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網絡來源:社工客)兒童受到家庭暴力的報導已是屢見不鮮,雖說虎毒不食子,但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不負責任的父母會虐待兒童,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通過暴力的方式發洩在孩子身上。近日在朋友圈瘋傳的一個父母虐待女孩的視頻,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事件回顧
12月23日,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在微博上流傳。
在視頻中顯示,今年9月26日至10月20日期間,一個身穿藍色學生校服的小女孩在家中疑似多次遭到家人施暴。
網友稱,該事件發生在深圳寶安西鄉。
該視頻一經流傳,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強烈譴責。寶安公安分局立即展開核查,並發布情況通報:
未成年人僅靠自己應對長期家暴,是相當無奈、艱辛、絕望和危險的處境。
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打過了,父母的家暴行為升級了怎麼辦?被打殘打死怎麼辦?忍到支持不住,精神出狀況嚴重怎麼辦?再也忍受不下去怎麼辦?....... 這些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我們成長的大環境裡,普遍存在對兒童及青少年家暴,遭受家暴的孩子難以向外界得到幫助的現象,這算是中國的國情之一。
兒童家暴自助建議
1、爭取早日獨立
十七八歲到二十歲左右通過讀大學和工作的機會,是遠離施暴父母(及親屬)學會獨立生活的最好時段。努力讀書和成績好,可以用有更多的遠離施暴的父母(及親屬)和改善生活境遇的機會,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也不能過度的逼迫自己。晚脫離原生家庭,或一直與施暴的父母(及親屬)處於纏繞的關係中,對自身的健康發展很不利,尤其是精神健康方面的影響。
2、聯繫外界求助
過去所了解的兒童及青少年向外界求助的途徑是,未成年把遭受家暴的真實情況,告知施暴者以外的親屬、長輩、朋友、鄰居、老師等周邊熟悉的成年人獲得支持和幫助。
身邊沒有這些資源,可以考慮找警方、街道、婦聯等相關機構及公益組織尋求幫助。
像題主這樣在網上公開求助也是個獲取幫助的途徑,但可能產生隱私洩露、被不懷好意的人接近等負面情況。
3、不要放棄希望
有可能自助和求助的幫助作用都不大,在不斷忍受家暴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儘量多爭取一些能幫到自己的幫助和支持。養花草和寵物,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和人際交往,讓自己的世界多一些支持性的事物存在,也有積極的幫助作用。黎明來臨之前是黑夜,努力爭取讓自己看到曙光的來臨。
當女性遭遇家暴…
女性遭遇家暴時該怎麼辦?
1、及時報警,可讓警察來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機關可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如家暴造成的傷害很嚴重,構成輕傷害,就可刑事立案,有可能追究施暴者刑事責任。使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此乃用法律保護自己。及時報警還有另一個好處,對今後的離婚提供了對己有利的證據。在分割財產、損害賠償方面都很有利。
2、及時向社工機構、婦聯等組織求助。根據《婚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防止家庭暴力、維護婦女權益是婦聯等組織的義務。一旦男方有家庭暴力發生,切記不要忍氣吞聲,擔心「家醜外揚」,應及時向外求助。 社工但其在調解人民內部矛盾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介入家庭糾紛處理後,對於弱者取證也是一個保障。
3、及時就醫,前往家暴鑑定中心進行就醫。一方面是利於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就醫時的病例、片子等都是對方施暴的證據。可用來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離婚時,也是對己有利的證據。因此,務必及時就醫。
社工可以怎麼做?
理論基礎:
1、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強調施暴者對暴力的認知及行為改善,施暴者及受暴者的情緒管理,改變施暴者觀念,提升施暴者問題解決能力。
2、社會支持理論
強調個人所處的社會網絡的積極作用,幹預的重點是調整和整合資源,建立及時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
3、危機幹預理論
強調幹預的最低目標應該是保護當事人,其次是協助案主克服危機情況。
4、社會性別理論
倡導建立平等、合作、文明的兩性關係,幹預重點是改變受暴婦女的社會生存環境。
5、賦權增能理論
從服務對象本身出發,改變其無能及無權感,提升個人意識,挖掘自身潛能,幫助獲得權利感以及給其生活帶來控制力的過程。
介入方向
1、個案介入
通過過程模式(接案—預估—計劃—介入—介入—評估—接案),當中可能涉及轉介及資源連結等。
2、小組介入
(1)受暴者支持小組
宣洩情緒—治療傷痛及重建信心—賦權受暴者—建立受暴者支持聯盟—提高受暴者應對問題能力
(2)施暴者治療小組
正視施暴行為—講解如何減少甚至避免施暴行為的方法及技巧—組員相互監督與相互幫助—提高施暴者應對問題誘因的能力
3、社區介入
(1)依託社區,聯合多機構形成防止家庭暴力的「工作網」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成員對家暴的認知度和應對能力
(3)整合社區資源,為受暴者提供服務
4、間接幹預
社會工作者作為倡導者、政策影響者等角色致力於社會、政治及法律的改變。
點擊播放 GIF 0.0M
開展愛心捐贈請認準我們喲
~\(≧≦)/~
基金會介紹
作為貴州省首批提出申請並獲準認定的慈善組織,貴州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積極組織開展關愛貧困地區婦女兒童的各項宣傳,開展有利於婦女兒童健康發展的教育、培訓、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以「蒲公英」為主題相繼啟動蒲公英「女性創業小額循環金」 、「兒童快樂家園」 、「助學行動」 、「家政創業小屋」及「蓓蕾關愛行動」等公益項目,將愛心援助覆蓋到我省更多婦女兒童。
如何關注
複製「貴州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