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求死的太宰治:在家中可有可無,也得不到童年玩伴的認可

2020-12-11 鬥者阿六的創業日記

失去做人的資格後,你會怎麼做;可是,為什麼會失去做人的資格

太宰治,日本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人之一,他說生而為人,對不起。當他認為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之後,從此邁上了一心求死的路。

一心想要求死,自殺5次之後,終於在39歲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間失格》這本書就是在他死前一個月所寫,但並不是絕望之作。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

有人提起太宰治後會說:

太宰嗎?我知道!!老想死的那個是嗎?

一代喪神,卻給人留下無數的思考。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因為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

太宰治一再求死的心態,與他從小缺愛密不可分

得不到愛的家庭

太宰治的津島家是津輕地區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他是家裡的第6個男孩。因為只有長子能繼承權,所以他的存在一直可有可無。

他想要父母的關注,所以總是做各種奇怪的事情,比如進到哥哥用膳的房間穿哥哥的西裝在客人面前假裝說夢話要鋼筆,即使做了這些,不但沒有獲得父母的關心,到獲得一頓毒打。

家人合照 太宰治(右二)

因為家裡是暴發戶,而且父親還是大地主,參議員,所以他的生活可謂是衣食無憂。但這種生活卻在天生敏感、早熟的太宰治眼中很是不能接受,普通百姓可能會為了生活而變賣兒女,而他們一家卻天天在紙醉金迷。

他在《斜陽》中寫道:

「姐姐,我們有罪嗎?生為貴族,這是我們的罪嗎?」

而在家人的眼中,有這樣想法的太宰治,就像是一個異類,格格不入。

不能一起玩的玩伴

有一次,太宰治跟一幫孩子混進了遊樂場,被發現之後被趕了出來,但唯獨管理員對太宰治說:「你可以留在這裡玩。」小太宰治知道讓他留下玩是因為他是津島家的公子才特別照顧的。

這時候他到想跟其他孩子一起被趕出去。因為他的身份,剝奪了一個正常孩子所需夥伴之間的童年樂趣

幼年時期的太宰治

附近的窮孩子與他接觸時,常常因為津島家的名望而對他畏首畏尾,不敢坦誠相待

為了得到玩伴,他只好不得不放低姿態,或者發揮著愉悅他人的奉獻犧牲精神。

他說:

當我在笑的時候,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哭。

他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那時他想要的,不過是最最平常的親情和友情

他的一生就像是《人間失格》裡面葉藏的一生,在經受了這麼多後,仍有一句「一切都會過去的。」

這個可以說是一部自傳,同時也是一部共鳴感很強的作品。

書中的主角大庭葉藏,毫無疑問就是太宰治本人,又何嘗不是你我。

他說: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他說:若避開猛烈的狂樂,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他說:我知道有人愛我,但我好像失去了愛人的能力。他說: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他說: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視作怪物。

書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會讓你我感到似曾相識,每一句獨白都像是我們內心最深處淋漓盡致的吶喊

好像在自己身上也差不多發生過一樣。

沒有誰是天生沒有做人的權力,也沒有誰是本就不應該出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你的生活應該是你自己做主,你失意時也應該是你自己做決定。

所謂人是最難以琢磨的,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你不需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你也不需要讓別人認可你,做自己才是最真實的。

如果你對自己迷茫,或者是丟失了迷茫,不知道怎麼解決當下的問題,那就點開下面的連結,用一頓午飯錢,在《人間失格》中尋找答案。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全書分為四個篇章,分別表現1948年太宰治的失格自殺;1947年愛情抗爭;1946年的青春希望;1940-1939年的生命嚮往。1、太宰治一生都在求死。1929年,他服用安眠藥首次自殺未遂;1930年,太宰治結識了銀座酒吧女田部阿茲彌,二人投海自殺,田部身死,太宰治因服用的藥物未達到致死的劑量而自殺未遂;1935年,太宰治去往鎌倉山上吊自殺,繩子斷裂;1937年,太宰治與沒有正式結婚的妻子小山初代去谷山溫泉殉情,方式仍是採取服安眠藥投水,雙雙被救活;1939年,太宰治給妻子留下一封道歉式的遺書,與讀者山崎富榮在雨中沿著玉川上水走了200
  • 《人間失格》太宰治:孤獨是一種罪,我只有窮盡一生滿足他人期望
    今天我們就從太宰治「可恥的一生」來尋找答案。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家庭條件非常優越,他的爸爸是一個政治家,而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那個年代的話,他是沒資格爭奪家產的,也不會得到太多的愛,他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書,成為一名作家也是他一生的方向。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津島家有十一個子女,太宰治排行第十而常被父母被忽視。母親體弱多病,而兄長與姐姐眾多,太宰治童年都由乳母、叔母與女傭照顧。在這種成長環境之下,太宰治變成一個異常脆弱與敏感的孩子。太宰治曾經說過,他的家族沒有出過思想家或學者,他們家族只是個最最庸俗,鄉下的大地主之家而已。
  • 太宰治和三個女人:世人說他是個渣男,其實他比誰都活得通透
    太宰治出生之後,是津島家那一輩裡面的第六個男孩,上有五哥四姐,其中兩個哥哥不幸夭折。作為家族的第六個兒子,他的存在一直可有可無。每次吃飯,他都只能擠坐在最末席。而父親和長兄文治則有一個單獨的大房間用膳,那個房間也只有他們二人才能使用。
  • 太宰治是殉情而死?——坂口安吾談太宰治自殺事件
    延展閱讀:被嫌棄的葉藏的一生——太宰治靈魂自白《人間失格》標題:《太宰治殉情考》作者:坂口安吾譯者:Max太宰治死於1948年六月中旬,這篇文章最初刊登於1948年八月刊的《ALL讀物》上面,可以算是坂口安吾對太宰之死的一個回應。原文用很隨性的語言回憶了作者自己由太宰治的死亡所想到的一切,並在結尾委婉地表達了遺憾之情。
  • 一心求死的人,誰能拉回來?
    岸上民警正在勸說輕生女子若是該女子是不慎落水,那民警可能會採取非常措施,緊急救援,不可能連個工具都不帶。我們不能強求民警去犧牲自己去營救一個求死的人。一心求死的人,誰能拉回來?
  • 太宰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
    行六的修治,也就是太宰治,原本可以風格逍遙散王,年紀一到放出宮去成家立業,如果能力優秀,被某個家主看中,可以跟爸爸源右衛門一樣倒插門,繼承別人家的家業。誰知道後來成了日本有名的自殺狂。幾個兄弟的未來已經設定好,那教育當然也是不同的。修治和兩個哥哥,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這也直接導致太宰治有了一個不愉快的童年。
  • 「情聖」太宰治:一生自殺過5次,其中三次有佳人自願陪他赴死
    1948年,太宰治結束了他曲折又陰鬱的一生。在那日本還被美軍佔領統治的時代,太宰治的肺結核一直不停地折磨著他,讓他沉侵在痛苦之中,經常血從口出。正是經受不住這病痛的折磨,太宰治這才會在當年拋棄了他的妻子、他的4個孩子,與他的情婦一同約定去海邊殉情自殺、用這種方式了結了他們二人自己的生命。而作為日本近代史中最富名氣的作家之一,太宰治之死在當年的日本也引起了一片轟動,不過在轟動的同時,日本人卻並未有太多預料之外的感覺。
  • 異世界失格:太宰治或許不是主角是反派,他最愛的人卻要和他反目
    太宰治準備和女友小崎殉情的幸福時刻,兩人一起被一輛卡車給撞了,殉情是失敗了,他穿越到了一個神奇的異世界之中,然而太宰治對這一切毫無興趣。一開始的時候,太宰治只想一心求死,直到他覺得或許小崎也被撞的穿越了,太宰治才下定決心要好好活下去,然後找到小崎。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在冷漠的家庭中,他近乎早熟的構造著社會的面目和人類的本性,太宰治是家中第六個兒子,從小被叔母和保姆撫養長大,不免產生了局外人的感覺,對於這個家庭他更多的是疏離和冷漠,同樣以局外人的視角去審視和打量著這個家庭。太宰治將這種感情寄托在人間失格這本作品中,這是本自傳體小說,講述作家大庭葉藏敏感,脆弱,自認為有罪的一生,他少年成名,卻沉溺酒色,向死而生。
  • 《人間失格》:太宰治之後,你我都是厚顏無恥的騙子
    01 第一次自殺,太宰治20歲。因學業不佳,他在寄宿的家中服下大量的安眠藥,卻因為未到致死量而失敗。第二次自殺,太宰治21歲。他與銀座酒吧的女招待殉情,這次同樣是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情人離他而去,太宰治卻被救了回來。這次自殺使他一生背負罪責。
  • 太宰治生性頹靡,卻讓4個女人為他痴迷,不斷自殺其實是向死而生
    太宰治也確實頹靡抑鬱,30多年的短暫人生自殺5次,是日本自殺次數最多的作家,而這5次之中還有3個女人願意和他一起赴死。聽起來並不是沒人愛,還有4個女人為他痴迷,那為什麼太宰治一定要自殺呢?童年創傷讓他一生敏感1909年,太宰治出生於日本青森縣一個大戶人家,但他只是庶出,並且是最小的第六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冷落,與家中哥哥們的待遇是天壤之別。
  • 太宰治的少年時代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太宰治出生於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村(現五所川原市)的名門津島家,戶籍原名津島修治,是家中的第10子,男子中排行第6,父親是津島家的婿養子第5代家督津島源右衛門,母親是津島家第4代家督津島惣五郎的長女夕子。
  • 「動漫人物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文豪野犬》太宰治的現實故事
    一、迷茫的少年時代1909年,太宰治出生於津輕地區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津島家,是家中的第十個孩子,有五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其中兩個哥哥不幸夭折,只剩下文治、英治、圭治三人。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日式封建家族中,父親和兄長權力極大,這使得年幼的太宰治從小生活在壓抑沉重的家庭氛圍中,而這對他之後寫作與思想影響極深,甚至讓他的人生都由此一步步走向了悲劇。太宰治的父親津島原右衛門曾任眾議院議員、貴族院議員,同時經營銀行與鐵路,忙碌的工作讓他無暇顧及家中子女;太宰的母親又體弱多病,也無力照顧孩子們,所以自小太宰是在姑母及保姆的照顧下長大。
  • 太宰治:一個保持了純粹性卻長不大的「永遠的少年」
    他的作品《斜陽》等相繼重新編印;有CD出版商隆重推出太宰治全15卷本的作品朗誦;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櫻之桃與蒲公英》等先後上映,第二次被拍成電影的《人間失格》更是反響熱烈……對太宰治的緬懷,絲毫不遜色於與他並列為日本戰後文學三大巔峰作家的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這一切恰如日本某出版社在其百年誕辰之際推出的全集序言中所說:如果你是日本人,那就必須精讀一遍太宰治,他對你的生活必有所啟迪。
  • 太宰治: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
    太宰治也認為葉藏喪失了為人的資格嗎?這隱秘而糾結的心靈秘密,真的可恥嗎?「這世界會變好嗎?」「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是童年如此?」與其說,這是旁人對葉藏的認可,倒不如說,這是太宰治留給曾經自己的一聲嘆息。為曾經的過往,為這白白浪費的一生,為這「可恥的一生」,留下的久久的、長長的、帶著遺憾和不舍的嘆息。興許,就是這樣,年輕就是這樣,或曾經我們都是這樣。
  • 從父親太宰治,到「自己流」小說,津島佑子始終面向傷痛(組圖)
    她是太宰治的女兒,就是寫出傑作《晚年》、《斜陽》和《人間失格》的太宰治(原名津島修治),也是和山崎富榮一起投河自殺的太宰治。於是我翻開她的自選集《草叢》,隨即被她冷峻且具幻想魔力的筆法吸引,因為太宰治,令現實生活中的她吃了不少苦頭。
  • 兒童節禮物不僅僅是玩具 更是孩子童年時的玩伴和記憶
    >兒童節禮物不僅僅是玩具 更是孩子童年時的玩伴和記憶2016-05-19 09:01:2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我女兒8歲,家中一屋子她的玩具,益智效果比較好又能經久不衰吸引她的,還是她爸爸在淘寶上找來的動腦機過硬。一個7寸的兒童平板電腦,分門別類有很對針對性的益智遊戲,鍛鍊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樂感、邏輯推理力的都有,比較全也蠻有效果。  1、兒童節禮物攻略:奧迪雙鑽兒童悠悠球
  • 太宰治《Goodbye》:不要絕望,這只是遲早要說的再見
    「難道你有求死之心不成?說實在的,我真是為你擔心。被女人迷戀,一起尋死,這不是悲劇,而是喜劇。不,應該算是出鬧劇。滑稽到極致啊。沒有人會同情的。你最好打消求死的念頭。」這是太宰治在小說《Goodbye》裡兩個角色之間的一段話,我想這也可能也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 以《逆行》為例:從四個角度深度解讀鼻祖太宰治的「喪文化」
    《逆行》是太宰治中短篇精選集,內含太宰治一生寫照的十個中短篇,收錄了他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的成名作《逆行》和《浪漫燈籠》。太宰治可說是當代日本文學的奇葩,一生歷經五次自殺,很多作品都是在自殺間隙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