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辦事中心,看到一些帶著娃來辦事的父母,在辦事過程中為了不讓孩子哭鬧或者隨處走動而找不到人,於是把手機拿給孩子玩。
孩子可高興了,拿到手機後乖乖地在旁邊玩起來,希望時間越久越好。
刷屏比較多的是抖音,看似時間短,可耗時特別快,不知不覺一上午過去啦。
平時我們大人自己都有這種感覺,只要一黏上手機,沒有半小時,是搞不定的。
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沒有大人監督,根本停不下來,除非手機罷工了,才會善罷甘休!
這種沉迷手機的現象是愈演愈烈,真得想辦法解決,那該怎麼不讓孩子沉迷手機呢?
《限屏教育》一書給出了你想要的答案,我們一起走進它吧!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讓孩子不沉迷屏幕的科學方法」,是一本家庭教育類大眾讀物,主要講述了手機時代屏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影響和解決方法!
本書作者,伊莉莎白•基爾比,英國人,是一流的兒童臨床心理學家,也是英國第四電視臺《四、五、六歲孩子的秘密生活》節目的客座專家。
她幫助了許多兒童及家庭,親眼見證了技術飛速發展時代兒童心理問題的種種變遷,提出了一系列讓孩子不沉迷屏幕的原則建議和科學方法。
這下我們有福了,那如何真正才能在享受屏幕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屏幕帶來的負面效應呢?
伊莉莎白•基爾比博士帶給我們的答案是,限制屏幕時間,改善家庭教育,亦稱限屏育兒。
作者通過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限屏、屏幕時間對潛伏期兒童的影響、擁有屏幕設備、上網時間——多長是太長、屏幕時間影響身體健康、網癮、社交媒體和年齡限制、網絡風險和兒童安全、特殊孩子的網絡世界、過多屏幕時間和*的關係、讓屏幕時間不再成為戰場、好消息——屏幕時間也可讓人受益、為何家長也要限屏等問題,為家長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具體解決方法如下:
第一,以身作則
你希望孩子怎麼表現,你自己就要先做出榜樣。如果你總是埋頭玩手機,為什麼孩子不可以?
第二,為自己和孩子制定上網時間的規則,並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制定。
你可以承諾在幫助他們上床入睡的時間裡不去查看電子郵件,也不回復任何電話。問問孩子,他們希望你如何安排屏幕時間。
第三,制定規則,全家執行
比如,餐桌上不可使用屏幕設備;晚上某個時間之後不可使用屏幕設備;預先確定好無屏時間。
第四,讓自己和孩子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比如,睡覺前不看手機—可以把它留在另一個房間充電,或者收進抽屜裡。只要不在眼前,你就不會總惦記著。
第五,每天在固定時間裡查看和更新社交媒體,避免幹擾家庭時間。
第六,手機不能在臥室過夜。準備一個鬧鐘來喚醒自己起床。
第七,來一個手機解毒日,看看一天不用手機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第八,關閉所有不重要的提示音。
每次朋友在朋友圈或群裡的發布,真的需要手機發出嗶嗶聲來提示你嗎?
以上這些方法非常的實際有用,大家可以試試看,為了孩子的未來和自己的健康,有必要適時放下手機,讓自己的身心去旅遊!
如果你有更好的限屏方法建議,可以一起來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