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和大疆兒童活動中心合作的「Baby創客嗨翻六一兒童節」是我加入麥高以來參加的第一個項目,團隊的夥伴們都是「藝術範兒+細節控」,在處理每個環節都是逼死自己的節奏,但心情卻一直很雀躍,欣喜於看到一點一滴的變化和一件一件的作品。活動完成後,看到孩子和家長們意猶未盡的眼神,所有的疲憊就都化成了滿滿的成就感。這麼開心的活動怎麼能不分享?好啦,先上張場地布置平面圖:
(該平面圖經過變形處理,僅作示意,
不代表活動場地真實情況)
孩子們獨自在迷宮中自由探索,
迷宮的通路連接著6個不同的工作坊,
在每個工作坊都可以參加不同的體驗活動。
孩子們每完成一個工坊任務,
護照上面就會蓋上相應的印章。
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嚴正以待歡迎小朋友的到來!
小朋友在籤名牆上簽名,領取創客護照,
準備好了麼,進入我們的紙箱創客王國吧!
迷宮入口就在前方,
快進來吧!
咦,有鋼琴的聲音!
穿過城門,
進入了一個既陌生又神奇的世界,
孩子們勇敢地在迷宮中探索,
走走爬爬,各有樂趣。
紙箱迷宮內布置了不同的傳感器,
產生聲光電的效果,
讓小朋友覺得既神奇又驚喜。
這裡的紙箱能看到好多個自己,
還是奇形怪狀的,好有趣,
頭頂的雲朵還會發出彩色的光。
(閃電雲效果示意圖)
雲朵裡放置了燈帶和聲音傳感器,
感應到聲音的時候,
雲朵會隨機發出七彩光。
在森林城堡中探險,
尖叫的恐龍、聰明的蜥蜴,
還有形形色色的小怪獸。
摸一摸花朵,它們會唱歌、會搖頭,
還會對你眨眼睛呢!
木工坊形形色色的材料,
孩子們幹勁十足。
紙箱和各式膠帶搭建而成的現代都市,
中間低矮的摩天樓可以發出美妙的音樂,
右邊鐵盤上LED燈放置了磁鐵,
孩子們可以自由移動、拋扔。
(LED燈光效果圖)
飛到天花板上的氣球,
拉拉看會發生什麼?
這是一支氣球樂隊,
腳踩在鋁箔上,拽動氣球,
就能聽到好聽的聲音啦!
孩子們在迷宮中體驗過不同的工作坊後,
進入裝扮區,戴上自己製作的面具離開迷宮,
和爸爸媽媽匯合。
在孩子們勇敢探索的時候,
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體驗活動。
(家長活動區)
以下是活動的分享和反思。
活動進程:
想法成型——勘測場地——繪製迷宮基礎路線圖——細化工作坊活動——準備物料——布置現場——檢查項目——活動執行
一、想法篇
活動中心的孩子年齡集中在2歲到5歲,剛接到項目的時候還真有些不知所措,如何能讓這麼小的孩子有更好的體驗呢?
經過雙方團隊的溝通,結合以往低幼親子活動的經驗,很多親子活動家長往往會過度代勞,越俎代庖,削弱了孩子們的參與體驗。
這次活動,我們安排了幼兒活動區和家長活動區,在籤名牆籤名之後,家長和幼兒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區域活動,給孩子充分的自主體驗機會。活動中心的教師事先已經和家長們充分溝通,讓家長和孩子說明這樣的活動形式,迷宮內部也有孩子們熟悉的教師,儘量避免孩子們的情緒不穩定。
二、環創篇
懂得藝術,乃終生之事;愛慕藝術,起於孩童。接受藝術薰陶,不是讓孩子們一定要成為藝術家,而是培養孩子用藝術的眼睛看世界,用藝術的思維去創新。這次活動要真正發揮環境的教育意義,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有美感的、統一的、協調的,讓孩子感覺新奇的同時心裡有安全感,敢於去嘗試、去體驗,同時獲得成就感。
麥高團隊和大疆教師關注於環創的每個方面,對色彩對藝術的處理幾近苛求。一個半小時的活動,花了近一周的時間策劃、設計。從整體項目的logo、每個工作坊的海報、發放給每位小朋友的創客護照,到紙箱城堡和紙箱機器人的搭建,再到各類電子元件的布置,每個細節都經過了夥伴們的再三討論和試驗。
三、布置篇
經過頭腦風暴,團隊成員列出了紙箱迷宮布置原則:
1.紙箱高度根據幼兒身高設計,幼兒在紙箱中看不到周圍環境,成人可以看見幼兒情況,保證幼兒安全。
2.設計合理路線,入口鼓勵幼兒探索,消除幼兒恐懼感;中間部分設計迴路,加入不同種類的傳感器,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效果,增強迷宮趣味性。
3.使用之前成人檢查紙箱內部有沒有尖銳部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設計暗門和緊急出口,便於教師安撫情緒不好的幼兒。
就這樣,我們迎來了第一版紙箱迷宮,紙箱的高度是1.2m,設計的時候是以最高的幼兒站起來看不到周圍環境為準。
第一版的迷宮剛布置好,活動中心的張總監發覺現有的高度不合適,幼兒在其中容易產生恐懼感,成人觀察幼兒不夠方便。教師團隊就緊急將箱子裁切成0.9m的高度。
(成人可以觀察到孩子在迷宮內部的活動)
後續的活動證明,0.9m的高度確實更適合活動中心的幼兒。在這個環節上,我們學到了寶貴的經驗,開發幼兒產品、設計幼兒活動要建立在細緻深入的幼兒觀察的基礎之上,要避免自身的成人視角,保持童心,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四、電路篇
在鋪設電子元件時,每條導線我們都走邊緣、做成直角形,藏在其他物品下面,避免絆倒孩子;每個接頭都進行雙重加固,防止活動中途斷線。
電子元件的布置同樣要遵循和環境相協調的原則,大廳的鮮花鋼琴,選用綠色的細導線,瓶中滴入藍色的食用色素,瓶身粘貼活動主題貼紙,做到視覺效果的整體性。
還有很多想說的無法詳述,老師們蹲在三個多小時貼好了紅外線鋼琴,自己高興得彈了一首又一首曲子,兩隻老虎、小星星;小編拿著剪鉗布線的時候被誤認為是女電工;有專注奶奶用3D列印筆為孫子製作了精美的小動物,還有技術爸爸用木工工具和導電麵團結合做出了有趣的跨界裝置......
本著開源分享的創客精神,我們回顧整理了本次紙箱迷宮的項目。我們相信,好的教育形式,能讓孩子們的想像力飛上天!
我就是那個女電工:)
布置這些活動時我們用到了,
觸摸傳感器、接近傳感器、傾斜傳感器、光敏傳感器
磁力開關、光電開關、錄音模塊、LED燈、繼電器
電池盒、電池、各種導線、公頭杜邦線、鱷魚夾
Makey Makey電路板、燈帶、drawdio電路板
導電膠帶、導電墨水、馬達、蜂鳴器...
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加麥高君微信(magodiy),一起交流。
麥高創想家
專注為3-8歲的兒童設計研發動手素材和方案。
涵蓋自然、科學、人文、藝術等主題。
我們相信並倡導啟發式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去表達、去創造、去發掘孩子們的天賦所在…正是我們努力的初衷。
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創想家!
獲得更多親子創意靈感,你可以:
關注新浪微博:@麥高創想家
訂閱微信公眾號:mago1007
搜索淘寶店:麥高創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