包括羅振玉的私人住宅和「大雲書庫」藏書樓,大雲書庫改做蘇軍招待所。1955年由解放軍接管,用作部隊營房。
70年代,作為高炮六團一營營部
駐軍部隊在羅公館和大雲書庫之間的空地上建起一座部隊招待所。沒有裁軍之前,我去拍照,曾被告知軍事管區不準拍照。
駐軍部隊招待所
門板脫落,玻璃殘缺
為了兩樓通行方便,在大雲書庫二樓平臺上建了一個通道。很多人弄不清楚這兩座樓之間是什麼關係。山牆上掛文物保護牌子的是大運書庫,後來的建築與大雲書庫沒有關係。建招待所佔地原是羅家孩子活動的地方。80年代裁軍之後,這兩座建築都閒置起來。1996年前後大雲書庫被洞庭旅館租用,後被閒置至今。
大雲書庫的東側面和北面的現狀
2016年11月,紀念羅振玉誕辰150周年活動。側屋屋頂已長草。
一樓地面潮溼,塗料脫落
通往二樓的木質樓梯
2016年11月,本文作者與遼師大中文系學生在大雲書庫
關於修復後的大雲書庫應該怎樣使用李委員做了很有見的的說明,當務之急是修復。市區兩級政府已投資100萬元修復了破爛不堪的羅公館,我想修復保護尚好的羅振玉藏書樓大雲書庫為其一定不遠。讓大雲書庫舊址不再閒置,為旅順的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羅振玉大雲書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振玉舊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之同期的建築大雲書庫完全有可能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