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影視劇為了吸引觀眾,劇情與歷史事實大相逕庭,你們怎麼看?

2020-12-25 蔣老師說歷史

宰相制度在中國由來已久,不同的朝代對宰相的稱謂也有不同,有的朝代把宰相叫做丞相,今天有很多關於宰相的影視,為了吸引觀眾,把宰相和宰相制度亂用,不尊重歷史的本源。那麼宰相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又消亡在什麼時候呢?有哪些電視劇錯誤的用宰相和宰相制度呢?

首先,說一下宰相制度的由來,宰相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應該是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鞏固大一統的秦朝,秦始皇設置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設置了皇帝制度,在皇帝制度下設宰相制度,最早叫三公九卿,三公的長官就是宰相,分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來大部分朝代沿用了宰相制度,只是不同朝代設置各有不同。如唐代叫三省六部制,分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就是宰相。在宋朝,宰相叫做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樞密院,三司等他們的長官都是宰相。實際上從漢唐以來,都是通過增設宰相來分割相權,已達到加強皇權的獨尊。

其次,來說一下宰相制度的消亡,宰相的出現和消亡都是權利統治需要,宰相為什麼會消亡呢?我們都聽說過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說明宰相的權利很大,甚至有些朝代出現了宰相專權,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為此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防止宰相擅權,所以就廢除了宰相制度,當時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權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從此宰相在中國歷史上就消失了,就不存在宰相制度了,清朝設軍機處。軍機大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但是在今天的影視劇裡,還有什麼《宰相劉羅鍋》其實這是對歷史的錯誤宣傳,因為從明朝就廢除了宰相制度,在清朝說宰相劉羅鍋就是對歷史的錯誤認知。

今天我們的很多歷史影視劇為了吸引觀眾,劇情與歷史事實大相逕庭,甚至出現知識性的錯誤,如在影視劇《三國》中劉備曾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是清末梁啓超所說。還有在唐代的很多影視劇裡面就有去逛「夜市」,其實「夜市」在宋代隨著商業打破時間和空間後才有「夜市」的。還有我們今天所說「玉米」,「番薯」,「菸草」等在明朝以前的影視劇裡經常出現,實則,這些食物是新航路的開闢也就是在明朝後才傳入中國的。

類似的錯誤在現在的影視劇中還有很多,也許大家會覺得無關痛癢,但是對於歷史的傳播卻是很不好的,尤其對於學生而言,因為學生是影視劇的忠實觀看者,在這些錯誤歷史知識的潛移默化下,對歷史的理解就會發生偏移,所以建議編劇們在拍攝作品時,還是先普及一下歷時知識。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12部高分經典影視劇,帶你了解西方歷史
    那麼,今天就讓小印帶大家盤點一下,以西方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歷史背景為原型所改編的影視劇都有哪些,one、two、three、four、five....twelve。 《維多利亞》在對女性角色的構思與思考上不止是貼合史實,也對把握住現代觀眾的胃口,看起來真「爽」,喜歡看爽劇的小夥伴別走開。
  • 《霍去病》被批歪曲歷史遭抵制,古裝劇中歷史該是怎樣的存在?
    反觀現在的古裝劇,往往是在歷史的外衣下,穿著宋朝的衣服,吃著清朝的食物,套著唐朝的官職,談著「瑪麗蘇」、「傑克蘇」的戀愛,或權謀爭鬥的爾虞我詐,這些毫無歷史依據的劇情,如何讓這些90後、00後等的「網絡原住民」塑造出真實厚重的歷史觀,又有多少能夠值得觀眾一遍遍回味?
  • 歷史上女孩子會在露天之地的河裡洗澡?影視劇誤人子弟,真相在這
    歷史上女孩子會在露天之地的河裡洗澡?影視劇誤人子弟,真相在這。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觀眾,可能會對古代的一些事情有點誤解。以為古代人的生活就和電視劇中演的一樣,一些年輕漂亮的女子,看到一片清澈的河水,就跳進去洗澡了。
  • 李誠儒批《甄嬛傳》可笑,原著作者另一作品更是搞錯歷史人物姓氏
    簡而言之,就是在說《甄嬛傳》歪曲歷史,會誤導年輕人。說實話關於這個問題,之前就思考過。首先不得不承認,李誠儒說得有一定道理。小時候看類似《甄嬛傳》這種類型的影視作品,真的會誤以為是史實。慶幸的是,本人的好奇心比較強。基本上看過一部有關歷史的影視劇,就會查一下相關的資料。逐漸明白了《甄嬛傳》屬於戲說劇,並非真正的歷史。
  • 範冰冰新劇被舉報篡改歷史 中國古人怎穿起日式和服?
    有被人當做漢朝典範的《漢武大帝》,有影響古風服飾的《畫皮》,還有竟然拿獎了的《刺客聶隱娘》,更別說《武媚娘傳奇》和《王朝的女人:楊貴妃》這樣的戲了……看這些劇照,會驚訝的發現,國產歷史劇怎麼都成了日本歷史劇了?
  • 熱播影視劇廣告"花式植入" 品牌在偷笑觀眾受不了
    《青雲志》劇照   最近,影視劇和節目中的廣告植入越來越花式,主持人在節目中為了「金主」玩花樣口播,熱播劇的廣告隨處可見,不少現代品牌穿越到古裝劇中讓人哭笑不得,《青雲志》、《老九門》紛紛淪陷,《微微一笑很傾城》還成了廣告劇,觀眾瘋狂吐槽的同時,品牌商卻引以為豪:吸引注意力就是成功。
  • 清代歷史檔案記載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與影視劇中演繹的大相逕庭
    影視作品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一定要加以修改和誇大,往往要摻雜大量戲說在其中,因此使觀看者誤以為屏幕上演繹的便是事實。 實則針對楊乃武與小白菜之事,清朝文獻中留有很多記錄,不但包括當時的審案流程、案卷記錄,也有楊乃武的同窗好友遺留下的個人筆記,就連楊乃武親筆寫的「屈打成招」四個字,如今仍保存在歷史檔案館。
  • 從李誠儒怒批《甄嬛傳》到肖戰《餘生》被罵,影視劇究竟該怎麼拍
    可是《甄嬛傳》的收視率和播出後的好評度,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更多的是被劇情和演員的表演所吸引,又有幾個人是在看那段歷史呢?古裝劇也不是一部歷史的紀錄片,更不是正史,如果想從歷史的角度去總結一部古裝劇的好壞,那麼現在所出品的古裝劇應該會全軍覆沒了。
  • 這番靠什麼吸引觀眾?不僅番名是NTR,劇情更是隨處可見NTR
    其實從這部動畫的名字就能看出來,這番其實是有NTR的元素的。雖然《租借女友》這部作品的主題是:租借一個職業女友來感受下戀愛交往的感覺。但一旦當事人雙方發生了情感糾葛,「租借」這一種形式就會變味了。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直男不直男,潔癖不潔癖的問題了,畢竟「租借女友」這一種形式本身就是有著NTR意味的活動。
  • 這部抗日「嘔像劇」裡,歷史和常識都失靈了
    嘲諷的浪潮持續一段時間後,有人笑累了,開始思考「反噬」的問題—— 小鮮肉、男帥女美、甜甜的偶像劇情、歷史文化的厚重感,這些不正是觀眾想要的嗎?為何如今這麼抗拒? 如果把每一個元素單獨拆出來,確實賞心悅目,但合在一塊,就讓人難受了。
  • 王明珂 |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
    當代口述歷史學者常藉由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記憶,來補充歷史文獻記載之不足。對於追求「歷史事實」 的歷史學者而言, 這不失為一種歷史研究的新工具。然而由歷史記憶的觀點, 這樣的口述歷史只是為「典範歷史」增些枝節之末的知識而已。甚至它更進一步強化了反映男性、統治者、 優勢族群觀點與其偏見下的「典範歷史」,而使得「歷史」成為階級權力工具。
  • 錢小豪,別再炒冷飯了,讓九叔成為歷史吧
    光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部賣情懷的電影,連名字都和林正英的《一眉道人》很像。這也不是錢小豪第一次賣情懷了,在此之前還有《四目先生》、《至尊先生》、《新殭屍先生2》等錢小豪主演的電影,擺明車馬賣情懷。然而,這些電影的評分一部比一部低,愣是沒有一部稱得上合格的殭屍片。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劇組更是為了取景跑了5000多公裡,場景多達千餘處,內外置景及改造面積多達113000平米,甚至還為此搭建了一座完整的城池。言情風,情節突兀評分高開低走《大秦賦》播出了二十多集,離78集完結還有一大半的距離,其評分高開低走,觀眾詬病最多的無非是演員、劇情和臺詞少了厚重感,多了言情味兒。
  • 5本劇情絕妙、越看越上癮的歷史小說,謀篇布局驚豔,張力十足!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5本劇情絕妙、越看越上癮的歷史網絡小說,尤其是喜歡歷史小說的書迷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小編今天的推薦呀,相信你們開篇就會被小說內容深深吸引的!小說謀篇布局驚豔,劇情張力十足!「去了去了,」江哲搖搖頭走遠了,「辛辛苦苦就為那幾百文錢……」網友點評:剛開始看的是時候情節確實引人入迷,尤其是江哲(主角)在前期偏中期的時候 ,對戰爭的運用,還有三國人才心理上的處理,最主要是,主角在歷史進程線上的破壞上面處理得不錯,有些歷史情節還是以不同的導火線發生下去了,像董卓作亂這些。
  • 「觸摸」上海的歷史 歷史博物館首日觀眾6200餘人
    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上海故事/晨報記者 何雯亞  成立於1953年的上海歷史博物館,幾十年來幾經易址,終於選址在南京西路325號,以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雙館合一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眼前。昨天兩館正式免費開放,多年的期盼引發觀眾早早地排起長隊,最早的排隊者5點多就到了。截至閉館,開放首日共接待了6200餘人。
  • 這檔澳洲節目自稱科普歷史惹怒華人觀眾
    不得不說,在看過這期節目之後,觀眾們大多數的反應就是「節目如其名」,確實是糟糕透了。這檔節目不僅刻意醜化了我國的女皇形象,還有抹黑我們國家歷史傳統的傾向,以至於一經播出,我方民眾就直接炸鍋了,和澳廣電臺展開了一場罵戰。先來說說民眾為什麼會這麼惱怒吧。
  • 大相逕庭 大相逕庭的意思和造句
    【辨義】「大相逕庭」和「天壤之別」都有「相差很遠」的意思。但「大相逕庭」常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天壤之別」僅強調差別極大。  用大相逕庭造句  1) 事實真相與此大相逕庭。  2) 但是,伯克希爾公司和中國基金在兩方面大相逕庭。  3) 僱員們與工會領袖們的意見仍大相逕庭,根本無法達成一致或進行妥協。
  • 日本對《三國志》下手了,從日本角度看三國,是怎樣一段歷史?
    《新解釋三國志》是一部2020上映的日本歷史喜劇電影,由福田雄一執導,演員大泉洋、小慄旬、室剛、賀來賢人、岡田健史、渡邊直美、橋本環奈主演。劇情講述在西元200年中國漢朝的亂世中,被後人視為英雄的蜀國武將劉備為重返太平盛世崛起,魏國曹操、吳國孫權等各國武將們在戰場上奔騰,終於發生了歷史上知名的"赤壁之戰"。
  • 《盜墓筆記》最高分影視劇有人卻說看不懂:小說改編影視劇,越還原...
    「節奏緊湊」「還原度高」成為不少觀眾打高分的理由,然而還有不少觀眾因為沒看過原作小說,在彈幕和評論裡直言「看不懂」。很長時間以來,知名小說影視化過程中被「魔改」備受詬病,然而《終極筆記》則提出新的問題:越還原小說本身,也未必一定更好。在一些觀眾和專業人士看來,改編自小說的影視劇仍然應該作為獨立的內容產品,不妨進行適當改編以提升整體品質。
  • 歷史上真實的甄嬛的長相到底如何?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看了《甄嬛傳》,你以為歷史上的熹貴妃真的是那麼美豔動人,感情經歷豐富,為了生存不得已爭寵,最後成為一個心機女嗎?影視劇就是娛樂的,為了吸引眼球,抓住觀眾的心,違背歷史事實的改編,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