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堅持做慈善18年的「愛心教授」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11月17日,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新民為來自武漢的200名貧困大學生頒發助學金。

  「逸華教育基金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我們把傳遞愛心的精神以及發揚真、善、美的品質作為畢生快樂和幸福的宗旨」,高新民希望受助的大學生將來也把愛心傳遞下去。

  18年來,這位「愛心教授」先後拿出工資近50萬元,組建慈善基金,籌集善款300多萬元,資助2000多名貧困學生,興建、援建3所希望小學。

  「做慈善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1995年5月,高新民回到老家新洲區李集鎮扒屋村,看到自己曾經就讀的村小學校舍十分簡陋,孩子們也沒有課外書讀。他便將自己因出版專著《現代西方心靈哲學》獲得的一萬元稿費及2000冊圖書捐給了村小學,給學校建起了圖書室,教學條件也得到了改善。

  這次捐資助學讓高新民感到快樂,從這一年開始,慈善,便成為他做學問、教書育人之外最重要的事業。「做慈善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做本身已成為目的,而不是手段。」

  1997年開始,高新民與妻子劉雅婷拿出自己的工資建立了一個「家庭作坊式」的慈善基金來資助貧困學生,那時國家還沒有推行「兩免一補」政策,於是他們工作的重點就在初中和小學。他們每年資助11名小學生和2名大學生,每名學生每年資助200元,後來標準不斷提高。

  1998年,高新民到英山縣做社會考察時,了解到該縣有不少貧困兒童面臨失學。在一家福利院裡,他得知一些孤兒沒錢買作業本,不僅當場出錢資助,還讓團縣委的同志幫他聯繫了11個貧困學生,幫助他們回到學校繼續讀書,並認助了一名孤兒。

  除了資助學生,他還募集善款在湖北修建了大畈河、扒屋村和餘寨3所惠濟希望小學。「我自己研究心靈哲學,常常思考什麼才是幸福,這麼多年的慈善事業讓我深深覺得幫助別人很幸福,這種快樂便是我堅持做慈善的動力。」高新民覺得做慈善是他獲得快樂的一種方式,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體會著這種幸福。

  「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受助者身上」

  為了讓慈善走上正軌,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2006年,包括高新民在內的4個主要捐資人一起建立了逸華教育基金,並掛靠湖北慈善總會,「逸華」二字正是取自於「逸行大愛,華之新載」。

  逸華教育基金成立之後,高新民成為逸華教育基金的理事,而他的同事、學生以及妻子都是基金的志願者。「這是一個學術團隊構建的慈善團體,高老師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大家做慈善,研究心靈哲學的他也讓大家通過慈善感受幸福,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組織當中。」華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副教授殷筱感慨道。

  學生眼中的高新民對慈善慷慨,但是對自己卻很摳門。他的衣服多半都是兒子的,只進書店不進商場是他留給學生的印象。他的學生曾自衛從小左眼視力0.1,右眼視力為零,所以他辨認別人都是看衣服,「我每次認(出)高老師都沒有問題,因為他一年就兩件衣服,一件棕色一件藍色,那件棕色的衣服不知道他穿了多少年了。」

  高新民說,逸華教育基金是零成本運轉的,確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受助者身上,連匯款的郵寄費都不會動用善款,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逸華教育基金的網站運行經費一直是個問題。曾自衛說:「每一分錢都要用成本最低的方式用到需要的人身上。」逸華教育基金的每一筆資助費用都是完全公開的,每一位資助人都會清楚自己資助的錢用到了哪裡。

  現在逸華慈善基金已經成為國內高校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高新民的夢想是做一個中國的「慈善諾貝爾」,希望逸華教育基金能夠永久做下去。

  「逸華教育基金就是一個愛的播種機」

  在高新民的家裡,存放著全國各地受資助學生寄來的信件,這一封封感謝信記載著高新民18年的愛心之旅。寫這些信的孩子們有的已經考上大學,有的正在備戰考研,有的已經參加工作,他們都帶著高新民的愛繼續前行。

  哲學系副教授劉明海的人生命運正是由於高新民的一封信而發生改變的。1996年中專畢業後的劉明海在河南的一個煤礦工作。2000年,劉明海寫了一封信給高新民,表達了自己考研的願望。信雖然寫出去了,但是劉明海並沒有抱很大期望。出乎他意料的是,高新民很快就給他回信了,信中「一個人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這句話劉明海一直記在心裡。

  2002年春,劉明海以總分第四名的成績考入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系。年底,高新民資助劉明海1000元。劉明海不願意接受,但是高新民的一句話打動了他,「我不是給你錢,是借給你,將來你有錢再借給其他人」。劉明海收下並記住了這個承諾。2008年劉明海博士畢業參加工作後開始履行自己的承諾,他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資投入到逸華教育基金網站的創建運行中,並成為逸華基金的志願者。

  龍善勇是個孤兒,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高新民資助的。高中畢業後,龍善勇沒有考上大學,但他很爭氣,靠打工起家,現在是一家電子產品在浙江的總代理。龍善勇一直記得高新民教授的無私關愛,同時他也走上了資助貧困學生的慈善之路。(記者 夏靜 通訊員 黨波濤 張天鳳)

相關焦點

  • 華師博導助學18年續:「心靈教授」和他的幸福團隊
    圖為:高新民和妻子劉雅琴一起翻看曾經捐建的希望小學圖片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樂毅 通訊員黨波濤 張天鳳 攝影:記者宋枕濤  中國「心靈哲學」奠基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高新民,18年間自掏腰包50萬元做慈善,並從中獲得了幸福
  • 聚能教育老闆一直堅持良心做企業,愛心做慈善
    在聚能教育老闆王總的帶領下,以「立足社會,服務社會」為理念,通過各類慈善公益行動踐行著社會責任,從教育扶貧、助老扶貧到捐款救災,在慈善公益的優先線,總能看到聚能教育的身影。   社會的穩定發展是企業成長進步的基礎,而企業回饋社會、承擔責任也將為市場的繁榮穩定、社會和諧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 愛心變成力量 慈善成為習慣
    「讓愛心變成力量、讓慈善成為習慣」 2016年11月22日,由怡海集團、怡海教育集團、北京怡海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怡海的慈善項目有自己的專屬路徑,始終不脫離自己擅長的領域——教育。作為王琳達的老朋友,我能感受到怡海集團實實在在的做慈善。
  • 丁斌:如意慈善手拉手 愛心情系困難者
    丁斌給自己的慈善服務制定了奮鬥目標,以自己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帶領更多的團體一起來做慈善。丁斌帶領如意慈善確立了「如意慈善,愛在身邊」的原則,作為政府扶貧幫困的補充力量,這幾年中先後在丹陽市轄鄉鎮成立了18個分隊及5個特別小分隊,為丹陽各區域的貧困家庭提供觸手可及的全方位的服務。
  • 謝霆鋒廚師裝亮相 愛心眾籌善款捐贈慈善機構
    謝霆鋒在現場除了感謝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慷慨解囊踴躍捐款之外,他還在現場教授「喜憨兒」烘焙蛋糕,愛心爆棚。「聽鋒」活動現場,謝霆鋒還帶來了親自研發的不同口味的限量版公益定製款愛心小熊鋒味曲奇,作為回報分享給愛心人士。謝霆鋒透露:「京東旗艦鋒味店將在《十二道鋒味2》節目播出同期開張,屆時鋒味曲奇和月曲奇(鋒味月餅)都會上線。」
  • 做功德也做公益 靈鷲山水陸堅持慈善24萬人受惠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致贈贊普米給慈善團體(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用愛心白米堆棧而成「吉祥如意五輪塔」(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鳳凰網華人佛教臺灣訊 2013年8月11日上午,第二十屆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於桃園巨蛋體育館舉行「愛心贊普」慈善捐贈儀式
  • 廣西慈善愛心企業家授牌儀式今日在廣西南寧舉行!
    2019年9月5日下午2點左右,廣西慈善愛心企業家授牌儀式暨久善今心與廣西愛國擁軍促進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廣西南寧久善今心《九型心法》諮詢會現場順利舉行!廣西慈善總會秘書長梁業勇,辦公室主任蒙曉紅,籌募項目部主任莫洪,信息宣傳負責人胡喬、李戈兵一行5人來到《九型心法》諮詢會現場,秘書長梁業勇發表重要講話,並授予今心老師「慈善愛心企業家」稱號。
  • 燕園街道組織2017年「愛心暖陽」之「冬衣送暖」慈善捐助活動
    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弘揚救急解難、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表達首都市民對災區、貧困地區群眾的關愛之情,應北京市接受救災捐贈事務管理中心和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共同設立的「北京市慈善基金會『愛心暖陽』主題社會捐助」項目要求,燕園街道於2017年12月,在轄區範圍內開展「愛心暖陽」之「冬衣送暖」主題捐助活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
  • 天億福集團-榮獲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愛心企業稱號
    原標題:天億福集團積極參與青少兒公益救助活動 榮獲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愛心企業稱號 吉林省天億福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參與2020年度「小誠大愛」青少兒公益救助活動,於2020年11月,榮獲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頒發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青少兒醫教融合專項基金愛心企業榮譽稱號
  • 石室禪院慈善會舉行2021年慈善會會員代表大會
    石室禪院慈善會會長忠明法師致辭隨後,石室禪院慈善會會長忠明法師致辭,代表慈善會對慈善會會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以及愛心企業的支持和參與表示深深的感恩,並對2020年慈善會工作進行回顧。忠明法師談到,「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年初疫情爆發,牽動億萬人的心,慈善會在慈善會會員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除了堅持做好各項傳統的慈善公益項目,更是積極參與到新冠疫情防控、支援西部扶貧建設、建設『愛心廈門』等各項工作當中,所做工作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稱讚和肯定。
  • 林志玲第13屆愛心獎得獎人,默默做慈善,以公益為一輩子的事業
    林志玲不僅人長得美,而且非常有愛心,多年來低調行善導致並沒有被津津樂道。通常,林志玲給人最深的印象有三:漂亮、娃娃音、情商高。現在看來,是漏掉了「公益玲」這個稱謂。當明星要做公益不難,邀約接踵而來,但林志玲知道自己能做的、要做的不只如此!走遍世界各地,她看到還有太多的孩子需要資源。
  • 「美麗與智慧同行,愛心與慈善並舉」
    11月18日晚,北京水立方紅飛翠舞、笙歌鼎沸,第22屆MRS.GLOBE環球夫人大賽中國總決賽,驚豔了北京夜空。來自全國四十幾個分賽區的66位內外兼修的優秀夫人,在環球夫人大賽這個舞臺上,以美麗、自信、愛心與成功的名義,盡展當今中國女性的力量與風採。
  • 湖南桂陽:雷坪鎮為教育暨慈善募集愛心款348萬元
    雷坪鎮專項教育基金辦公室主任鄧建華、雷坪鎮慈善會會長鄧偉民接牌。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福銘,湘南學院副院長、教授劉衛平先後發言。他們高度評價雷坪鎮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讚揚工作人員一片激情為公益,鼓勵莘莘學子更上一層樓,激勵愛心人士「眾人划槳開大船」。愛心人士鄧偉民宣讀了《雷坪鎮專項教育基金辦公室、雷坪鎮慈善會募捐倡議書》。
  • 深圳市慈善會 嘉園愛心慈善基金成立
    據深圳市慈善會消息,5月31日,由諾嘉國際集團發起成立的深圳市慈善會·嘉園愛心慈善基金在諾嘉深圳總部正式揭牌成立,嘉園志願服務隊也正式啟動。深圳市慈善會·嘉園愛心慈善基金將組織嘉園志願服務隊的志願「嘉」人們一起致力於對生命健康關注倡導、對優化生活品質、關注自身健康、關愛家人、和諧人際關係方面的活動和項目的關注,對嘉園愛心平臺的維護,慈善事業宣傳與公益項目的推廣,以及其他捐贈人特別指定並符合本基金宗旨的項目。 活動當日,深圳市慈善會·嘉園愛心慈善基金邀請了國內知名中醫專家王鐵創、楊一松以及他們的專業團隊展開首場義診活動。
  • 十年公益路 幸福願景美——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
    奉獻不分大小,點滴匯聚愛心,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下簡稱「千訓基金會」)用實際行動參與疫情防控。截至2月17日,千訓基金會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籌款及接受社會捐贈共募集善款548.28萬元。這次疫情千訓基金會公益支出779.18萬元,採購急需的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等物資50萬件,支持湖北、浙江、四川等地34家醫療、防疫機構。
  • 【家族清明會】蘇州湯媽媽的跨國慈善家庭:慈善是一種生活方式
    她專注慈善18年,捐資助學、扶貧助困,把愛心從蘇州綿延至陝西、青海、貴州、廣西,甚至遙遠的肯亞。18年的堅持,她不僅奉獻了自己真誠的愛心,還耳濡目染的影響了自己的家人,讓慈善成為這個家庭最醒目的標籤。
  • 西安山行慈善公益中心愛心助學走進鎮安茅坪中學
    12月19日,西安山行慈善公益中心40名志願者驅車190多公裡來到大山深處,為商洛市鎮安縣茅坪中學初一年級15名貧困孩子送去首批助學款,並送上冬日暖暖的祝福。鎮安縣茅坪回族鎮地處秦、鄂兩省鎮、旬、鄖三縣結合部,交通不便,經濟落後。
  • 弘揚慈善文化 傳播慈愛精神——恆升社區2020年「鄭州慈善日」慈善...
    為深度挖掘和積極弘揚慈善文化,宣傳慈善典型,積極構築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本地區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共同助力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11月18日,鄭州市金水區北林路辦事處恆升社區黨支部於上午10點30分在河南省文學院二樓會議室舉辦2020年「鄭州慈善日」慈善捐款表彰會。
  • 我縣舉行「做公益、獻愛心、善為本、送溫暖」慈善捐贈活動
    我縣舉行「做公益、獻愛心、善為本、送溫暖」慈善捐贈活動 2020-12-16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赴綿陽安州區開展助教助學活動
    10月18日至20日,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終身名譽理事長蘇維峰、第五屆理事長張俊石等一行赴綿陽市安州區開展一年一度的助教助學活動。   在10月19日的發放儀式上,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為「第二屆千訓藝術節」獲獎師生發放獎金15萬元,向安州區塔水鎮第二小捐資5萬元支持建設「千訓陶藝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