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暴雨的頻繁打擾,考生們已在家經歷了幾個月的線上學習考即將來臨(7月7日至10日),今年的高考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僅時間較往年延期一個月,還有疫情和暴雨的頻繁打擾,考生們已在家經歷了幾個月的線上學習……
作為2003年以來唯一一次在7月舉行的高考,今年高考期間的天氣怎麼樣?7月高考會不會更容易遭遇高影響天氣?聽小編跟你說——
暴雨 強對流 高溫都來湊熱鬧!
整個6月,南方暴雨淅瀝瀝下個不停,到了高考日,這雨仍沒完!預計高考期間,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黃淮等地將先後出現中到大雨,其中重慶、湖北、河南南部、山東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北方加入雨季戰場,戰況還挺激烈。華北、東北地區及青藏高原東部有陣雨或雷陣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並伴有強對流天氣。
從南到北,高溫天氣也開始「作妖」。西北地區以多云為主,有時有陣雨或雷陣雨。江南、華南、陝西關中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內蒙古西部等地多35℃以上的高溫天氣;此外,7至8日,寧夏北部、陝西北部、山西中南部、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和北部等地有高溫天氣。
像是江蘇南部、安徽、湖北西南部、重慶、貴州北部、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較強降雨,這一帶的考生一定要提前出門,以免路上因為雨天路滑耽誤時間;到了7月9日,強降雨範圍明顯北抬,淮河沿線地區整體降雨會比較強,北京、河北、四川、甘肅、貴州、雲南等地偶有陣雨或小雨,考生注意帶上雨具。
氣溫方面,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河南、山東、河北、山西以及內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區氣溫較高,尤其是在華南一帶,高溫加上較大的空氣溼度,悶熱感十足,考生要注意防暑、補水和透氣,家長可以備些藿香正氣水和便攜小風扇。
氣象專家提醒,北方需防強對流天氣,南方需防高溫天氣,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等中間地帶需要防範強降雨天氣對高考的可能造成的影響。高考期間,全國天氣氣候形勢較為複雜,建議廣大家長和考生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6月vs7月 高考天氣哪個好?
七月份是夏季代表月,是江淮梅雨期向華北雨季轉換的時期,也是盛夏高溫主導時期。在氣象要素中,氣溫則是對人影響最為直接和敏感的要素。
其實,對於將高考時間曾安排在7月的決定,多年以來,社會各界都存在爭議。主要意見是7月份天氣炎熱,對考生考試、老師閱卷、家長照顧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而且,在我國南方的許多省份,7月洪澇和颱風頻發,給高考的組織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為此,教育部就高考改期一事進行了調查研究工作。中國氣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間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國31個省會級城市的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平均降水量和颱風的發生頻率等相關氣象信息。
數據顯示,6月10日—20日的平均氣溫為23.738℃,而7月5日—15日的平均氣溫為25.326℃;6月晝夜溫差在10℃左右,大於7月高考期間的不足9℃,颱風的平均發生率和洪水發生率也比7月小。教育部在進行了信息比對、反覆論證的基礎上認定,為全國考生和與高考相關的人群考慮,將高考時間改在每年的6月較為適宜。
2003起改為6月份高考,主要就是為了避開高溫天氣。因為特殊原因,今年的高考在7月7-10日舉行,對於考生、考場工作人員來說,與往年不同就是防暑降溫帶來最大的考驗。
7月天氣都得防啥?
中央氣象臺7月3日6時解除暴雨藍色預警,這意味著連續打卡31天的暴雨預警,總算按下了暫停鍵。而根據預報,今年七月很可能以南方高溫酷暑,江南華南等地氣溫將偏高1-2℃;北方降水量偏多、強對流天氣頻發為主要特佂。
預計7月份,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還有2至3個颱風生成,其中1至2個可能登陸我國華南沿海地區。颱風呈前期不活躍、後期活躍的階段性特徵。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王志華建議,在防汛減災方面,未來十天我國主雨帶仍位於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北部、江漢、江淮至黃淮等地,上述地區需防範強降雨疊加效應可能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城市內澇;華北、東北、黃淮北部需防範局地強降雨和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從7月中旬開始,我國東部地區主雨帶將逐步北抬至黃淮、華北、東北南部地區,意味著北方將進入降雨集中期,北方地區需抓好防汛減災工作。
在防暑熱方面,7月份全國各地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部分地區還有可能會出現高溫高溼的「桑拿天」,對公眾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和水電供應產生影響。公眾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預警,及時採取防暑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