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在深圳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和房子有關係,上千人認籌5套房子,每套總價796-1194萬元,中籤率僅0.5%創下深圳新低,另一件事還是與房子有關係,394套房源近9000人認籌,一個認籌100萬,瞬間鎖定90億左右。
在深圳,錢似乎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房子卻顯得格外珍貴,認籌個房子就隨隨便便拿出100萬現金,不得不讓人感嘆,深圳有錢人真多,那麼問題來了,在全中國手裡持有100萬現金的人多嗎?
先說答案,在中國能拿出100萬現金的人鳳毛麟角。
100萬現金和100萬資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曾經網絡上有個段子,住著上千萬的房子,開著上百萬的豪車,錢包裡卻沒有幾個鋼鏰的的人一抓一大把,這就是中國許多所謂的富豪的真實現狀。
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清楚地知道中國每個居民存款數據是很難辦到的事情,但也不用灰心,咱們能夠根據央行公布的一些數據做出推斷。
在2015年,央行開始實施《存款保險陶條例》之前,做過 一個全方位的大型調研活動,有了結果之後才在條例中明確提到對於居民儲戶的存款不超過50萬元部分能夠得到全部補償。當時條例一頒布市場一片譁然,大家都覺得這個金額定的太低,畢竟我們生活的周圍,「有錢人」實在是太多了。
然而,央行給出的數據卻讓大部分人開始閉嘴,數據顯示居民在銀行存款99.63%都不超過50萬,僅僅只有0.37%的人存款超過了50萬元,按照這個數據推斷超過100萬的就更是寥寥無幾,比例絕對不會超過0.1%。
這下大家算是明白了,我們周圍出現的那些所謂的有錢人,許多也只是看起來「有錢」,真正能拿出的存款,可能還沒有你家存款本上的多。
為何大家的存款都這麼少呢?我分析了下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存款已經用於購置房產等固定資產。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幾十年財富累積下來,一家三代如果不做別的大事情,哪怕只是勤勤懇懇工作那存款肯定也遠遠會超過100萬元。但現在的問題是,這些錢很大一部分都已經兌換成了固定資產。
根據之前央行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在中國家庭基本上都有超過1套以上的住房,而房價這些年水漲船高,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的一套房,能輕易掏空祖孫三代存款。
第二點,整體薪酬水平不高,靠薪酬攢錢費勁。
總理前些日子公開講到,我國有超過6億人的月只有1000元。而與之匹配的是我國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調整到5000元之後,繳納個稅的人數直接從1.5億降低到了6400萬左右,僅僅佔到我國總人口的4.57%。
假設一個人沒有從事其他副業,只有每月工資收入5000元。不吃不喝不發生任何意外,所有工資全部存起來,一年下來就是6萬元,要達到100萬需要時間為16.67年,這種理想狀態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想要通過工資來達到100萬存款,沒個二三十年基本不可能。
綜上所述,在中國手裡有100萬存款,那絕對是站在現金存款金字塔頂尖的人。
但是,即便你現階段手裡持有如此多現金也請不要沾沾自喜,畢竟在中國家庭中,現金資產只是全部家庭資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家庭的資產已經轉換成了房子和車子。
假設你只有100萬現金而沒有這些所謂的生活必需品,那麼即便你站在了現金流的金字塔,你依然是一個窮人。
進入2020年,100萬在北上廣深甚至一些其他稍微發展不錯的城市想要全款買房根本不可能,即便只是支付首付款拿下了一套房子,那接下來你也會立刻就變成了肩負幾百萬上千萬房奴,你不會感到幸福的。
如果你對自主消費等房子類固定類資產沒有很大興趣,拿著這100萬做投資倒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還是回到文章開頭,深圳為何會出現上千人搶購5套房子,只因周邊小區房屋均價為14.4萬/平,而認購房子均價不到10萬/平,只要能購買成功轉手就能輕鬆賺幾百萬,對於一個月薪5000元的人來說,這需要花上幾十年時間才能賺到。
只是千萬別忘記現在「房住不炒」是主基調,我不建議大家拿手裡的100萬去豪賭房子。全國範圍內這種炒房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2020年雖然受到了疫情衝擊,但從口罩到口罩機、熔噴布到頭盔再到現在的地攤經濟,你不得不承認這是最好做投資的一年。只要你善於發現商機,拿著手裡的100萬,在今年很可能實現財富翻倍,讓你真的能站上財富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