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時進行自轉和公轉運動,分別產生了晝夜及四季的變化更替。如果地球旋轉的的速度在加快,該怎麼辦?
實際上,科學家研究發現,近來地球一直在異常快速地旋轉。現在,地球完成旋轉所需的時間比通常的86,400秒要短1.4602毫秒。
由於地球的熔融核、海洋和大氣層的複雜運動以及諸如月球之類的天體的作用,地球自轉的速度不斷變化。
科學家指出,潮汐的摩擦和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變化都使行星自轉的速度每日變化,即使積雪堆積在高山上並在夏季融化,也會改變旋轉角度。
2020年7月19日被記錄為自1960年代開始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當時開發了高度精確的原子鐘,並將標準天的長度與天空中的固定恆星進行了比較。
2005年最短的一天記錄在2020年打破了這個記錄28次,預計2021年將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年,平均每天比平常快0.5毫秒。
行星正在加速,可能很快就需要負的閏秒,這樣原子鐘才能與時變的世界正確對準,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全球鍾中刪除一秒鐘。
閏秒(leap second)指在協調世界時(UTC)中增加或減少一秒,使它與平太陽時貼近所做調整,是透過廣播作為民用時的官方時間基礎,它使用非常精確的原子鐘來維護。要保持協調世界時與平太陽時的一致性,偶爾需要調整,也就是"跳個"1秒來做調整,就是所謂添加閏秒。
美國國家自然實驗室時間和頻率小組的高級研究科學家彼得·惠伯伯利(Peter Whibberley)說:「現在,地球自轉的速度比過去50年的任何時候都快,這是正確的。」如果地球自轉率進一步提高,則需要負秒,但是現在說這種情況是否可能還為時過早。」「關於閏秒的未來也進行了國際討論,並且可能需要負秒的推動將決定永久性地終止為閏秒。」
在星期日,太陽日僅持續23小時59分鐘59.9998927秒,然後在星期一放慢到24小時多一點。但是,在2021年期間,預計原子鐘將累積約19毫秒的延遲。
這種差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對現代衛星通信和導航系統所依賴的時間與太陽、月亮和恆星的常規位置一致來說,卻相當重要。
巴黎國際地球自轉服務處的科學家和官員的任務是監視地球的自轉,並告知各國何時必須提前六個月增加或取消閏秒。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