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7日召開的2021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暨第八屆普惠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當前銀行數位化轉型進入快車道,非接觸銀行成為數位化轉型加速器,民營銀行發展依然強勁,虛擬銀行有條不紊推進。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穩中向好,數位化變革「長驅直入」,新技術持續全鏈式賦能。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跨境支付競爭更加激烈。
《報告》顯示,2019-2020年,各國在金融科技關鍵底層技術布局進一步加快,數字貨幣、數字銀行等領域發展有諸多亮點。金融科技政策持續利好,各國揚長避短以金融科技推動數位化轉型發展。中國金融科技增長穩定,金融科技企業上市熱情高漲。在推進數字貨幣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等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現。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金融科技發展位居國內前列,依然發揮著引領示範作用。
《報告》還指出,當前,我國的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正在形成以銀行類金融機構為中心,以網際網路企業為支撐,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補充,金融科技企業賦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制度保障不斷健全的全方位發展格局。我國數字普惠金融實踐愈加豐富,在服務「三農」、精準脫貧、小微企業融資與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新服務、新產品不斷湧現。
展望未來,《報告》在金融科技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技術發展、商業模式、監管等方面做出了預測:一是金融科技發展逐漸由雙穩階段向集聚階段過渡;二是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更加精準;三是底層技術乘數效應顯現,加速帶動上層業務深度融合;四是新基建推進金融科技B端服務,加速智慧社會建設;五是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逐步擴展;六是金融機構全流程數位化轉型力度加強;七是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更加深入;八是金融科技監管更加全面、系統;九是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賦能效應凸顯;十是數據隱私保護逐漸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