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作文應該符合許多語文老師對初一學生作文的要求,使用各種描寫把事情寫得很生動。許多老師對初一學生的作文指導,屬於在補足小學時候沒有掌握好的文筆技能,重視各種描寫,特別是環境描寫和語言描寫。
但是,文筆技能補足了之後,這作文該如何繼續提高,這個才是最具有初中作文特徵的問題。我專注於初中作文指導的研究,因此接觸過很多在這個問題上有困惑的家長,孩子的作文文筆沒有問題,但是寫出的作文總時顯幼稚,像小學作文。其實在學校裡,老師們也常常遇到有初中作文特徵的問題,比如,敘事挺好的,但是會出現偏題的情況。這其實就是一個屬於組材上的問題,但是往往不被重視,只丟給學生自己解決了。
在我的微信群裡,和知識星球的社區裡,有許多對於普通作文的分析,這樣的作文問題直接呈現,看得很清楚。在公眾號上是分析優秀作文,那我們就從「如何做得更好」這個角度來分析。
初中優秀作文展示
親情沒有裂縫
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我們就註定與親情相聯繫,是割不斷,也扯不掉的,血脈相連,這是不可否認的。
十五六歲的我們正處於叛逆時,稍有不順心就和父母大吵大鬧,上個星期因我多玩了一小時的電腦,媽媽一氣之下拉下電閘,接著就對著我一頓臭罵,說什麼整天就知道抱著電腦,如果稍微努力一點,就不會整天抱怨學校的差勁,有本事考進好學校。我本來就一肚子的火,加上媽媽的臭罵,就和她頂起了嘴,說:「你們什麼時候管過我?」媽媽說:「我們不管你,你早就餓死了!」看著媽媽火冒三丈的樣子,我不顧一切地衝出了家門。
走在大路上,十一月份的天氣不能說涼爽,只能說寒冷,風吹在我身上涼在心裡。我饑寒交迫,看著急匆匆往家裡趕的人,心裡多了一份落寞,好不容易到了奶奶家,鑽進暖和的被窩,看著奶奶給我做的飯,忽然心裡像什麼壓住了一樣,是啊,寒冷的時候有厚衣服,餓的時候有東西吃,都會感激,父母給了我們一切,我卻不知道感激,反而頂撞他,父母也是為了我好。
由於受涼的緣故,第二天我頭痛欲裂,嗓子幹啞,說不出一句話,體溫計一量38.7度,奶奶慌了手腳趕緊給我媽打電話,把我送進了小診所,掛著吊瓶,母親坐在一邊紅腫著眼睛,手不停地摸我的頭,看是不是退燒了,我從乾澀的嗓子擠出了一句話:「媽……」熱淚滾滾而流,媽媽慌了神說:「怎麼了?口渴了?還是很難受?」我使勁搖了搖頭,媽又伸手上前摸了摸頭說:「一會兒就好了,沒事。」那一刻,我感到我與父母之間的那種情是密不可分的,永遠都不會有裂縫。
父母是我們的依靠,當我們累了,倦了,都會回到父母身邊休息一下,友情和愛情可以有裂縫,唯有親情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永不倒下。
1
第一種提升的思路,是改變這種按時間順序敘事的方式,換成以重點為順序來敘事。
這個思路,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基本上等同於倒敘,倒敘就是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放在開頭,然後把前因以回憶的方式寫出。
比如這篇作文,就可以把第三段中的一部分敘事放在開頭,因為那裡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思想轉變;也可以把第四段放在開頭,因為那裡有和解和感動。
但這個思路不只是個倒敘這麼簡單,還能解決上面所提到的寫記敘文會偏題的問題。
有些特定的初中作文題,重點比較微妙,如果你把一件事像小學作文一樣從頭到尾地寫,有可能就偏題了。
而如果你換一種思路,去思考一下所寫的事情中與作文題的微妙處契合的地方,然後把這個契合的部分當重點,放在開頭,這就能有效地避免偏題的發生。
一件事情與作文題契合的地方可能只有一點點,也可能只是其中包含的一個意義,像這樣的點,你得思考,才能確認,你得當重點放在顯眼的位置,才能起最大的作用。而如果從頭到尾按時間敘述,可能就把這個點淹沒了。
這種組材上的講究,是我正在知識星球作文新思維社區裡所寫的組材教程包含的內容。
2
到了初中之後,記敘文適合越寫越「小」。
從組材上來看,這個「小」指的是小事。
年齡越大,越會發覺我們的生活中多是「小」事,平凡瑣碎重複的「小」事才是我們生活的正常狀態,如果想讓自己的作文組材走在有效的道路上,就得學習這種把「小」事組合成一篇作文的組材思路。
而這篇作文所寫的事,算是「大」事,有吵架,有離家,有生病,有熱淚。這篇作文能夠顯得優秀,所寫的素材起了大作用。但是這種素材在生活中不常有,不能把組材的希望寄托在這樣的「大」事上。
從文筆上來看,這個「小」指的是更專注的描寫。
如何從文筆上把一件很小的事寫出亮點,一個思路是,就抓住這件小事上那個亮點來寫,化敘事為畫面。
比如這篇作文中第三段,就是個敘述,給人印象不深,美感不強烈。如果想提升效果,不如放棄那些只是提供信息的句子,而把桌子上奶奶做的飯菜做一番描寫,把這個畫面寫出效果,「我」心裡的感動才會更自然,這個感動附著在畫面上,才會更有感染力。
這樣一來,等於是把事情寫得更「小」了,是的,這正是許多初中優秀作文在描寫上所用的方式。
查看更多文章請到公眾號作文新思維
歡迎加入知識星球社區作文新思維
分享和學習更多作文教程和作文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