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大家都不可能陌生。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他不僅提出了奇性定理、黑洞理論、宇宙無邊界論等思想和理論,而且還表達了他對時空的深刻理解。霍金曾經說過,人類不是生活在三維空間,而是生活在四維世界裡。
對於霍金所表達的有關時空的看法,很多人覺得霍金和霍金對空間的看法是極其荒謬的。人類如何會生活在四維空間中?在人類生活的空間裡,只有三種尺度:長、寬、高。神秘的時間根本不屬於這個時空。
那麼為什麼霍金堅持提出一個大多數人認為是錯誤的觀點呢?一些科學家解釋說,霍金的觀點看似荒謬,但實際上它包含了一些真理。大多數人不同意他的觀點,或者因為思維的局限性,無法延伸和拓展。
如果我們想將維度的深刻概念形象化,我們可以以移動的汽車為例。首先,汽車在直線道路上行駛,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汽車在一維空間中運動。然後,當汽車到達十字路口時,需要向左或向右轉彎。不管汽車最後是向左還是向右轉彎,我們都可以認為汽車已經進入了二維空間。轉彎後,汽車開到山坡上。當汽車在斜坡上行駛時,它可以看作是一輛三維空間中的汽車。
若分析到此便宣布結束,那四維空間自然不會出現。可若順從這個思路往下思考,四維空間便可能存在。我們完全可以把汽車行駛的時間看作是汽車處於四維空間的證據。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只觀察和分析平面事物和三維事物的特徵。在梳理研究中,大多數研究者之建立x軸、Y軸或x軸、Y軸和x軸。這樣,一切都被限制在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人類生活在低緯度空間,而高緯度空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神秘和無形的。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高緯度空間控制著低緯度空間,這意味著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高緯度空間建立起來的。
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著名小說《三體》中有一個關於四維空間的故事。說人們終於飛離三體的追殺,無意中闖入了神秘的四維空間。
這時候進入者在四維空間裡發現三維空間的一切事物變換都在他們眼裡,猶如"天眼"一般,能看到千萬事。
在了解了四維空間的情況後,入侵者進行了深入思考,試圖找到一條拯救人類的途徑。最後,他們意識到四維空間中的高智能生物屬於矽基生命。最後,他們找到了摧毀四維空間的方法,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三維世界。
在國外的一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我們也看到了它對高維空間的理解,並通過電影手法表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高緯度空間的存在更加立體。
劉慈欣還認為,在進入四維空間之後,我們將掌握時間,因此壽命的長短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數千年來多少帝王企望的長生不老或將實現。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正是這些顛覆的新概念,挑戰人類想像力極限的思想實驗,《三體》的鐵桿粉絲源源不斷。
美國總統歐巴馬說過:我尤其喜歡劉慈欣的《三體》。曾在讀完第二部《三體》後,讓白宮工作人員發郵件給劉慈欣催更,喜劇的是劉慈欣以為是有人搗蛋,把郵件當作垃圾屏蔽了,直到後來白宮通過官方渠道聯繫上他,他才知道真的是白宮發來的郵件。
歐巴馬不僅催更,當他以私人名義來訪中國的時候,別人都是給單價30萬的錢求能與他合影,他卻點名要見劉慈欣。
而且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也是亞洲範圍內的首次獲獎。
有人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
如今,《三體》早已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遠銷海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大批《三體》和劉慈欣的忠實粉絲。
雷軍也說過: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現在只需要一頓飯的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馬上聖誕節、元旦節都要到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