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剛買車的新手來說,汽車上還有很多細小的零件他們沒有辦法快速搞懂,比如在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吹空調,而車內的空調跟家用空調有一定的區別,它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很多新手司機看到這兩個按鈕的時候都有點發蒙,究竟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一定要儘快搞懂內外循環的差別,如果使用錯誤並且長時間不改正的話,很有可能會提高油耗,更嚴重的時候還會危害到安全。今天就跟大家講解一下這兩種循環的區別都在哪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外循環,從這個名字的命名上我們也可以知道,它是在外部做的一種循環,也就是車裡面的空氣跟車外的空氣進行排出跟吸入的一種循環。簡單一點說就是可以將車外的空氣,吸到空調機裡面進行製冷,然後再進入到車內,讓整個車內充滿涼快的空氣。所以外循環可以達到的一個最大作用就是,在製冷的同時讓車內有比較新鮮的空氣,而且在車外空氣乾燥、寒冷的時候,利用外循環也可以讓玻璃進行一個去除霜霧的功能。
所以綜合來看,在外面的天氣比較熱的時候,開外循環會增高油耗,而內循環就沒有那麼高的油耗,而且製冷的效果會更好,所以在天氣熱的時候想要擁有性價比高的製冷效果,通常會推薦大家開啟內循環。不過內循環雖然看上去性價比比較高,但如果一直開著的話,也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後果。
首先我們可以知道內循環就是利用車裡的空氣吸入和排出進行相互循環,這就意味著車外的空氣並沒有加入這個循環,長此以往車外的新鮮空氣沒有辦法進入到車內,那麼車裡的含氧量就會降低,這樣下去會讓車裡的人造成一定的缺氧狀態。本來長途開車的司機就比較乏困,再加上室內是一種缺氧環境,人就更容易進入一種迷糊的狀態,從而導致危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