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宋經緯 谷偉)周一烤蛋糕,周二做涼皮,周三炸油條,周四做披薩,周五做面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全民都成了廚子,也讓各種小家電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主打廚房小家電的小熊電器2月4日以來股價大漲30%。不過,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小家電們卻「失了業」,「比起小家電,外賣小哥更能維持美好生活。」有專家表示,疫情對於小家電的助推作用是短期的、暫時的,真正持續推動中國家電產業發展的力量,來自中國社會的持續發展,以及公眾對品質生活的持續提高。
被朋友圈瘋狂種草,一口氣買了三種鍋
對於大部分上班族來說,疫情下的超長假期,成為了一個回歸家庭的難得機會,每天變著花樣做一日三餐,紛紛變身「廚神」。
△ 李蕾做的美食家住南京三牌樓的李蕾,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平時在銀行上班的她,幾乎沒時間認真帶孩子,總是現學網上快手菜,「打發」一家晚飯。「有了這麼個長假,我得好好爭回廚房地位,做個稱職的媽媽。」李蕾向現代快報記者展示了這段時間她做的菜,從傳統的土豆燉排骨、水煮肉片,到西式的披薩、牛排,連網傳食神級的「開水煮白菜」,李蕾也一一拿來練習,在成為「廚神」的進階路上,李蕾也毫不意外地被種草了很多網紅鍋。
△ 李蕾買的三明治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好的廚師,要是沒好的工具,也是不行的。」李蕾說,以前沒研究,原來廚房小家電可以有那麼多,煎蛋器、電餅鐺、電燉機、三明治機……不過最讓她種草的還是多功能料理鍋,李蕾興奮地翻出料理鍋照片給記者看,「長方形,有點像個燒烤爐,其實它可以燒火鍋,做烤魚,炒菜,都可以。」不僅是多功能料理鍋,李蕾還被朋友圈種草,買了三明治機和煎蛋器,最近幾天給孩子做的早飯,全出自這兩個小電器。
小家電銷量大增,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 小家電很火像這樣宅家變身「廚神」的為數不少,而相關的廚房小家電也因此銷量大增。奧維雲網數據顯示,春節後這段時間,2020第5周至第7周,廚房小家電普遍增長勢頭良好。料理機、榨汁機、煎烤機、攪拌機、破壁機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分別為148.1%、134.9%、132.9%、234.6%。蘇寧大數據則顯示,從1月25日到2月18日,生活家電品類中電壓力鍋、電火鍋、電燉鍋、空氣炸鍋等各類鍋具平均每天售出近萬臺。
國泰君安認為,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外出機會減少,以及部分線下商家關店等因素導致線下需求移至線上。小家電產品多以線上為核心渠道的優勢突顯。西式廚房小家電滿足消費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該品類近期增長更為突出。奧維雲網分析師也表示,這段時間,廚房作為家庭重要活動場所受到重視,自己動手做各種美食的同時對小廚電的需求欲望進一步加強,微波爐、電烤箱等小廚電隨後將會迎來一波增長。
△ 小熊股價而這段時間,主營廚房小家電的上市公司如小熊電器、蘇泊爾、九陽股份等,股價也紛紛大漲。從2月4日以來,上述三家公司分別上漲44.4%、14.77%、13.56%。
「廚神」復工陸續上班,小廚電正面臨「失業」?
不過,隨著企業復工加速,「廚神」們也逐漸回歸正常的上班生活,小家電的行情還能持續下去嗎?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李蕾坦言,自從復工開始,明顯在家燒飯有些力不從心,料理鍋的使用頻率從一周5次到現在的一周3次,為了節約時間,李蕾經常把孩子送去公婆家照顧,自己的中飯和晚飯都是在公司解決。
△ 買家評價小家電「實用性」不高在不少二手閒置平臺上,記者發現近期小廚電的「上貨」數量不少,很多都是用了一次準備轉手,有的甚至用都沒用,就掛在網上等待「良緣」。在某二手閒置平臺上,記者輸入「煮粥鍋」,出來了近百條產品,從幾十元的煮粥鍋,到幾百元的「德國進口」燉煮鍋,品種類型完全不亞於正常網購平臺,很多感興趣的網友對鍋的「實用性」和價格非常關心。「這種小廚電就是試試,不一定買新的。」一位網友在評論區說。
△ 買家對煎餅鍋評價今年讀研二的學生小翟,寒假在家幫著爸媽幹了不少事,耐不住手癢,給媽媽買了一個煎餅鍋,順帶也想自己嘗試做做煎餅。「我媽媽老家是山東的,今年春節沒回老家,大家都很饞大煎餅。」小翟說,嘗試了幾次,煎餅鍋用是可以用,就是經常跳檔,不是煎老了,就是煎得太軟,火候不好掌握,實用性一般。現在,這個煎餅鍋幾乎也成了「閒置」,他承認,這些熱情都在始於對小家電的好奇,陷於對美好生活的幻想,而卻終結於自己的「沒時間」「沒精力」「太麻煩」「太懶了」。
從數據來看,根據奧維雲網統計,廚房小家電的銷售額在今年第6周達到高峰,但第7周增速開始下降。以破壁機為例。第6周零售額為4918萬元,同比大增300%,2月10日開始的第7周為6891.6萬元,增速回落至115.7%。
(李蕾的圖為本人供圖,其餘為網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