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公益丨社工該如何介入家暴個案?

2021-01-20 騰訊網

(本文來自網絡來源:社工客)兒童受到家庭暴力的報導已是屢見不鮮,雖說虎毒不食子,但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不負責任的父母會虐待兒童,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通過暴力的方式發洩在孩子身上。近日在朋友圈瘋傳的一個父母虐待女孩的視頻,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事件回顧

12月23日,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在微博上流傳。

在視頻中顯示,今年9月26日至10月20日期間,一個身穿藍色學生校服的小女孩在家中疑似多次遭到家人施暴。

網友稱,該事件發生在深圳寶安西鄉。

該視頻一經流傳,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強烈譴責。寶安公安分局立即展開核查,並發布情況通報:

未成年人僅靠自己應對長期家暴,是相當無奈、艱辛、絕望和危險的處境。

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打過了,父母的家暴行為升級了怎麼辦?被打殘打死怎麼辦?忍到支持不住,精神出狀況嚴重怎麼辦?再也忍受不下去怎麼辦?....... 這些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我們成長的大環境裡,普遍存在對兒童及青少年家暴,遭受家暴的孩子難以向外界得到幫助的現象,這算是中國的國情之一。

兒童家暴自助建議

1、爭取早日獨立

十七八歲到二十歲左右通過讀大學和工作的機會,是遠離施暴父母(及親屬)學會獨立生活的最好時段。努力讀書和成績好,可以用有更多的遠離施暴的父母(及親屬)和改善生活境遇的機會,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也不能過度的逼迫自己。晚脫離原生家庭,或一直與施暴的父母(及親屬)處於纏繞的關係中,對自身的健康發展很不利,尤其是精神健康方面的影響。

2、聯繫外界求助

過去所了解的兒童及青少年向外界求助的途徑是,未成年把遭受家暴的真實情況,告知施暴者以外的親屬、長輩、朋友、鄰居、老師等周邊熟悉的成年人獲得支持和幫助。

身邊沒有這些資源,可以考慮找警方、街道、婦聯等相關機構及公益組織尋求幫助。

像題主這樣在網上公開求助也是個獲取幫助的途徑,但可能產生隱私洩露、被不懷好意的人接近等負面情況。

3、不要放棄希望

有可能自助和求助的幫助作用都不大,在不斷忍受家暴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儘量多爭取一些能幫到自己的幫助和支持。養花草和寵物,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和人際交往,讓自己的世界多一些支持性的事物存在,也有積極的幫助作用。黎明來臨之前是黑夜,努力爭取讓自己看到曙光的來臨。

當女性遭遇家暴…

女性遭遇家暴時該怎麼辦?

1、及時報警,可讓警察來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機關可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如家暴造成的傷害很嚴重,構成輕傷害,就可刑事立案,有可能追究施暴者刑事責任。使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此乃用法律保護自己。及時報警還有另一個好處,對今後的離婚提供了對己有利的證據。在分割財產、損害賠償方面都很有利。

2、及時向社工機構、婦聯等組織求助。根據《婚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防止家庭暴力、維護婦女權益是婦聯等組織的義務。一旦男方有家庭暴力發生,切記不要忍氣吞聲,擔心「家醜外揚」,應及時向外求助。 社工但其在調解人民內部矛盾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介入家庭糾紛處理後,對於弱者取證也是一個保障。

3、及時就醫,前往家暴鑑定中心進行就醫。一方面是利於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就醫時的病例、片子等都是對方施暴的證據。可用來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離婚時,也是對己有利的證據。因此,務必及時就醫。

社工可以怎麼做?

理論基礎:

1、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強調施暴者對暴力的認知及行為改善,施暴者及受暴者的情緒管理,改變施暴者觀念,提升施暴者問題解決能力。

2、社會支持理論

強調個人所處的社會網絡的積極作用,幹預的重點是調整和整合資源,建立及時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

3、危機幹預理論

強調幹預的最低目標應該是保護當事人,其次是協助案主克服危機情況。

4、社會性別理論

倡導建立平等、合作、文明的兩性關係,幹預重點是改變受暴婦女的社會生存環境。

5、賦權增能理論

從服務對象本身出發,改變其無能及無權感,提升個人意識,挖掘自身潛能,幫助獲得權利感以及給其生活帶來控制力的過程。

介入方向

1、個案介入

通過過程模式(接案—預估—計劃—介入—介入—評估—接案),當中可能涉及轉介及資源連結等。

2、小組介入

(1)受暴者支持小組

宣洩情緒—治療傷痛及重建信心—賦權受暴者—建立受暴者支持聯盟—提高受暴者應對問題能力

(2)施暴者治療小組

正視施暴行為—講解如何減少甚至避免施暴行為的方法及技巧—組員相互監督與相互幫助—提高施暴者應對問題誘因的能力

3、社區介入

(1)依託社區,聯合多機構形成防止家庭暴力的「工作網」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成員對家暴的認知度和應對能力

(3)整合社區資源,為受暴者提供服務

4、間接幹預

社會工作者作為倡導者、政策影響者等角色致力於社會、政治及法律的改變。

點擊播放 GIF 0.0M

開展愛心捐贈請認準我們喲

~\(≧≦)/~

基金會介紹

作為貴州省首批提出申請並獲準認定的慈善組織,貴州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積極組織開展關愛貧困地區婦女兒童的各項宣傳,開展有利於婦女兒童健康發展的教育、培訓、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以「蒲公英」為主題相繼啟動蒲公英「女性創業小額循環金」 、「兒童快樂家園」 、「助學行動」 、「家政創業小屋」及「蓓蕾關愛行動」等公益項目,將愛心援助覆蓋到我省更多婦女兒童。

如何關注

複製「貴州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如何介入非自願求助青少年個案的探索?|社工案例
    逃學隱蔽在家青少年的重塑之旅社工在針對疑難個案如網癮、失學、隱蔽等非自願求助青少年等開展服務時,常常難找到突破口,不知道如何如其建立關係甚至難以接觸以開啟服務,那在個案跟進過程中七大會談技巧(同理心、澄清、對質、自我披露、聚焦、情感反映、概述)能如何幫助我們順利建立關係,開啟個案?
  • 社工優秀個案案例的五個標準和六塊內容
    應重點選取社會較為關注的個人、家庭或特定群體所遇到的社會矛盾與問題,通過社會工作介入取得積極顯著效果的案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5、可宣傳推廣——示範和啟發作用    社工在案例使用的方案技巧,總結的介入經驗模式,能夠宣傳推廣。
  • 【社工科普】乾貨!一句話區分社工個案的七種模式
    第 三 期 什麼是社工個案? 如何快速區分個案的模式 (五)危機介入模式 危機介入模式是最好理解,最容易區分的模式了,兩個方面:減輕負面影響、利用危機提升服務對象的能力。 有普通生活經歷危機和特殊生活經歷危機,分為危機、解組、恢復和重組四個階段。
  • 督導視鏡|社工應該用什麼心理治療法處理個案
    事實上,筆者在近年處理個案時,更著重於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對其問題作出完整的社會經濟層面評估,至於介入時用什麼理論與技巧,只能說是什麼都用一點,而這個應該是不少資深社工的共同做法。跟大多數學習社會工作的人一樣,年輕時筆者也非常希望能學到如何使用那些強大的心理治療法。
  • 慈善學人|王溪林、吳麗莉:康乃「心」 愛她行動——廣州市創意經濟促進會玫瑰公益創投項目實踐與探索
    在新時代,如何繼往開來,有效落實社會治理的新要求,開啟社會治理的全新篇章,是需要廣大同仁共同探討的問題。我長期被老公家暴,我改變不了他,又不想拆散家庭影響小孩子,能幫幫我嗎?」 「吳社工,我和老公工作忙,沒時間管小孩,現在小孩出現逃學、厭學情況,不聽話,我該怎麼辦?」一句句焦急地求助話語,一張張渴望幫助的焦慮面孔……三年來,廣州市創意經濟促進會玫瑰公益速問項目負責人吳麗莉一直忙於接待這樣的求助。她很感慨,經濟繁華的背後竟然潛藏著這麼多家庭問題和這麼多傷痛女性。
  • 刊文推介 | 家防官查訪家暴相對人模式對高危機個案影響之探討
    家庭暴力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於2009年在臺灣全面執行,經由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單位包含社政、警政、衛政、教育、司法、民間協會與移民單位等共同投入,該文經由個案危險因子辨識、評估,進一步研提策略介入,期待降低致命危險的發生。
  • 舉辦「受虐兒童個案管理工作坊」的感悟
    【救助項目】真愛反虐待項目【記錄者】LIZ(社工)【筆記關鍵詞】真愛,兒童受虐,工作坊,收穫10月20、21日,我作為兒童希望的一名一線社工,與兒希各地的夥伴們一同在西安完成了「受虐兒童個案管理工作坊」,在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為來自中西部地區30多名困境兒童社會組織的夥伴,分享創傷、個案工作等信息。
  • 社工人,你還在堅持什麼?
    畢業後幾年裡,我發現身邊的社工同學逐漸淡出社工圈,非社工專業的從事社工反而越來越多。雖說畢業後僅從事兩年社工,但是卻被同事形容「經歷曲折」。印象中有陪護未成年女孩在庇護中心過夜,深夜十一點收到異性案主信息,接到正在逃脫丈夫菜刀的案主的電話……這三個經歷都是與案主之間的經歷,可能只是我「曲折經歷」裡面的冰山一角,可真是終身難忘的。
  • 醫務社工不是醫院社工,要結合案主工作與社會化支持 | MSW旁聽生
    該問題對病人和家庭的影響情節病人和家庭為解決該問題,曾嘗試使用的方法,效果如何未來計劃使用的方法,主要執行者是誰對社工單位的期待和要求。四、醫務個案介入(社工做什麼)——處置與接案1.於社會工作個案記錄中填寫現任社工師的姓名、轉案原因及處理摘要。(4)結案結案前應與按住討論,對其情形加以評估,使其有心理準備,並允諾必要時重新開案協助,並於記錄中記下結案日、問題欄內結案情形、按實際狀況填寫代碼,結案之條件如下:以上為醫務社工介入的通用過程模式,較為理論化。
  • 個案工作實踐反思
    然而當我們邁入實際工作崗位時候,卻發現爛熟於心的個案工作的定義、知識、程序,在實際開展個案工作時候,這些理論變得不那麼靈光,面對有需要介入的或潛在個案對象,不知道如何繼續了。在實際督導工作過程中,關於個案工作實踐的困惑也不只一次的被提出,也令我反思:何謂個案工作?一線社工員自己如何理解個案工作?社工輔導員要如何裝備自己才能更好提供個案服務呢?
  • 同居關係被打是否算家暴?當然算!遭遇家暴該咋取證看這裡
    現如今,不少人短時間相處之後「在一起」甚至結婚,遭受家暴後選擇默默忍受,這些,在心理專家看來,是容易遭受家暴的隱患,也是容易縱容家暴升級的推手。對那些遭受家暴的人來說,怎麼做才是明智之舉呢?家庭暴力如何取證(1)遭遇家庭暴力時,可以使用手機、錄音筆等實時記錄一方實施家暴的全過程。
  • 社會工作宣傳周(五):溫州市兒童社工機構和項目推介
    各級兒童福利機構、公益社會組織、專業社工機構、項目社工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一起關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兒童營造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項目周期內,開展6次興趣課堂和3場互動體驗類活動,服務500餘人次;開展4個個案,服務24人次;開展1個小組,服務300人次;通過個案、小組、社區活動構建留守兒童社會參與體系,提升其自信力、鍛鍊溝通和應變能力,同時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 臺北市社會局公布"家暴案件地圖" 籲民眾不要冷漠
    據報導,臺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主任陳淑娟表示,家暴很難預防,這次公布基於數據分析的家暴地圖,可以讓人力資源有限的社工了解案件的輕重緩急以及再發率等,做更好的人力分配,「地圖是基於臺北市累積20年的家暴數據,透過數據的分析,做一個『再被通報』的風險研究,讓人力有更好的分配」。
  • 上海市兒童醫院構建「四葉草」醫務社工服務模式 患兒、家長、志願...
    2013年醫院社工部設立「用音樂去愛」公益項目,引導音樂志願者來院用醫院陪伴患兒,2016年建立「張杰音樂夢想教室」。該項目在2015年獲得了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兒童醫院PICU病區的患兒,因為治療需要,家長不能陪伴,醫院社工部與美麗心靈公益機構合作,組織心理諮詢師每周走進ICU病房,走近患病兒童,開展遊戲治療、故事治療、繪畫治療,為家長開展心理輔導。
  • 「護苗計劃」親子關係及家庭教育公益講座在珠光街社工站舉行
    2019年8月4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攜手越秀區困境兒童,來到珠光街社工站開展「親子關係及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本次活動是由廣州市民政局資助,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越秀區民政局指導、中國福利彩票支持,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發起的第六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護苗計劃--為困境兒童齊築夢想」項目系列活動之一,來自越秀區珠光街、大東街、梅花村街等31戶困境兒童家庭、護苗義工等共68人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和珠光街社工站的協助。
  • 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劇本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徵稿~
    ,踐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責任和擔當,提升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現以「大社工,我的人生劇」為主題,開展首次「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劇本徵集活動」,活動旨在為第五屆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徵集優秀的社會工作劇本作品,進一步保障社工微電影大賽的高質量、高效率、高產出。
  • 「守護花蕾 童伴成長」駐校社工項目公示
    申報單位:江門市蓬江區樂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願景闡述】成為江門市本土優秀的社工機構之一【使命闡述】致力於社會公益服務,實現互助共融【項目簡介需要:有人監護,學生安全或者能在這期間完成作業2、問題:在校潛在有自閉、多動等情況的學生有其需求的特殊性需要:該部分學生需要同伴的尊重、支持,順利完成學業,社工資源連結,協助解決問題。
  • 「沙坪垻區重症兒童社工項目」落地燒傷研究所 200名重症兒童將受益
    、沙坪垻區民政局局長賈小燕及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理事長王永武為「重症兒童社工項目」合作醫院揭牌,共同為重症兒童的康復保駕護航,助力困境兒童健康成長。記者獲悉,該項目採取「社工+志願者」模式,由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聯合重慶山城志願服務中心面向社會徵集有醫學、教育學背景的志願者,共同為血液中心、燒傷中心的200名重症兒童提供一對一陪伴、興趣課堂、情感支持、個案心理輔導支持及信息支持服務等專業的社工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