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附以728分重回第一,省實、二中以723分並列第二
8月15日,廣州市普通高中提前批「指標到校」計劃和統一計劃錄取結束,共錄取30805人。今年「指標到校」計劃完成率約74%,比去年提高近4個百分點。提前批統一招生計劃共錄取16329人,其中公辦學校15441人,民辦學校888人。執信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等9所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戶籍生錄取分數線排名中,華附重回第一、廣附再進前五。
■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通訊員 穗考宣
●指標到校計劃
較去年增加1091人 計劃完成約74%
今年廣州市「指標到校」政策保持穩定,全市66所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70個校區)共提供指標計劃19606個,錄取14476人,較去年增加1091人,計劃完成率約74%,較去年提高近4個百分點。
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方面,10所學校(11個校區)提供指標計劃3078個,錄取2212人,計劃完成率約72%,較去年提高約12個百分點,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整體完成率首次達到七成。
越秀、海珠、天河、南沙4個區分得的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完成率超過80%。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方面,越秀、海珠、天河、黃埔、花都5個區計劃完成率超過80%。其中,增城中學指標計劃完成率為100%,培正中學、市五中、天河外國語學校、培英中學、科學城中學、番禺中學、秀全中學等15所學校的指標計劃完成率超過90%。
3559人低於招生學校
前3年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分
指標計劃錄取的考生中,3559人的錄取分數低於招生學校前3年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分,佔比約為25%。這意味著「指標到校」政策進一步強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全面覆蓋、深度覆蓋發展,讓優質高中學位惠及更多考生,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此外,集團核心校面向集團直接分配指標共280個,較去年增加100個。番禺區石碁第四中學分得仲元中學26個指標,並全部完成;黃埔區玉泉學校分得17個玉巖中學指標,並全部完成,該校分得的52個指標計劃全部錄滿。集團核心學校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瞄準短板精準發力,定向輸送對口幫扶,促進集團內學校共同發展。
●統一計劃
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
華附重回第一 廣附再進前五
今年中考總分全市平均分為574分(不含政策性加分),較去年提高近19分,高分段、中分段考生人數比例明顯提升。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設為698分,較去年提高12分;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設為630分,較去年提高14分。
在此情況下,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錄取分數普遍提高。執信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等9所學校(含校區)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錄取線728分(戶籍生)佔據提前批統一計劃高分首席,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以723分(戶籍生)並列第二,廣州執信中學719分(戶籍生)排名第三,廣州大學附屬中學717分(戶籍生)排名第四,廣東廣雅中學712分(戶籍生)排名第五。今年錄取分數線提高最多的為廣大附中,比去年提高了27分。
新快報記者梳理近五年戶籍生錄取分數線發現,華附重回第一,廣附再次進入前五。
除了去年由於自主招生新政及指標到校比例擴充等原因華師附中的錄取分數線降至第二外,華附在五年內錄取分數都排名第一,今年再次回到榜首。
廣大附中在2018年排名進入前五後,再次殺入前五。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廣大附中高考成績表現亮眼,共有三人的高考分數進入全省理科前50、文科前20。
而執信中學在2018年爆冷以低分668分錄取後,近兩年錄取生源繼續保持穩定,今年錄取分數線為719分,排位比去年繼續提升一位,位居第三。
區屬學校、民辦學校:
四所學校高優線上完成計劃
今年,區屬的市七中、市16中、天河外國語學校同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市五中錄取最低分數為696分,廣州中學、仲元中學錄取最低分數同為695分。跨區升學活躍,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共錄取外區考生 1117人。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發展迅猛,生源質量也一直在提高,如區屬的真光中學有學生進入全省理科前50。
其中,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高中部去年首次進入提前批招生,錄取分數線位居第八,今年的錄取分數線提高26分,以712分排名第五,表現出色。
民辦學校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黃岡中學廣州學校以708分繼續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上完成計劃,排名第八。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以677分的錄取分數線排名第18位。這兩所學校在2018年首次進入提前批招生,當年也闖入了提前批生源前10強。去年,黃岡中學廣州學校分數線與廣州市第七中學等並列第八。
此外,在提前批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中,有28所學校的剩餘計劃將併入下一批次進行錄取,有三所學校剩餘計劃將按錄取規則統一安排補錄。
相關新聞
明年名額分配範圍繼續擴大
2021-2023年是廣州中考改革的實施期,中考招錄將發生變化。2021年起,「指標到校」的名字變為了「名額分配」。招生學校範圍進一步擴大。
名額分配的招生學校是公辦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的比例由今年的50%變為不低於50%的招生計劃。省、市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全市範圍內初中學校(不含特殊教育學校,下同);區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本轄區內的初中學校;成立教育集團的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應適當向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
新快報記者從2020年2月6日發布的《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看到一條規定:「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
記者查閱到,2016-2020年招生學校都有一個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控制為近三年提前批錄取最低分數的平均值再下降20分。這個最低分數線的存在使得往年學校在「指標生」招生時存在「流標率」。所以《指導意見》規定的「不設限制性分數線」意味著沒有最低錄取分數線,名額分配的錄取率將會大大提高。
此外,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的比例擴大。符合「兩個有」的非廣州市戶籍考生可以報考公辦普通高中。改革後,擴大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的比例,由全市統一為8%的比例調整為8%~15%或8%~18%的區間。
具體是:省、市屬和越秀、海珠、荔灣、天河區屬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5%,白雲、黃埔、番禺、花都、南沙、從化、增城區屬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區屬公辦普通高中的具體比例由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省、市屬公辦普通高中的具體比例由學校自行確定。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