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頻道4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健 通訊員 何胤昉 方俊勇)最近,潛水愛好者童煉傑和其他幾名小夥伴在潛入千島湖湖區(原淳安老縣城賀城)水域40米左右深水區時,發現了60多年前沉入千島湖底的石峽書院,並拍攝了一段視頻資料。
石峽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原址在龍山北麓的石峽,因「其地俯臨石峽」而得名。說起淳安的書院,歷史上是非常多的,但同期最著名的就是石峽書院。
原因在於,南宋年間,有個淳安人方夢魁進京趕考,在542名進士中「獨佔鰲頭」,被宋理宗御筆欽批為頭名狀元,並賜名方逢辰。同年,方逢辰的弟弟方逢振也進士及第。
而就在此之前幾年,方逢辰的同窗黃蛻、何夢桂也曾先後奪得榜眼和探花。宋理宗龍顏大悅,便親筆寫下「一門登兩第,百裡足三元」。從此,書院名聲大振,成為浙西著名書院之一。
如今,在千島湖龍山島上,也有一個石峽書院,該書院是對照原石峽書院在2001年6月重建的。主要建築格局由一廳一堂(書院學堂)一祠(先賢祠)兩齋(復禮齋、居人齋)組成。
重建後的石峽書院以徽派建築風格為主基調,力求秉承「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宗旨,如屋簷和梁柱一應採用淳安民間舊祠堂中的屋料組裝而成,從而古樸不失真實,典雅不失韻味。
水下的石峽書院是很難去參觀了,不過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倒是可以去姜家鎮文淵獅城或者千島湖龍山島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