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中國教育部發布兩則重磅消息!
留學生回國生活、學習更方便了!
01
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根據9月17日教育部最新消息,為簡化留學人員歸國辦事流程,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駐外使領館自2020年10月1日起不再受理開具申請。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請的,駐外使領館根據留學人員意願提供相應服務。已經受理、使領館開具時間晚於2020年11月1日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仍然有效。
原文如下:
飛克小編為大家劃下重點!
首先,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是為簡化留學回國人員辦事程序;
其次,還需要《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的小夥伴,可以在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請,駐外使領館根據留學人員意願提供相應服務。
已經受理、使領館開具時間晚於2020年11月1日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仍然有效。
所以說,目前需要用《留學回國人員證明》、辦理回國如何落戶北上廣深津青等多地落戶、免稅車等程序的小夥伴,
需要在9月30日前提交申請,且使館開局時間晚於2020年11月1日,《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也仍然有效。
《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是什麼?有什麼用?
《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是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制表,由中國駐外使領館教育(文化)處出具的證明材料,是各類留學回國人員在國內就業、升學的身份和海外學歷證明的重要依據。
主要用途包括在以下方面夠享受國家或各地、各單位給予留學回國人員的各種優惠政策或提供的便利條件:
· 購買免稅國產小汽車的憑證
· 創辦企業
· 安排工作、落轉戶口
· 子女入學、多生子女上戶口
· 購置住房
· 申請國內各類科研基金
· 在企事業單位評定職稱
· 報考公務員或研究生。
雖然《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用處還挺大的,但是辦理流程較為麻煩,許多留學生走得急或者回國後才得知消息,還得提供委託書麻煩國外的朋友代為辦理。
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後,留學生還能享受以上的相關優惠政策嗎?
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可通過留學人員提供的國外院校或科研機構錄取材料、國外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國外院校或科研機構出具的學習進修證明材料或留學人員自願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等認定留學人員身份和經歷,可通過留學人員護照及籤證、出入境信息、回國行程票據等確定留學人員在外留學期限。
如今取消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對於廣大的留學生來說,回國手續又簡化了一道,無疑是一大利好。
02
中國留學生可在國內高校借讀
受到全球疫情持續發酵的影響,留學生們的秋季開學充滿著不確定性。由於各國入境政策不同,很多身在國內的留學生只能迫不得已開啟了日夜顛倒的網課模式...
為了有效解決留學生就學困難的問題,9月16日,教育部宣布了普大喜奔的最新政策,允許國內和國外院校合作,以接受出國留學生在國內借讀!
在澳洲,有五所大學被列為可以先行在國內高校借讀學習。
澳洲國立大學;
澳洲麥考瑞大學;
澳洲維多利亞大學;
澳洲坎培拉大學;
蒙納士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
在加拿大院校相關的合作辦學機構如下:
加拿大西三一大學與天津財經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與上海東華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席庫提米分校與浙江工商大學合作舉辦項目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舉辦創業與創新(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第三條措施: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
這條措施完美解決了目前部分留學生就學難的困境,讓留學生實現「境內留學」。
在新聞發布會中,教育部國際司負責人就相關政策做出了詳細解釋,小編挑幾個重點:
此次臨時擴招針對的是哪些留學生?
答:已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劃於2020年秋季學期攻讀境外高校本科或碩博士研究生的中國內地(大陸)籍學生符合基本報名條件。各招生院校根據相關規定和本校實際情況設置報名條件和錄取標準,公開招生簡章。
此次招生將採取什麼樣的方式?
答:此次擴大合作辦學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
招生工作遵循雙向選擇、擇優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學校對報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適當形式組織招生考試,錄取標準不低於外方合作辦學者同類專業在其本國的標準。
學生完成學業後,達到學業要求的,僅頒發外方高校學位證書,並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獲得認證。
都有哪些院校參與招生?
參與此次招生的有北京、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的約90個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具體清單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9/W020200916306900101321.xlsx
所以對持有海外大學錄取offer
原定於今年九月開學
卻因疫情原因沒有辦法上學的小夥伴們
如果你恰好對上述93所高校的
中外合辦項目有興趣
都可以去學校官網了解一下~
具體清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