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職業資格證書是由人社部統一印製的,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求職者持有職業資格證,可以在求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或更好的工作待遇。因此不少求職者熱衷於「考證」,而這也讓一些想走捷徑的求職者動起了「買假證」的歪腦筋。
近日有媒體報導,某些電商平臺中的網絡店鋪銷售多種職業資格證,並號稱「官網可查」。截至7月24日下午,在某些電商平臺上,搜索「資格證」等關鍵詞,還可以搜索到例如美容師、美髮師、電工等技師職業資格證的商品。在商品頁中,還有「官網可查」的字眼。
相關網絡店鋪中,客服都叫某某老師。記者以需要三級茶藝師資格證為名向其諮詢,得到的答覆是無需培訓或考試,只需提交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和兩寸白底證件照即可,並發來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的網站地址。網店客服說:「三級資格證總費用是1200元,先付定金600元,證書出來後查到了再付尾款。這個證書自帶二維碼,且所有都走正規流程,『官網可查』。」
類似店鋪大多標註著「教育」「培訓」等關鍵詞,並通常向買家聲稱,支付定金後需要再等待幾個月,才能收到資格證。有些店鋪,在買家預付定金後,會發給買家一份「考證服務協議」,其中會約定,「買家在兩日內反饋籤字圖片,並確認收貨好評即可,定金生效」。因此,部分買家的評論中都有「收到協議,希望順利收到資格證」的內容。
近日,有相關買家向媒體反映稱,自己想要通過網絡店鋪購買「鉗工證」,但支付定金後,聯繫不上商家,這家店鋪也消失了。記者諮詢一家還顯示在售「電工」等資格證的店鋪,其客服人員表示,因為審核嚴格,他們目前不辦「電工證」。
按照我國《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准的考核鑑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鑑定。去年,我國公布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一共有140項職業資格。
此外,按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才可以上崗作業。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嶽屾山指出,無論真假,這類資格證都不應通過買賣來取得。如果賣的是假的資格證,通過這種方式來騙取別人的錢財,是詐騙行為。
然而,相關的法律規定甚至被一些售賣資格證的店鋪拿來「吆喝」自己的生意,他們將相關內容截圖放在商品頁中,以強調資格證的作用。
除了電商平臺上的店鋪售賣部分職業資格證外,近幾年,還曾出現過假冒安全監管部門網站及通過網絡製作售賣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情況。湖北省赤壁市安監局工作人員餘波曾碰到過想要不培訓、不考試,交錢就辦證的申請人。餘波說:「他們覺得辦理操作證的流程很麻煩,說他認識一個辦證的,錢一交,過些天就能拿證,包過。我們正規的網站後綴是.org,它那個網站是.com。」
本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部署開展打擊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專項治理行動,包括要依法查處偽造、變造、買賣特種作業操作證行為,嚴厲打擊假冒安全監管部門網站及通過網絡制假售假行為。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表示,將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特種作業操作證考核發放和信息查詢。
孫華山說:「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法律法規,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但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讓沒有經過培訓考核、不具備上崗條件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大大增加了發生事故的風險,給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隱患和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