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cuō)折還是挫(cuò)折?下載(zǎi)還是下載(zài)?與漢語言有關的問題,其實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本次的PLC教室是蒲公英夏令營開營以來最為熱鬧的一間課堂,近百位海內外青少年和蒲公英志願者都被漢語言的「魔法魅力」吸引而來。
下面,讓我們走近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主持人董樂老師帶來的「漢語言魔法學堂」,一起領略漢語言的魅力與風採,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的魔法之旅從中國的美食開啟,不論是工序複雜的佛跳牆還是日常常見的餃子,在那些佳餚美味的背後實則都蘊藏著中國獨特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深切情懷。
中國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中文繞口令卻讓人舌頭打結,成為了不少營員們在魔法旅途上的難關。在董老師的邀請下,馬海也為我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彝語繞口令。雖然大家聽不懂,但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魅力撲面而來。繞口令詞中對美好的歌頌更是引起了全場的共鳴。
馬海給做為我們帶來的彝語繞口令
在董老師動人聲音的帶領下,我們了解了中國不同方言中的聲調和北京的兒化音,並糾正了日常易讀錯的詞語發音,學習體會聲音的魔法——大中小、高中低、快中慢。我們都未曾想到,原來聲音也能表現出鳥兒的飛翔與池魚的遊動,表現出雪花的輕飄與狂風的猛烈。
有趣的北京兒化音(董樂老師示範)
營員、志願者們模仿跟讀
閉上眼睛,跟隨董老師充滿感情的朗誦示範,我們看到了在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在水裡快活遊玩的魚兒;看到了秋天落光了葉子的柳樹,冬天依然挺直俊立的松樹和柏樹。董老師的聲音仿佛有著變戲法般的魔力,在我們眼前幻化出一幅幅動人的圖畫。
董樂老師優美的朗誦講解示範
這堂課對於所有對非中文母語的青少年們而言是一場嘴皮子的挑戰,更是對中華文化之冰山一角的簡單一窺。風信子組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非中文母語的海外青少年同我們的涼山營員們一起,挑戰了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朗誦。「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組員們的中文或生澀、或流利,但每個人咬字清晰,大膽自信。
風信子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歌朗誦展示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聲音跨越時空、卻毫無隔膜地匯聚在一起,從中我們看見的是小組成員們的凝聚力,看見的是他們對課程的投入和用心。董老師的引導為我們打開了漢語的一扇門,門後藏著的,是中華文化的豐厚底蘊。今後在我們看到漢字時,必然多一份嚴謹、多一層敬畏。
這一堂課還有太多太多的精彩的瞬間和感動:馬車古每一次發言時猛然出現的雞鳴聲、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模仿跟讀、準備倉促卻格外用心的朗誦展示、阿皮史則為我們帶來的山歌表演、課程結束後30分鐘內聊天框中依舊持續的「不介意拖堂」和「不想走」的刷屏……還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無數多次熱烈的鼓掌與感謝,這堂課著實讓所有人都回味無窮。
阿皮史則帶來彝族山歌《吟飾品》作為課程的結束
非常榮幸可以參加董樂老師的導師課。我們聽到了她動聽,擲地有聲的嗓音;領略了她的幽默風趣;感受到了漢語的魅力。董老師的課獨特,有趣,一直可以讓我集中所有注意力去享受。從剛開始的中國美食和繞口令就提起了大家非常濃厚的興趣,坐在我旁邊的弟弟妹妹手舞足蹈地猜菜名,認真嘗試繞口令。慢慢的,繞口饒舌的北京話裡的兒化音,知識化的日常易錯音,聲音魔法更是將課堂中段提升一個高度,印象裡繁雜無聊的文學知識配上董老師的聲音和趣味講解就並沒有那麼硬核了。後面坎坷的小組展示也體現了大家對董老師的尊重,對漢語文化的尊重。謝謝董老師,謝謝蒲公英志願者。
我非常高興和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董老師的魔法課。五年前,也是因為一位來自北京的阿姨改變了我很多東西,這次也是如此,學習漢語這麼久,絕不是初逢漢韻,但真的是初逢雅韻,從沒有上過如此標準的普通話漢語,再次感受到了漢語的魅力。蒲公英一次又一次帶給我們驚喜,董老師是我們所有人的驚喜。謝謝幕後的愛心人士,謝謝幕前的才藝人士,謝謝大家。
Here are my thoughts:
Today's lecture was really interesting and also very interactive. We learn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behind many aspec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rough food, tongue twisters, dialects, ways of expression, and various songs and poems.We also watched some very funny and even touching videos.Towards the end of the session, we were split into our respective groups and learned a poem together.A pretty fun part was reading certain phrases using the"er hua"of Beijing dialect.An additional par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how different ways of taking can convey different feelings.For example, high pitched voices will lead to you feeling anxious and attacked, average pitched voices will give off a more amiable feeling, and a low pitched voice will make you feel relaxed and sleepy.It was really cool when the lecturer read the different passages and was able to express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even colors just by using her voice.
今天我們非常有幸能夠請到董樂老師為全體營員帶來第二節PLC課程——漢語言魔法學堂。在前期,從本次PLC志願者的角度,我看到了董老師為我們這一堂課費盡了心思。她不僅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準備了許多視頻和互動環節來調動同學們對漢語的興趣,而且在了解到同學們的漢語水平後,還希望進一步優化課程安排,與我們探討可能存在的問題、修改教案直到深夜,只希望給在涼山和在海外的同學們帶去難度適中、活潑有趣的課堂體驗。董老師的聲音深入人心,使所有人都陶醉其中,而課堂上更是驚喜不斷、掌聲連連,每一位同學的表現都十分出彩,尤其是擔任主持的izzie和馬車古同學十分認真仔細地跟讀模仿。隨後的幾個環節中幾乎所有同學都打開麥克風試著跟著老師學會正確的讀音,我們即便隔著屏幕也能夠感受到同學們的專注。最後,在分組朗誦的環節中,雖然準備時間較為緊張,但是每一個小組都飽含深情地為我們誦讀了《詩經·關雎》和《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不僅帶領我們體會了中國古典之美,更是向所有蒲公英的成員們傳遞著希望與愛。在課堂進入尾聲時已經超過計劃時間約半小時了,但所有人都戀戀不捨,在聊天窗口中熱情地向董老師發出請。我們一致歡迎董老師成為蒲公英的一員,希望能在將來請老師為大家帶來更多有趣而有意蘊非凡的課程。
人們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這節課上我發現,通過聲音傳達的力量是無窮的。所有人在誦讀時,無論讀音是否標準、語速是否恰當,我們都是在闡釋著自己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對世界的體驗和洞察。我們的距離很遠,但我們的心很近。赤忱與熱愛,探索與發現,執著與堅守,我感到了每位工作人員和每位同學的赤子之心,感到了大家一同構成的蒲公英這個家庭的強大的力量。這著實直擊人心、讓人心潮澎湃,也讓我更加感恩能夠在這個暑假成為蒲公英的一員,這必將成為我永生難忘的經歷。最後,再次感謝董樂老師,感謝所有為這堂課無私付出的老師和同學們感謝所有參與了這次課堂的同學們,是你們讓這堂課更具魅力。謝謝!
正如泰戈爾所說,含笑播種的人,一定會含笑收穫。在青少年們與志願者們的分享中,我們切身地感受到課程中多元的思考給所有人帶來的無法估量的收穫。而我們身處其中,認真傾聽,積極分享,尤其在今天的課堂上,漢語的魔法魅力更是為我們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
文字即意味著人,意味著人情,意味著思想。當我們沉浸地去誦讀、認真地去對待、發自內心地去尊重每一種語言背後的文化時,我們便能體會到每一個人對待生活的熱切與對美好的無盡期望。正是這種無形的力量將我們聚在一起,讓我們成為了蒲公英的家人,相聚在每一個線上課堂。哪怕隔著屏幕,我們也能感受到久違的、濃烈的人情味。
董樂老師在課程中讚嘆道:「我感覺蒲公英的志願者們,以沈航為首,對待這件事情的認真程度,就像是一種信仰」。正是董樂老師與志願者們的辛勤付出,一磚一瓦搭建起了這樣一座既讓山區孩子們走向世界,也讓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擁抱中國文化、擁抱涼山風土人情的橋梁。
董樂老師作為知名主持人,工作非常忙碌。課程前夜,她已經連續工作22小時,又加班到晚上十點,匆匆吃完晚飯,又馬不停蹄地和課程團隊討論第二天的課程,最終呈現出了完美的課堂效果,收穫了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蒲公英資深志願者沈航女士擔任了本次活動的串場主持,她不但為我們牽線搭橋、邀請到了董樂老師,而且精心策劃籌辦課堂,在開課前夜和助教團隊準備課件直到凌晨兩點,本次課堂的精彩呈現源於她們的忘我付出!
來自復旦大學的志願者施欣怡,自告奮勇接下PLC的助教工作,她追求課件質量的完美,辛苦轉錄視頻到凌晨,並為本次推送提供了精彩的文案和走心的感悟。
在課程開始八小時前,中文不太好的主持人Izzie甚至還不能把繞口令的第一句認全,馬車古也是人生第一次做主持人。為了配合課程效果,Izzie 與馬車古辛苦練習繞口令和古詩,圓滿完成了他們的主持工作。
成為更好的自己,是蒲公英人不懈的追求!在蒲公英,大家都努力追求真善美,希望把部分人的善意釋放給全世界,簡單的願望在蒲公英似乎成為一種信仰,這樣的信仰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組成了蒲公英這個大家庭。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他們為夏令營注入源源不斷的熱情和智慧,上善若水,薪火相傳。再次感謝他們!
圖 | 李丹 施欣怡
文 | 李丹 施欣怡 王妤寧
(胥媛、沈航、沈麗萍三位老師也對文字多有貢獻)
審稿 | 鄭翔 王妤寧 餘蕉 胥媛 沈航 3J
排版 | 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