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陌生人給你家娃一塊麵包,你會怎麼想呢?
這個人是好人嗎?
他的麵包有問題嗎?
該不該讓孩子接受別人的饋贈?
……
可你也許根本就沒有想過,即便對方沒有惡意,麵包也沒有問題,還是可能會讓孩子陷入險境。
8月13日,杭州的一個媽媽帶著6歲兒子逛商場。她在挑選內衣,兒子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可誰能料到,僅僅1分鐘後,兒子就倒在了地上,鼻孔出血,大小便失禁。
在場的人趕緊報警,孩子的姑姑在急救人員的遠程指揮下,給孩子做心肺復甦,而不知所措的媽媽只能在一旁大哭,眼睜睜看著孩子在生死邊緣掙扎。
遺憾的是,男孩被送到醫院後還是搶救無效身亡。通過喉鏡,醫生看到氣管裡有東西,判斷是氣管口被堵塞造成的窒息死亡。
這時姑姑才想起來,在事發前一個店員給孩子吃過一塊麵包。看到店員沒什麼惡意,孩子也想吃,就沒阻止。可誰知道,卻因此天人永隔。
事件被發到網上後,網友們紛紛把注意力放在了「該不該讓孩子吃別人給的東西」上。
的確,如果當時姑姑看到店員給孩子東西吃就阻止,或者平時就教導孩子不吃別人的東西,這樣的悲劇也許就能避免。
可是,我們想說的是,不僅僅是別人遞過來的東西會窒息,哪怕吃自己的東西也有可能窒息。
還記得去年那個在幼兒園被噎死的男孩嗎?
因為吃了一塊發糕被噎住,孩子掙扎了整整3分鐘才被老師發現。
和吃麵包的6歲男孩一樣,所有人都想讓孩子活下來,但遺憾的是,當場沒有一個人會急救法。
這個4歲男孩,也沒了,幼兒園監控下的這段視頻成了他留在世上的最後一段影像。
所以,這場悲劇最應該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吃東西,而是很多人在急救方法上的無知。
因為不會急救方法,眼睜睜地看到孩子被噎死的悲劇已經不是一兩起了。
2014年2月1日中午,一個媽媽帶著兩歲半的孩子參加家庭聚會,被一位親戚餵食了一粒開心果後嗆入了氣管。孩子於當天下午在醫院緊急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但回天乏術,於當天下午3點18分被宣布不治身亡。
2015年2月9日,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個2歲的男孩,被瓜子殼卡到,因為窒息時間過長,沒有被搶救過來。
2015年1月10日,鹽城市一位3歲孩子因被饅頭噎住後窒息死亡。
2016年12月22日中午,深圳市福田區上沙村一名兩歲小男孩俊俊因吃媽媽給剝好的瓜子仁卡住氣管,送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每一場悲劇背後,都是一條戛然而止的生命,都有後悔萬分的父母。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會被噎死,就連硬漢也撐不住。
氣管被堵住,
威脅的不僅是孩子
2017年,美國42歲的男子特拉維斯·馬洛夫在參加巨型甜甜圈挑戰賽時被噎死。當他倒地的那一刻,手上還拿著甜甜圈。
還有前段時間,日本網紅表演「一口吞飯糰」被噎住,直接昏了過去。2天後,被宣布死亡。
為什麼被噎住的人,生命如此脆弱?
因為人體每個細胞時刻需要氧氣,但是氧氣在人體內的儲存量並不多,幾分鐘之內就可消耗完畢。
氣管被噎住,也就意味著氧氣無法進入人體,二氧化碳不斷增加。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足夠高時,首先會對沒有任何物質儲備、只能靠氧氣維持運作的大腦造成衝擊。
有研究顯示,大腦缺氧4-6分鐘可造成腦部損傷,6分鐘以上可引發腦細胞死亡。請注意,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腦細胞死一個就少一個,嚴重的可能造成腦死亡。
所以,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一旦發生窒息,留給人的搶救時間,只有4-6分鐘。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及時出手,用正確的方法把堵塞物取出來,就能避免悲劇發生。
《人在囧途》王寶強及時出手救人
這種方法,想必大家都聽過不少次了,它就是「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這個方法我們之前介紹過,還有不少公號大V也科普過,上面王寶強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海姆立克本尊
可顯然,看到不等於學會。面對有人被噎住的情況,大部分人還是茫然無措。
所以,今天就好好地跟大家講講這個急救法,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的爸媽們都能牢記並轉發,在關鍵時刻救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是美國的一名外科醫生。多年來,他一直對人被噎死這件事耿耿於懷。不管是拍背還是直接扣嗓子,只能適得其反。
後來,他發現如果增加腹部和胸部的壓力,就能讓氣管裡的異物排出來。
理解這個方法的物理原理並不難,只要把我們的肺看作一隻氣球,氣管看作氣嘴。人被噎住,就相當於氣嘴被堵住了,這時候只需要捏一捏氣球,就把異物給衝出來了。
1974年,海姆立克發表了第一篇關於腹部衝擊法的論文,拯救了很多人,而他也成了急救史上的標杆性人物。
回顧文章開頭,不難發現被噎住的人,通常很難向其他人發出求救信號。
6歲男孩的姑姑,看到孩子很難受,但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4歲男孩在幼兒園難受到跺腳,幼兒園老師也沒注意到。
所以,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第一步就是:及時確認孩子是否被噎住了。
根據梅奧診所的建議,孩子出現下列症狀就要高度懷疑是氣管窒息:
無法說話
呼吸困難或呼吸嘈雜
呼吸時發出吱吱聲
咳嗽,可能是虛弱或有力的
皮膚、嘴唇和指甲變成藍色或暗淡
雙手捂著脖子
漸漸失去意識
當孩子還能咳嗽時,就說明氣管沒有被完全堵住,要鼓勵孩子使勁兒咳嗽。如果孩子不能咳嗽、不能說話,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就要立即實施急救。
具體要怎麼做呢?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採用不同方法。
【1歲以下嬰兒——拍背戳胸】
1)用一隻手護住孩子的下巴和胸部。
2)大人坐下來或把腿踩在凳子上。
3)把孩子翻過來臉朝下,放在大腿上,稍微傾斜一點。
4)用另一手的掌根對準孩子的肩胛骨中央,往下往前拍5下。
如果孩子還是沒有吐出東西,就將孩子翻轉過來。
5)用兩個手指頭放在兩乳連線的中間點,垂直往快速下壓4公分左右,共5次。
壓完以後檢查孩子的口腔,發現有異物排出,就用手拿出來。如果沒有,就重複上面的方法,先背部推5次,再腹部按壓5次,直到異物排出。
當然,如果反覆操作還是無效,要立即去醫院。
【1歲以上的孩子——五五急救法】
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以及成年人,美國紅十字會建議採用「五五急救法」,這個方法和上面的拍背戳胸基本一致,只是姿勢略有不同。
第1步 安撫窒息者
只有一個人時,先嘗試救援再打電話。有多人在場時,一人急救,其他人打電話。
第2步 讓窒息的人站起來
當對方體重太大或沒有空間時,坐姿也可以,但是要知道站姿更有利於急救。
第3步 5次背擊
站在一旁,一隻手從胸部斜挎住窒息者。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孩子,可以單膝跪在孩子後面。讓窒息者彎腰,直至與地面平行,確保窒息物不會繼續向下走。另外一隻手的掌根擊打肩胛骨的中間5次。
第4步 5次腹擊
如果異物還沒有排出,就要用腹擊法了,成人和兒童的姿勢如下圖。
用一隻手的手指確定窒息者肚臍的位置,另一手握拳頂住肚子,拇指的那一側放在肚臍上方。
另外一隻手包住握拳的手,用力衝擊窒息者的腹部5次。因為這個動作很像抱住了一個人,所以這個急救法還得到一個外號「生命的抱抱」。
第5步 反覆進行
在5次背擊和5次腹擊之間來回反覆,直到異物被排出。
這個方法是不是很簡單?放個視頻連結,大家可以反覆觀看學習。
還得強調一句:孩子被噎住時,千萬別給他喝水。
好多人認為噎住了,喝水順一順就好了。可實際上,這樣只會加重情況。
比如幹饅頭吃進去,泡了水會發脹,把氣管堵得更死。另外喝水還會加重嗆咳,不小心咳進肺裡,還會引發吸入性肺炎。
另外,就算你還不會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要嘗試其他方法進行急救。
總之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救護車或者送醫院,因為搶救黃金期只有幾分鐘,自救更重要。
按理來說,寫到這裡就該結尾了。可還是得囉嗦一下,防止孩子被噎住的注意事項。
1) 十大最容易噎住寶寶的食物
果凍:務必先弄碎後再給寶寶食用。
堅果類:又小又硬不容易咀嚼,不建議給3歲以下寶寶吃。
糖果:尤其是軟糖和小粒硬糖,不建議給3歲以下寶寶吃。
小核水果:葡萄、櫻桃等,要去核後再給寶寶食用。
多纖維蔬菜:芹菜、白菜一定要切碎。
大肉塊: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很硬的零食:魷魚絲、牛肉乾,纖維長、肉質硬。
年糕和花生醬:黏稠度過高,不適合小孩吞食。
太長的麵條:不易吞食,先切成小段再煮。
多刺的魚:寶寶容易被刺卡住喉嚨。
2)孩子容易被噎住的情況
躺著吃東西
嬉笑打鬧的時候吃東西
走路的時候吃東西
哭鬧時吃東西
拋擲吃東西
一口吃很大的東西
總之一句話,用正確的方式吃合適的東西,就是避免孩子被噎住的最好方法。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認真地看完這篇文章,學習急救方法。與其祈禱幸運,不如做好準備,也許下一次你真的能救孩子一命,救他人一命。
孩子的安全,真的容不下半分僥倖心理!別以為你的孩子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孩子的看護人——老人、保姆、幼兒園的老師……有備才能無患!
你掌握了這種急救方法了嗎?你有什麼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