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孕育是一個偉大而神奇的過程。
執筆:輯香
編輯:羅梓花
定稿:楠楠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令人欣喜和期待的,有些計劃成為爸爸媽媽的人早早的就開始學習育兒知識。
當得知懷孕的消息後,準爸爸準媽媽們又會忙著算生產的日子,張羅準備嬰兒用品。準媽媽們還會不自覺的撫摸著自己的腹部,想像著胎兒生長在裡面的樣子,憧憬著與寶寶見面時他的模樣。
不過我們所說的胎兒,其實在懷孕初期還只是個「胚胎」,真正意義上的「胎兒」是需要一個孕育過程的。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肚子肚子裡的小寶寶就一直是叫胎兒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那孩子之前的稱呼,你們知道是啥嗎?其實是被稱作「胚胎」。
從「胚胎」再到初具人形的胎兒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根據孕周來確定,而寶寶在第九周也就是孕期的第十一周開始,就擁有不同的意義了。
從「胚胎」發育成為胎兒通常需要八周左右的時間,這期間「胚胎」不斷的生長,逐漸地形成了五官、大腦、心臟、四肢等。
往後的日子裡,胎寶寶的小手小腳以及五官也會不斷的完善,為與爸爸媽媽們見面做準備。
因此,準媽媽們一般在懷孕三個月後,會加強產檢,孕中期,還會做唐篩和排畸,孕晚期還會頻繁做胎心監護。
而且越往後期產檢的頻率越密,此時檢查的不僅是準媽媽的身體狀況,還要監測胎寶寶的發育狀態是否良好。
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除了生長發育,也還有許多事情可做,甚至比你想像的要豐富,準媽媽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玩臍帶
臍帶因為「觸手可及」,成為胎寶寶最初的「玩具」,有些胎寶寶會圍著臍帶轉圈,有些則會用身體去觸碰。
2) 拳打腳踢練功夫
當四肢發育時,胎寶寶可不會「滿足」於卷屈著一個姿勢,時不時的會揮拳踢腿,舒展身體。所以準媽媽們孕肚的形狀會根據寶寶所處的姿態發生變化,有時還會隆起明顯的小鼓包。
3) 打哈欠
胎寶寶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因此在檢查時會發現胎寶寶有打哈欠的行為。
有專家稱,這是人對氧需求的一種本能表現,也有專家稱這是胎寶寶在練習呼吸及心肺功能的表現。
當然,吐羊水也是胎寶寶練習呼吸及心肺功能的一種表現。
4) 聽聽媽媽的聲音
胎寶寶的聽覺能力一般會在準媽媽懷孕6個月後發育成熟,所以孕中期是開始進行胎教的好時候。
準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講故事,或是與準爸爸一起同胎寶寶說說話,此時寶寶最喜歡聽見的就是爸爸媽媽的聲音了。
5) 啃手指解悶
專家們很早就通過監測發現,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了中會出現啃手指的行為,這是他在練習吸吮,為日後吃奶做準備。
【寫在最後】對於準媽媽來說,懷孕前三個月是最為關鍵的時期,一般也不易察覺,所以如果你準備當媽媽了,就請做到勞逸結合、均衡營養、遠離輻射、改變不良習慣,如有條件建議做孕前檢查,為迎接健康寶寶做充分準備。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察覺到的懷孕?做足準備了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