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林浩
做家長的,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漂亮、聰明、健康、勇敢、自信,無限趨近於完美!
但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甚至有很多缺點,包括我們的孩子!但在看過一部電影後,我寧願自己的孩子是「醜娃娃」,而不是那個完美世界裡的「陸少」!
光聽名字,就知道是兒童題材的作品,而且名字起得還比較有爭議,但看完之後,我覺得它的教育和啟蒙意義才是影片最珍貴的東西。
因為它主要是放給孩子看的,所以我們不用對影片期望太高,不要指望能看到多麼複雜的邏輯,多麼高深的表現手法,抑或是驚險刺激的場面。
隨著影片的不斷展開,我發現一些內容情節和過往的一些動畫電影有相似性,比如娃娃們想當人類的貼身玩伴,早在《玩具總動員》裡就有演繹,可以說是合理借鑑吧。
在歐歌鎮長出場講了幾句話後,我就意識到配音演員可能是矮大緊(高曉松),後來一查,果然是那位非常有文化的油膩大叔,為了孩子的教育事業,醜大叔配醜鎮長,真的是找對人了(哈哈,絕無惡意)。
全片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歌曲挺多,可以說這是該類型片的共性,雖然達不到好萊塢動畫電影的音樂水準,但歌唱水平還算不錯,音質比較圓潤動聽。
雖然製作水準與夢工廠、皮克斯等大廠有明顯差別,但更讓我看重的,則是它的教育意義——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打破偏見,直面不完美,做真實的自己。
不管是好奇娃娃小希、「醜娃鎮鎮長」歐哥,還是聰明神秘的阿福、腦洞清奇的維奇,以及喜歡唱跳RAP的道格、性格憨厚的八寶等,這群形態各異、性格迥然的娃娃們,其實就像我們身邊的孩子們。
小希對未知世界保持著好奇與興趣,勇於探索、接觸和走進那個「大世界」,這正是孩子們的天性。
在面對完美學院一哥陸少及其狂熱粉絲的嘲笑、排斥甚至陷害時,小希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為了變成「別人心目中的美」,小希和小夥伴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膽地裝扮自己,十分地不倫不類,之後主動配合曼迪進行形象改造,雖然「洋氣」了一點,但依然是非常不協調。
陸少為了沉重打擊這群「無知無畏」的娃娃們,派他的秘書們綁架了歐歌鎮長,迫使歐歌鎮長說出了真相!
即使是中間消沉了一段時間,但在曼迪的鼓勵下,小希很快要重新點燃內心的火焰。在兩人即將被垃圾回收時,是歐歌鎮長帶領一群小夥伴團結起來,救了她們,並一起勇敢地走進完美學院。
在它們與陸少一起闖關的同時,看到陸少的跟屁蟲被無情拋棄,小希它們大方救起他們,並一起走向終點,贏得勝利。
在經過大世界的考驗時,小希眼看就要「衝到終點」,但在看到玩具娃娃哭泣後,她最終選擇去陪伴玩具娃娃。它教育孩子們,成績和名次並不是最重要的,愛心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最後,在小希和他的小夥伴的努力下,醜娃鎮和完美世界最終打破圍牆,融為一體,大家最後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故事的邏輯比較常見,但具體細節很有意思,雖然借鑑了很多優秀影片的內容,雖然形象缺乏創意,但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很有個性,特別可愛,呆萌感十足。影片用了很多內容去展示這個殘酷世界對完美的執著追求,在這個強調顏值,靠臉吃飯的時代,這些「醜娃娃」卻依靠內心美戰勝了一個個困難,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故事告訴我們,活出自己的特色也很有必要,本身的與眾不同正是可愛之處,不然就成為了一個模子打造出來的玩具,失去了個性與吸引力。無論是什麼膚色、身高、體型和五官,都有追求愛爭取幸福的權利,這個主題非常容易引起共鳴。
作為一名家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像小希一樣,對世界和生活保持著興趣和愛心,不畏偏見,不怕失敗,用自信、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收穫成功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