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午吃飯時,凌寶說:「今天是我朋友宣的生日,她想讓我送她一個生日禮物,可我沒錢了,不想送,怎麼辦?」
面對宣的笑臉和期待的目光,凌寶表示很為難。
宣那天才告訴她,她只有一個中午的時間,來不及準備。
花錢買個禮物吧,她已經沒有零花錢了(那周她已經超支了下周的零花錢)。
送她一幅畫吧,她得先找素材,利用中午畫,以她精益求精的態度來看,時間可能來不及。
我說你再想想,也許事情沒那麼複雜,一個真誠的祝福就很好。
那天中午凌寶小睡了一會兒,上學前她問我,可不可以給她幾塊錢,她想給朋友買一根筆。
我想了想,拒絕了。
我問凌寶,你送了她禮物,你心裡舒服嗎?
凌寶說,不舒服,甚至並不想送。
我說,那就遵從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吧。
說實話,我並不是很贊成她朋友的做法,自己生日,就張口跟別人要禮物,要得理直氣壯。
之前發生過這樣的事,大概是三年級的時候,也是這位小朋友,生日前跟凌寶要一個毛絨玩具禮物。
那個禮物其實有點小貴,我雖然心裡有點不舒服,但一來,不想讓凌寶為難,二來,因為人家請了凌寶去家裡慶祝生日,於是就買了下來。
那次凌寶她們幾個女孩去宣家裡,吃了蛋糕,吃了飯,一起玩玩鬧鬧,也算禮尚往來。
這次,既然對方不準備請朋友一起慶祝,那簡單送上生日祝福就可以了吧。
於是我建議凌寶,有多少錢,就辦多大事,量力而行。
既然她這周沒零花錢了,那就想別的辦法吧。
我鼓勵凌寶,實在不行,就拒絕吧。
孩子大了,在社交方面,父母有必要給他們一些指導。
學著拒絕別人,敢於說不,父母需要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識地引導。
其實,拒絕別人這件事,別說孩子為難,很多成年人也為難。
拿我自己來說,也是人到中年,才漸漸學會了拒絕,當然這個過程也讓我糾結,但總算能拒絕別人了。
二十來歲的時候,這個「不」字根本說不出口。
有時候答應了別人,但自己心裡也委屈、窩火。
現在,年紀漸長,經歷了一些事,也遇到了一些人,方才明白,不懂拒絕,一味迎合,對方不但不會感激你,反而會覺得你軟弱可欺。
而自己也覺得委屈。
但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拒絕他,對他說了不,就遠離你、誹謗你。
相反,他們會設身處地為你著想,日後,該來往了還來往。
當然,拒絕這門課有難度,非短時間內能學會。對成年人尚且如此,對孩子來說,一時學不會沒關係,父母從小引導,讓他們知道可以拒絕就好。
李群鋒老師在《兒童社交心理學》一書中說,孩子越懂拒絕,社交商越高。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敢拒絕別人呢?
首先,拒絕別人,自己心裡會過意不去。
對我家凌寶來說,她天然地認為,朋友過生日了,應該收到生日禮物,不然會很難過的。
而且,拒絕別人,自己也會有一種很無能的感覺。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自己會很快樂。
同理,若幫不了別人,我們也會難過。而拒絕別人,就是這種感覺。
第二,拒絕別人,害怕別人背地裡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
對孩子們來說,被朋友嘲笑「真小氣,連個禮物也不送」,或者聽到「你不送我禮物,不是我的朋友了,我不跟你玩了」這樣要挾的話時,心裡難免會羞愧、擔憂。
我朋友說,她兒子跟一位小朋友玩時,那位小朋友就總這樣威脅她兒子:
「如果你不跟我交換玩具,我就不跟你玩了。」
「如果你不按我說的辦,我就不理你了。」
而朋友的兒子,很多時候就真的不敢拒絕他的小夥伴,雖然朋友跟兒子強調了很多遍,不用聽他的。
其實這些原因,說穿了,也不過是人之常情了。但想要衝破這些,並不容易。
那天下午放學後,凌寶說,她沒有送朋友什麼禮物,只是簡單祝她生日快樂,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我沒說什麼,只說好的,知道了。
凌寶三年級時就不會對朋友說不,人家想要毛線玩具,她就老實地告訴我,我不同意,她還跟我急。
現在五年級了,朋友跟她要生日禮物,她還是會感到為難。
但這次迫於沒錢、沒時間,她無奈之下,只好拒絕了朋友。
我告訴凌寶,如果你生日,可以請小朋友來家裡一起慶祝,吃飯,吃蛋糕,玩,都行。別人送你禮物,你也可以收下。
但你不能開口跟別人指定禮物,尤其是價格偏高點的禮物,那樣有打秋風的嫌疑,不好。
凌寶點了點頭。
又過了幾天,凌寶說她想要一個新的筆袋,想讓我送給她。
我想了想,拒絕了她。
第一,我覺得她現在用的筆袋挺好的,既沒壞,用的時間也不長,幹嘛要換新的呢?
第二,我知道她喜歡漂亮的、新鮮的東西,尤其是學習用品,這點我理解,但我的錢包也要守住呀。
不過我告訴她,雖然我不給她買,但她可以自己攢零花錢買。
我問她,我拒絕了你,你生氣了嗎?
沒有呀。她說。
我繼續問她,上次你拒絕了朋友,你還擔心她會生氣,你覺得她會嗎?
她說應該不會吧,因為我送了她生日祝福。
她還說,雖然她生日想要禮物,我也想送給她。但她直接跟我要禮物,我感覺自己被強制了,心裡不舒服。
是的,我們都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進一步引導她,你看,拒絕了別人,也沒什麼的。
凌寶說,是的,我也可以拒絕別人的。
孩子們在跟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選擇,而拒絕與被拒絕,也是很常見的。
李群鋒老師說,懂得拒絕的孩子不但不會人緣很差,反而有可能因為凡事有分寸,更能與小夥伴和諧相處。
看來,拒絕這門課,真的要好好給孩子上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