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野泳在澳洲等國大受歡迎,它對身體的好處可能比你想像得要多

2021-01-08 騰訊網

本文作者麗貝卡·奧利弗(Rebecca Olive)是昆士蘭大學的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青年研究員。這篇文章最早刊發於《對話》(The Conversation)網站上,並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中文網翻譯。

在海裡遊泳可以像第一次跳入齊膝深的水中一樣簡單。(ABC Radio Sydney: Luke Wong)

夏季來臨時,我們都喜歡跳入水中,在炎夏中獲得一絲清涼。一些人可能會選擇本地或自家後院的遊泳池,也有些人會更喜歡大海。

到海裡遊泳有時也被稱為「野泳」(wild swimming),這個季節在澳大利亞的許多海灘、海灣、海濱或河口都能看到。

但你知道嗎?野泳不僅對健康有好處,對海洋和海灘生態也有好處

遊泳有益身心健康

一年一度的海洋遊泳比賽,如拜倫灣冬鯨遊泳比賽(Byron Bay Winter Whales)和邦迪至勃朗特( Bondi to Bronte)遊泳比賽,是許多澳大利亞沿海城鎮和城郊地區雷打不動的項目。在許多海灘,每天和每周來訪的休閒遊泳團體也很常見。

在歐洲各國文化中,人們長久以來相信,浸泡在海水中對健康有益,為此海濱勝地始終備受青睞。

遊海泳的人喜歡滔滔不絕地談論經常下海遊泳帶來的各種身心益處。人文與科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也都支持這些說法。

我們經常會聽到遊泳的人說,遊泳時煩惱和焦慮會隨波消散。就像每天的淨化工作一樣,遊泳後會感到精力充沛、內心平靜,能夠從容面對生活。

記者兼廣播員朱莉婭·貝爾德(Julia Baird)曾寫道,她從每天遊泳中體驗到了一種敬畏感,並讓她改變了應對生活中其他挑戰的方式。

其他研究則認為遊泳是一個「治療積澱」的過程,定期進行短時間和長時間遊泳帶給我的愉悅感樂會逐步深入內心,並「建立起一種強韌的身心健康狀態」。

在英國,#risefierce 和精神健康遊泳(Mental Health Swims)等在線發起的運動力推通過定期遊泳來積極改善身心健康。

部分原因是由於要接受海洋環境每天都在變化。有些日子風平浪靜,有些日子則風浪很大。如果想遊泳,就必須學會適應環境。

這種面對挑戰的決策能力有助於增強信心和韌勁——這一點在新冠疫情全球封鎖期間體現得已經很明顯了 。

接觸自然

對遊泳者來說,遊泳還有其他的好處。

像衝浪和潛水等其他海洋運動一樣,遊泳是一種能讓我們沉浸在生態中的方式,讓我們以一種不由自主的方式接觸動物、植物、天氣、海浪和巖石。

我們可能會遇到魚、鳥、鰩魚、海龜、頭足類動物和其他動物。據報導,所有這些都有助於促進幸福感。這也凸顯了我們是這些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遊泳是一種能讓我們沉浸在生態中的方式,讓我們以一種不由自主的方式接觸動物、植物、天氣、海浪和巖石。(ABC Open contributor Sean O'Shea)

最近的一部電影《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 )引起了許多遊泳者的共鳴,因為他們也經常遇到同樣的動物。

一些遊泳者甚至將遊泳的效果與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聯繫起來。在英國進行的一項遊泳研究中,一名遊泳者闡述道自己如何「像一頭暴躁的海獅一樣跳進海中遊泳,又像微笑的海豚一樣從海中遊出來」。

關愛海洋

作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意味著我們也有責任。在澳大利亞,我們需要學習澳大利亞原住民,帶頭關愛我們的海洋。

海洋受到了塑料汙水農業排水中抗生素的汙染,在這樣的海洋環境中遊泳對我們的健康是個潛在問題。

人類接觸生活在海岸附近的動物也會影響它們的健康,所以需要記住尊重它們的空間。

許多文化都懂得人類與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ABC: Dayvis Heyne)

許多文化都懂得人類與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例如,夏威夷原住民和毛利人研究人員寫到了他們與海洋的聯繫,日本的海女在潛水尋找鮑魚時與水下聲景的交流。

在澳大利亞,原住民和託雷斯海峽島民深深意識到人類的健康與所居住國域的陸地、海洋和天空之間的聯繫。

如果環境不健康,人就不會健康,如果民眾不健康,國家也不會健康。

這就是為什麼野泳對海洋和海灘生態也有好處。我們對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福祉影響了解得越多,就越應該感到保護海洋與我們切實利益的密不可分。

集體遊泳

海洋環境的不可控性可能會令人恐懼,能讓一些人感到興奮的環境遭遇對另一些人來說卻很可怕。

即使對有經驗的遊泳者來說,溺水風險也真實存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澳大利亞有248人溺水身亡,其中125人死於沿海地區。

對其他人來說,對鯊魚襲擊和遭遇鯊魚的恐懼足以讓他們遠離海水。

所以如果想在今年夏天嘗試下海遊泳,可以像很多人一樣選擇與他人一起到海裡遊泳,這樣會讓自己感到自在和安全。這一點從集體遊泳人數的增長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oceanswims.com和Swim Sisters等網站列出了澳大利亞各地的海洋遊泳團組和遊泳比賽信息。通過當地社區也很容易找到這些信息。

在海裡遊泳可以像第一次跳入齊膝深的水中一樣簡單,也可以像沿著海岸進行長達幾個小時的馬拉松一樣具有挑戰性。無論偏好如何,今年夏天都可以花些時間享受沉浸在水中的世界裡。

要記得,永遠不會太晚(海水也永遠不會太冷)。

旅行|蕨類泳池、神秘瀑布、美人魚礁湖…盤點最令人驚豔的澳洲「野泳」目的地

2021-01-03

旅行 | 解封後的澳洲海灘全是人,不如換一種更愜意的戲水方式:山谷河流

2020-11-25

故事 | 下肢癱瘓後,這位澳洲衝浪愛好者自製「藍牙衝浪板」並重返海洋

2020-10-24

ABC澳洲開通微信視頻號啦!

馬上關注,獲取高質量的精彩澳洲視頻資訊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無視警示牌,野泳消暑者不少
    「前幾年這裡野泳的人比較多,這兩年基本沒有了。一方面是大家自覺了,一方面是因為裝了防護網。」經常到湘府路大橋河東橋頭下釣魚的陳師傅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    記者注意到,河道邊每隔500米左右就會有一個醒目的「禁止遊泳」的警示牌。幾名釣魚愛好者都表示,豎立提示牌後,大家知道了野泳的危險性,現在基本沒有人野泳了。
  • 墨爾本一 14 歲男孩溺水身亡,「野泳」不應效仿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3日晚,一名14歲男孩在墨爾本西南區溺水身亡當地時間11月3日晚上,警察在墨爾本西南約30公裡的Werribee河中發現男孩屍體。鄰居還表示,最近墨爾本天氣炎熱,很多人都選擇去河裡遊泳,該男孩溺水的區域是維州很受歡迎的遊泳地點之一。遊「野泳」不應該效仿!其實最近墨爾本的溺水事件頻發!
  • 野泳和遊泳池遊泳有什麼不一樣,都需要注意些什麼?
    野泳在感覺上會更好一些,沒有遊泳館裡的那麼多約束,海闊天空的,自由自在,想怎麼樣遊就怎麼遊,所以在野泳的時候就會更加放鬆,更加悠閒,能有一種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不過開放水域環境複雜,水況不固定,所以野泳的時候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野泳遊自由式的時候要經常抬頭確認一下方向,要不真不知道自己會隨著水流偏到哪裡去。
  • 無錫溼地公園成為野泳場 少數市民公然裸泳(圖)
    尚賢河內有人在野泳  8月1日上午,城管執法隊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在尚賢河內突然出現了野泳市民,而參與野泳的居然是一名尚未達上學年紀剛滿5歲的兒童,雖然野泳兒童旁邊有一位老大爺作陪同時還套上了遊泳圈,但是還是讓在場的城管執法人員感到膽戰心驚。
  • 遊泳可戴隱形眼鏡、嬰幼兒遊泳好處多?你可能想錯了
    楊濤 攝  公共泳池很髒會使人染病、遊泳可以戴隱形眼鏡、嬰幼兒遊泳好處多……  關於遊泳的這些事兒,你可能都想錯了  本報記者 付麗麗  闢謠  進入大暑時節,「上蒸下煮」模式開啟,稍微一動就一身汗,這時候泡在清涼的水裡是最愜意不過的了,因此遊泳成了這個時節最受歡迎的運動。
  • 大爺大媽西湖野泳 網友:真喜歡可以去專業遊泳池
    大爺大媽西湖野泳 網友:真喜歡可以去專業遊泳池時間:2015-12-03 17:32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爺大媽西湖野泳 網友:真喜歡可以去專業遊泳池 12月1日,西湖水域管理處在巡查時,發現10多個大伯大媽在冬泳,1名大伯被罰款50元,另1個大伯上岸後,一頭扎進人群中
  • 汕頭梅溪有人端午遊野泳,安全令人憂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有暢洗「龍鬚水」的傳統習俗,本意是為了強身健體,祈求安康,然而,一些人卻不顧安危,趁著假期擅自到危險水域遊野泳,這已經不是在洗「龍鬚水」,而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野泳者看到這麼多人以身試險,在這一帶巡查的安和義務救援隊隊員總是盡力勸離,一些人也及時上了岸,但仍有不少人不予理睬。
  • 遊泳竟有這麼多好處(附正確泳姿)
    ,遊泳對身體關節和肌肉的傷害最小!如果遊泳後覺得很累或者頸酸背痛,很可能是因為沒有採用正確的遊泳姿勢,導致肌肉的過度使用。那麼,你的遊泳姿勢正確嗎?蛙泳[wā yǒng]適宜人群腰椎間盤突出及頸椎病患者。
  • 維生素C不僅能提高免疫力,它的好處比你想像的多
    也很難意識到 我們的身體健康,離不開它的「保護」 補充好維C,好處比你想像的更多 日常生活中,人們什麼時候會想起維生素C?
  • 堅持鍛鍊好處雖多,可這兩種鍛鍊方式做得越多,身體健康越不理想
    堅持鍛鍊好處雖多,可這兩種鍛鍊方式做得越多,身體健康越不理想無論什麼機器,如果長時間不運行,那麼反而會縮短它的使用壽命,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正常的運轉,那運行周期會越長,人類的身體也是如此,如果每天都不鍛鍊,那身體各個部位都很容易出現問題,如果經常進行鍛鍊
  • 深入水底 為您揭秘,野泳到底有多危險?
    前兩天,奉化區水鷹戶外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到西塢街道的橫坑水庫潛入水中,探摸水底情況,實地講解野泳的危險性。橫坑水庫是奉化夏季野泳多發的場所之一。「水鷹」隊員應金榮穿戴好專業潛水服,潛水水庫水底,10多分鐘後,老應上岸。他說,水庫的水下環境很複雜,石頭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水草也很多,「倘若不熟悉環境,一旦磕碰石塊受傷或被水草纏住,就很麻煩,很容易導致溺水。」
  • 遊泳可戴隱形眼鏡、嬰幼兒遊泳好處多?你可能錯了
    進入大暑時節,「上蒸下煮」模式開啟,稍微一動就一身汗,這時候泡在清涼的水裡是最愜意不過的了,因此遊泳成了這個時節最受歡迎的運動。但是,網上很多關於遊泳的謠言,比如公共泳池很髒,會讓人感染性病;飯後一小時千萬別遊泳,要不就會抽筋、溺水;遊泳後眼睛發紅,是泳池裡含有的尿液導致的等等,又讓不少人對遊泳心存顧忌。事實果真如此嗎?
  • 看黃巖區嶼頭鄉根治「野泳」有哪些絕招
    近日,記者去往年「野泳」火爆的黃巖嶼頭鄉柔極溪一探究竟。調查結果卻出人意料,那裡不見昔日的火爆場面,全域看不見「野泳」的身影,只有溪水潺潺……1全域警示牌隨處可見當地村民「鎮守」監督7月20日中午,記者驅車來到黃巖嶼頭鄉柔極溪進行暗訪。柔極溪位於黃巖區西部山區,連綿二十餘公裡,為永寧江主要支流,在嶼頭村注入長潭水庫。
  • 玉淵潭、青龍湖公園大力整治不文明行為,野泳成痼疾 治理難在哪?
    青龍湖公園因為疫情閉園了3個多月,此前,本報曾對市民呼籲開園一事進行了報導;不文明遊園行為極煞風景,4月30日,本報進一步關注了在「曝光臺」公示下,玉淵潭公園內仍多發踐踏草坪、野泳等不文明遊園行為。這組報導推出後,引發管理方重視,兩家公園及時行動。5月1日,青龍湖公園開門迎客,遊客有序遊園;玉淵潭公園則採用盯守、勸阻等多種辦法,對公園內不文明行為進行大力整治。
  • 蕪湖神山公園人工湖「野泳」屢禁不止 安全堪憂
    中安在線-蕪湖新聞網訊  蕪湖神山公園有個人工湖,這裡曾經淹死過很多人,但是,每到夏天,還是有很多人到這裡野泳。近日,記者來到這片人工湖實地探訪。與幾年前記者來此的情景相比,這片湖水已經大變樣。那時人工湖岸邊雜亂無章,湖水中布滿水草,深淺難測。如今,經過整治,岸邊滿眼翠綠,鮮花開放,人行步道圍湖而設。
  • 魚油對身體的八大好處,你知道嗎?
    它們對於基本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但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兩個關鍵元素來優化魚油的攝入量。 魚油是個好東西,但它需要與其他脂肪有正確的比例,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你不減少其他炎症性脂肪的攝入,你可能就不會獲得魚油的好處。還要考慮你的整體膳食計劃,脂肪與其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蹩腳的飲食計劃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添加魚油也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 澳洲野玫瑰-rose
    引入對象澳洲野玫瑰-樸彩英Rosé這個長著連頭髮的女人很受歡迎,mm……blackpink的成員之一從小喜歡唱歌的rose最後,爸爸受不了了,把她送回韓國,變成了練習生除了唱歌跳舞,樸彩英還擅長吉他表演,美貌和力量,樸彩英擁有修長的身體和強烈的霸氣氣氛,樸彩英還參加過G-DRAGON歌曲在樸彩英舞臺上展現了她高超的舞蹈技巧,從中她展示了她強大的Girl的魅力Crush,樸彩英不僅有很好的音樂風格,而且有著美麗可愛的形象,因此人們增加了樸彩英的印象
  • 為什麼愛嘮叨的人,很少得心臟病?身體會更好?結果可能超乎想像
    而在一些研究中發現,身體有這些特點的人,心臟功能是非常好的,身體會顯現更加年輕的一面,希望你有這樣的特點。為什麼愛嘮叨的人,很少得心臟病?身體會更好?結果可能超乎想像這裡說到的特點,往往是愛嘮叨,是不是覺得很驚訝?愛嘮叨,怎麼可能會顯現心臟健康。
  • 你可能想像不出,現代孩子的學習裝備有多野
    聽他跟我說完,我發現這幫孩子的裝備只能用 " 野 " 字來形容。雖然知識沒學會多少,裡面的電子書功能和遊戲《 魔塔 》卻玩得明明白白。可以說,在查單詞這個領域,市面上都是能讓你眼前一亮的產品,沒有不能打的。就拿 「 哪裡不會點哪裡 」 的步步高家教機來說吧,相信很多人都被它魔性的廣告語洗腦過。
  • 嬰幼兒遊泳好處多,如何挑選泳圈成為寶媽的必修課!
    這一點在嬰兒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孩子對水性的熟識就是從母體的羊水裡開始的,小小生命在母親的子宮羊水的溫暖包裹中成長了十個月。 寶寶遊泳已經成為生活必備,身邊的寶寶大多在遊泳館或者家裡的遊泳池遊泳。科學研究表明:從小就讓寶寶學遊泳,有利於寶寶的心智與體能、關節和肌肉的發展,並且能鍛鍊大腦對身體的支配及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