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下,市民政局聯合市文明辦、團市委等單位,並聯動桂林市社會工作協會等50多個志願團體、社會組織在市中心廣場集中開展國際志願者日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近千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志願者在講解《廣西志願服務條例》
多樣化的惠民便民志願服務獲好評
活動現場,多家社會組織和企業志願團體等以豐富多彩的惠民便民志願服務方式來踐行志願精神,傳播桂林文明新風。現場義診、免費理髮、養生知識宣傳、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電器義務維修、志願者資源對接、急救知識宣傳、保護灕江知識科普、免費法律諮詢等志願服務形式多達二十多種。「今天很多人前來諮詢和愛心認購殘疾人的手工藝品,我們心理感動十分溫暖而且動力十足。」桂林市慧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項目部的楊再俊說。桂林慧靈活動期間開展了殘疾預防知識和福利政策宣傳以及殘疾人手工藝品展示,得到了公眾和其他志願組織的肯定。「我以前都是在幫助別人,今天有理髮師給我免費理髮,讓我感覺得到了尊重和關愛」,一名默默在公益組織工作2年多的簡女士說。
提供志願服務的組織主體呈現多元化
參與此次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主體既有愛爾眼科、縴手新絲路美容美髮學校等愛心企業,也有政府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志願團體、高校志願組織,更有專業的社會工作機構,參與主體呈現了多元化的特點。「大家集中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不但服務了市民,還促進了高校、政府職能部門、專業社會組織及企業志願團體的各自宣傳和彼此經驗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盛宴。我專門走訪了每個攤位去交流,受益頗深」,桂林市社會工作協會的黎劍林社工說。
開展《廣西志願服務條例》宣傳出成效
活動現場,桂林市民政局聯合桂林市社會工作協會通過現場設立志願服務宣傳展板、發放《廣西志願服務條例》手冊、展示《廣西志願服務條例常見問題解讀》、現場講解等方式,為廣大群眾解答志願服務相關問題,並宣傳《廣西志願服務條例》中志願者參與重大突發重大事件的規定、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本次立法的亮點、志願服務的供需平臺、志願者的激勵和保障機制等,鼓勵廣大市民積極投身到志願活動當中去,用志願服務意識傳播桂林文明新風。「以前我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但是不知道要在廣西志願服務系統上註冊和更新時數。聽說以後志願者根據志願服務時數可以享受制度化的贈閱報刊、贈送市民卡、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消費卡、免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免費遊覽一些旅遊景點、免費享受健康保健體檢、免費接受技能培訓、免押金辦理圖書借閱證等,很吸引人。這次宣傳讓我對未來桂林的志願服務發展趨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堅定我繼續參與志願服務的決心,我要趕緊在系統上註冊志願者」,一名老年志願者聽了《廣西志願服務條例》後激動地說。
桂林市志願服務系統註冊率和活躍率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隨著國家志願服務法治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桂林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志願者管理與激勵、志願組織規範與發展、志願服務項目的常態化與品牌打造。我市志願服務系統註冊率和活躍率創歷史新高。其中,2020年桂林市民政局通過下發《桂林市民政志願團體全國志願服務系統註冊指南》、《桂林市民政志願者實名註冊及加入志願團體指南》鼓勵各類社會組織、愛心團體、個人、行政機關積極參加到桂林市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桂林市各縣(市、區)民政局均擁有志願網站管理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願服務隊伍4838支,實名註冊志願者92.83萬人萬餘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8.5%),發布志願服務項目13891個,開展志願服務時長17307405小時。
志願服務在桂林市社會治理日趨重要
「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是我國新時代社會治理的重要思路。志願服務在疫情防控、生態保護、脫貧攻堅、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疫情期間市民政局積極組織志願者深入城鄉社區、指定醫療點、交通卡口,協助開展排查登記、體溫測量、人員勸離、秩序維持等工作;安康通養老志願服務隊為居家隔離老人做好生活及家政服務保障工作,提供生活、醫藥等用品及物資購買等服務;桂林慧靈社工服務中心等積極依託線上為湖北和河南的心智障礙人士及其家庭做遠程康復輔導、為殘聯繫統捐贈口罩、開展入戶慰問等服務;桂林市福利醫院志願服務隊開通公益心理諮詢服務熱線,緩解一線醫務工作人員和武漢返鄉人員心理恐慌、恐懼等心理問題;積極響應民政部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開展的「攜手同心助戰疫關愛保障行動,廣泛宣傳參與疫情防控的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辦理「專屬保險」,對55名在抗擊疫情一線表現突出的志願者予以獎勵表彰,發放慰問金共計55000元,在全國志願服務網誌願服務記錄予以優秀評價。
通訊員 何乃柱 文薇
桂林編輯中心 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