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邊境形勢緊張,印度開始急急忙忙地往邊境地區調兵,向邊境增派的不止火炮,還有幻影-2000,一款相當老舊的戰機,上世紀80年代已經列裝印軍了,為啥不是派出更多的蘇30MKI呢?如果研究原因的話,那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單純的依靠蘇30MKI並非上策,一款重型戰機不見得適應所有的任務需求,依然需要輕型戰機提供支援。
在米格21終於全部退役之後,關鍵時只能讓幻影-2000及時頂上去,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的話,那麼幻影-2000在印度軍隊當中的地位似乎更高一點,在許多時候都是主要對地攻擊主力,蘇30MKI只能算是制空作戰主力了。
如果簡單對比一下,幻影-2000的最大起飛重量比蘇30要低了很多,載彈量和航程可能要低一點,但是適應能力更強,起降能力也顯得更為突出,可以適應更短一點的跑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攻擊能力更強。
幻影-2000在航電技術上不見得比蘇30高什麼,但是更適合於需求,可以配備多款制導武器,相比之下,蘇30配套的對地攻擊武器系統不是很理想,也因此在2019年印度對巴基斯坦空襲當中,實際擔任主力的是幻影-2000,不是蘇30MKI。
如今印度的安排,是否為欲重演空襲巴鐵嗎?也許印度的想法是不錯,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主要問題就在面對的不是平原作戰,而是高海拔地區的作戰行動,不要小看這個作戰環境的影響。
印度對巴基斯坦的空襲行動被吹噓的地方多,實際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失,確切的說,由以色列製造的制導炸彈在制導系統控制飛行路線時,壓根沒有考慮到目標的海拔高度,結果造成很大的誤差,以至於幻影-2000投下的所有航彈都投偏了,只擊中了空無一人的山體。
也不要以為,這個麻煩好解決,相反是很大的麻煩,不是印度自己簡單修改計算程序的問題,事涉技術機密壓根不許印方動手,必須需要相關廠家對整個系統進行重新設計,這就不是一個小問題。
如今幻影2000再次面臨作戰行動,如果不能解決高海拔地形造成的問題,那麼作戰效能依然是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如今印度又把它派上高原,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實在是讓人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