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學院」有人已經悄悄掉隊?是真的掉隊,還是言過其實?

2020-12-15 智慧教育談

在1952年院系大調整之後,全國的七大行政區域,著重調撥組建了「八大工學院」。而這其中教育部直屬的有四所重點工學院即著名的」四大工學院「。這四大工學院是中國建立最早的四所著名重點工學院,分別是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而在多年的發展中,他們早已是全國重點985大學,其實力也是突飛猛進,而這其中有的學校或因地域、經濟的限制而「退步」,那麼真的是退步了嗎?還是言過其實?

1.東南大學(南京工學院)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東南大學一直是低調的實力派的象徵,東南大學不僅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學,還在2017年入選了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提到東南大學,首先想到土木。因為在2017年學科評估時候,東南大學的土木工程和同濟大學一同評為A+,並列全國第一。

東南大學的工科實力強悍,不無理由,東南大學當年可是國立中央大學的「嫡系」。當年中央大學(後來的南京大學)的工學院主體就給了現在的東南大學,而且在1952年院系調整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的相關學科也是給了東南大學,組建成了當時的南京工學院。

你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並沒有。東南大學在2000年合併了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組建成了新的東南大學,實力進一步加強。當然東南大學的實力並不是「拼湊」起來的,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東南大學這麼多年依舊保持在工科地域的領先,和東大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離不開。一個學校的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東南大學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更是獲得了12個A類,其中A+學科擁有5個,在全國985院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分別是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藝術學理論。

2020年綜合排名:17

2.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工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中大。位於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曾一度因為校名簡稱「華中大」而上熱搜。還曾一度被認為是一所網紅大學,更有人覺得華中科技大學的「牛」是被吹出來的,難道大學實力靠吹真的能拿得出嗎?不吹不黑,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華中科技大學共有14個學科評為A,A類學科數量在四大工學院中是最多的。其中A+學科4個,比東南大學少一個。分別是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而華中大在A和A-學科數量上比東大多一到兩個。因此從學科評估看來,華中科技大學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擺在眼前的。實力自然是很強的。

華中科技大學前身是華中工學院。之後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年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同濟醫科大學合併之後,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工學院本身就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工學院,在合併之後工科實力進一步加強。還獲得了同濟醫科大學的醫科,在醫學上也補齊了短板。也是一所「巨無霸」大學了。

要問發展的話,四大工學院中發展最好的可能就是華中科技大學了,學科門類齊全,專業數量最多(103個本科專業),已經逐漸發展成一所綜合性大學了!

2020年綜合排名:7 理工大學排名:2

3.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工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華工」。華南理工大學可以說是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是中國南方最好的理工科大學了,素有「中國南方工科大學的一面旗幟」之美譽。更是被譽為「華南小清華」,足見她的厲害之處。華南理工大學是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當年也是「集百家之大成」,華工除名華南工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工學院之一,在1952年院系調整的時候,華南工學院集合了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工科系及專業、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的資源,再調入湖南大學、武昌中華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專業共同組建而成,周圍著名大學的工科被他都「搬走了」。這還不強就沒有道理了!

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華南理工大學共計8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A+學科只有1個,即輕工技術與工程。數量上遠小於前面的兩位老大哥。而華工近幾年的綜合排名都是在25名以後,基本都是27—30名徘徊。和東大、華中大的差距已經出來了。綜合來看,稍稍有些退步。

不管怎樣,華南理工大學依然是中國南方最好的工科大學,也希望華工能發展得更好。

2020年綜合排名:24 理工大學排名:11

4.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工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大工,是遼寧省的2所985大學之一。說到大工,可能是四大工學院中最憋屈的,在四兄弟中混的可能也「最不好」的,有人說大連理工大學已經淪為了四大工學院的」守門員「」及格線「。的確大連理工大學這些年無論是分數線還是學科評估都和前三位有點差距,和華南理工的差距倒是不算太大,但是和東大、華中大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2017年的學科評估中,大連理工大學只有7個學科進入A類,比華工還少一個,與此同時並沒有A+ 學科。是四大工學院中唯一沒有A+的。在學科評估下,高下立判。

造成這樣的結果,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在四大工學院中,大連理工大學是唯一沒有進行合併的院校,大連理工大學是由當年大連大學工學院改建而來,而大連大學早已經撤銷。單從歷史上看,大連理工大學無疑是最」單薄「的,並沒有外來的輸血。能有今天的成就實屬不易。

近幾年,東北經濟的下滑,人才外流是東北一系列大學都在面對的一個問題。大連理工大學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而大工這些年也是不斷地尋求外地資源,在江蘇高郵,浙江寧波都成立了研究生院,也是希望能止住大連理工大學的」頹勢「。說大工退步厲害的也是言過其實了

2020年綜合排名:29 理工大學排名:10

所謂的退步,不過是強者對比下的暫時劣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大連理工大學依然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畢竟退步都是相對的,四大工學院沒有孬種,都是國內理工領域的著名大學,也希望他們能越辦越好。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關注智慧教育談,分享更多教育知識、資訊!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四大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繼續領跑,這所大學逐漸掉隊
    工學院一直都是高考報考的熱門,曾經的四大工學院分別是現在的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在那個時期華中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實力是最強的,現在也是繼續領跑,但是有一所大學卻逐漸掉隊。
  • 曾經的4大工學院,如今華中科技大學成贏家,而它逐漸掉隊了
    當初在理工科院校當中那真的是無人不曉,是當初非常受歡迎的4大理工科的院校,而且曾經一提到理工科院校,那「四大工學院」一定會被提到。小編當初的哥哥在高考的時候,4大工科學院正是最熱的時候,所以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哥哥也想要選擇這4所學校當中的一所。
  • 曾經的四大工學院,華中大連續拔得頭籌,這所大學已掉隊?
    在我國的大學,理工類的院校佔比還是蠻大的,同時,理工科院校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高校之一,一說到理工科院校,不得不提起曾經的四大工學院。曾經的四大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大連工學院。那時候剛剛建國不久,正是大力發展工業的時候,四大工學院應運而生,為了培養工業建設人才,推動我國工業發展,國家決定成立了「八大工學院」,這四大工學院是當時教育部直屬的四大工學院。
  • 掉隊造句和解釋_掉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掉隊(diào duì)。近義詞有:落後,落伍。[午星《一個紅軍女遊擊戰士》:「一個堅決不掉隊的頑強意志,始終支持著我前進。」]比喻思想或行動上落伍。[胡採《〈在和平的日子裡〉序》:「有過光榮歷史,以後消極掉隊的人,是有的。」]掉隊參考例句:1、打造優秀集體,不讓一個人掉隊。
  • 初一學習掉隊了,還能趕上嗎?
    首先,學生剛升入初一時,要關心一下學生所在學校的管理水平,是嚴格還是鬆散其次,要了解一下學生所在級部的管理水平,既使管理水平較高的學校,各個級部的管理也不近相同,有些級部主任責任心強,管理具有創新性,整個級部就像一個校中校,那麼這個級部就會有活力,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就會容易些,學習積極性就會比較高,也不容易掉隊,反之,如果一個級部主任管理能力平平,管理上因循守舊,只做領導的傳話筒,學生掉隊的就會比較多。這種情況在那些普通學校尤其顯得突出。
  • 民族教育,一個也不能掉隊
    一個都不能掉隊,貴在同心,築牢各族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是關鍵。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歷史證明,各個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一個都不能掉隊,重在全面,全面提升辦學水平是必由之路。
  • 梯次掉隊,回歸規律,教育軍備競賽
    如果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不能進入這個高等級班,不能在智商測試中佔據前10%,未來進985的可能性真的不大。但是,沒有多少家長敢去面對這個事實。圖為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從社會角度看,家長的心態轉變背後是三個名詞:梯次掉隊,回歸規律,教育軍備競賽。梯次掉隊。觀察學生幾年的成績變化,我們可以觀察到一種「梯次掉隊」的現象。很多學科,並不是說低年級學好了,高年級就一定能學好。
  • 跟著走,別掉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跟著走,別掉隊!在和先烈的心靈對話中,我的心頭又湧現出「跟著走,別掉隊」的聲音來。簡單的一句話,要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也是在這支部隊,我還聽過「草地黨支部」的故事:長徵中,副連長李玉勝將28名傷病員集合起來,靠著「鐵心跟黨走,一步不掉隊」的精神,最終走出了草地,重新回到黨中央身邊。
  • 女排國家隊20人,鄭益昕已經掉隊,副攻位置5選3,已經飽和!
    眾所周知,年前排協官方公布了中國女排的20人大名單,其中17人已經到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開啟訓練,其餘的3人等待徵召。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特殊情況,郎導是不會徵召這3名球員的。而鄭益昕加盟泰國聯賽球隊鑽石食品,進一步證明了小編的觀點:國家隊副攻位置人員已經飽和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鄭益昕已經掉隊了。從裡約奧運會上,郎導用人的情況來看,郎導會選擇3名副攻去東京的。顏妮、小袁是當仁不讓的主力,楊涵玉和王媛媛特點相似,兩人都擅長打身前的近體快球,但身後的球,打得卻一般。
  • 轉轉掉隊
    如今,轉轉再次進行「戰略大轉折」,放棄全品類策略而聚焦二手手機品類,動作背後也表明轉轉正在快速掉隊。頻繁戰略轉型,平臺化策略失利12月9日,在36氪WISE2020大會上,轉轉CEO黃煒提到,轉轉平臺保賣價高出行業平均水平15-20%。
  • 當年「最強悍」的4大工學院,1所進入全國前十,有的卻逐漸掉隊
    當年「最強悍」的4大工學院,1所進入全國前十,有的卻逐漸掉隊工學院一直是高考中的熱門大學,尤其是對於理科的學霸們來說,大部分人都想考上一所出色的工學院,學習最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畢業後有好的發展,所以在我國,有多所工學院實力都非常強悍,深受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歡迎。
  • 2019中考初中生英語學習掉隊五大原因
    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由於遇到一些具體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以致問題成堆、積重難返,會產生畏懼甚至厭惡,以至於最後放棄這一科的學習,出現嚴重的掉隊現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進入初中,學生對母語的語言、語法、詞彙已經相當熟悉 當他們接觸一門與母語表達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語種時,由於兩種語言的三要素相差甚遠,在接受英語教育時,心理上產生一些障礙。這種心理障礙首先表現在語言轉換過程的不適應:漢語為方塊字,英語為拼音文字;漢語的字有四聲,英語每個詞有重音,且有連讀、失去爆破、輔音同化等方面的問題;漢語的詞基本上是雙音節,而英語每個詞的音節不一。
  • 雄風不再,昔日霸主什麼時候「掉隊」的?
    而作為唯一沒有外資注入的燕京啤酒雖然不落下風,但卻多少受到了影響,比不上青島等品牌,不過這不是導致燕京「掉隊」的真正原因。失手金威燕京「從盛轉衰」的是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在香港上市的金威啤酒向外宣布已經開始與獨立第三者洽談,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這個第三者會是燕京啤酒,在當時的燕京啤酒也在準備了50億的聘禮去迎娶這位「美人」。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3年華潤橫刀奪愛,以54億的聘禮將金威帶走,成就一段佳話和一個沒落的身影。
  • 《美國末日》「掉隊(Left Behind)」DLC IGN 9分 粉絲必備
    遊戲名稱:美國末日「掉隊」DLC英文名稱:The Last of Us:Left Behind遊戲類型:動作(Action)遊戲遊戲製作:Naughty Dog Software遊戲發行:Sony頑皮狗的這部唯一的單人遊戲DLC「掉隊(Left Behind)」再次給了我們幾個小時的美好時光,讓我們回到了那個瘟疫末日後的美國,領略了一段全新的故事。針對Ellie製作的戰鬥系統也是一次新鮮的體驗。IGN給出了9分。
  • 魯能60天12戰三分之二是客場 輸一場就可能掉隊
    本報特派記者 左海濤 發自鄭州  在一戰定生死的足協杯淘汰賽中,庫卡將四大主力楊旭、阿洛、蒿俊閔、鄭錚「送」上看臺,在很多人看來,這一選擇有著輕敵之嫌。  近兩個月,2/3比賽是客場  前天與建業一戰,魯能排出了令人費解的陣容,有人會說魯能輕敵了,這點難以查證,不過魯能球員的疲態是能看出來的,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看到魯能球員在比賽後段體能不支,從賽程上來講,近期客戰居多,大幅度消耗了球員的體能。從6月20日到8月19日魯能兩個月內出戰8個客場,平均下來,每周都要奔向一個客場。
  • 高中老師:這4種初中生學習再好,高中也會掉隊
    所以會有很多同學掉隊。有這4種初中生學習再好,高中也會掉隊。雖然說學習不是著急的事,但是需要一點一滴的去發現去了解,還有上課總是溜號的,常常老師講到哪了都不知道的,這樣的學生是一定不行的,所以這樣的學生不掉隊,什麼樣的學生掉隊呀。
  •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正如校長邵晉波所言,「雖然學生入學學業基礎相對薄弱,但只要進入了十一中,我們絕不拋棄每一個學生,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所有老師找準目標,以學生為出發點,首先助力他們能夠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做好孩子們的「臨時父母」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合格考」成為了高中生能否畢業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選擇「等級考」科目的前提。
  • 初二是初中的分水嶺,如何做到初二的數學不掉隊
    衷心祝願所有孩子的字典裡沒有「掉隊」這個詞。數學有多重要,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因為從小學入學以來,它一直都是分值最高的一門主課之一。而且初中的數學好與差還會影響著從初二開始的物理,以及初三的化學。因此人們通常把數理化當作是一個整體。數學好,其他兩門一般不會太差,如果數學差,其他兩門要考高分的,幾乎很少。在整個初中階段,初二的數學內容最多,難點也多。
  • 小學數學,為什麼從三年級開始會「梯次掉隊」?
    數學是個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著一種「梯次掉隊」的現象。不是說你低年級的知識學好了,高年級的知識就一定能學好。在數學上面,我們常常看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批學生數學成績突然掉了下來;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時,常常又有一批學生的數學成績落後了;再往後,到了高中時,仍然有人不斷掉隊。
  • 疫情期間,孩子學習掉隊,怎麼辦?彎道超車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參差不齊是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狀態,儘管學校也想讓每個孩子都優秀,但總是力不從心,總有一些學生跟不上,甚至掉隊——提前自我放棄,要麼是輟學,要麼是混日子,熬到小學結束、熬到初中畢業完事,家長也只會徒然的嘆息,雙手一攤,我家的孩子咋就那麼難呢? 孩子掉隊,肯定是不會,還整天叫苦叫累,愁眉苦臉,無言以對。我們特中特接待過不少這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