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海西潮湧,同安先行。當前,乘著海西建設的「暖風」,以及在市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同安區委、區政府積極解放思想,科學謀劃,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而當地最大的工業聚集地——同安工業集中區,正全力抓住海西建設機遇,揚千帆蓄勢待發。如今,這個「聚寶盆」正釋放無限能量,以其傲然雄姿呈現在人們面前。
工業集中區的發展與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企業的快速發展則是所有員工敢打敢拼,勇於奉獻的結果。置身於同安工業集中區這座新興小城,從一個個員工愉悅工作、快樂成長的生活片段中,折射出工業集中區在努力為企業落戶「築好巢」的同時,還積極為廣大員工構築了一個「溫馨家園」。
今天,本報繼續推出同安工業集中區系列報導之三。
朝陽東躍之時,車間裡是他們忙碌的身影;斜陽西落之際,林陰下有他們悠閒的笑語……優越的投資環境使同安工業集中區成為各企業「安營紮寨」的「風水寶地」,同時,清新潔淨的花園式廠區構造也使這裡成了5萬員工「安居樂業」的「溫馨家園」。
誠然,集中區企業要發展和壯大,需要一支穩定能幹的員工隊伍;而要讓員工安心為園區各項事務服務,就得有一塊強有力的「吸磁」。於是,走在同安工業集中園區,經常都能看到這樣的和諧畫面:食堂裡的觥籌交錯、超市裡的人頭攢動、路燈下的情侶依偎……工業園區處處流淌著家園的溫馨。
事實上,這樣的場面歸功於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巨資投入。近年來,先後在工業集中區投資過億元的新建及改、擴建中小學,讓外來員工子女同等享受廈門的優質教育。目前,園區內逐步完善的醫療衛生、文體、交通、配餐、超市、酒店、金邊工程等設施,逐步為園內員工提供了優質的生活環境。市圖書館同安工業集中區分館、文體活動中心、運動場、休閒廣場、職工之家等越來越完善的配套建設到處洋溢著數萬產業員工的自信與驕傲……正如同安區副區長、同安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許國華所說,關注區內職工生活,滿足企業員工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讓外來員工找到家的感覺,「只有這樣,園區才能更好地為我市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天,讓我們跟著員工的腳步走進工業集中區,從幾個畫面感受這裡的愜意生活。
【畫面1】
「在食堂吃飯就像在家一樣!」
●人物:員工小陳
●感言:這裡生活便捷實惠,走幾步路就有食堂,兩三元錢飽餐一頓,五六元可享受星級商務套餐,租「金邊」工程的房子,每月政府還有補貼……這裡能找到家的感覺。
在同安工業集中區,中午下班時間一過,員工就陸續到同安園食堂用餐。舒適的用餐環境一塵不染,價格清楚地標示:紅燒肉套餐、豬排套餐、雞肉套餐……三菜一湯,價格實惠。購買套餐後,服務員還會主動送上一張現金抵用券。
在工業集中區,越來越舒適的生活環境讓這裡的魅力增色不少。員工陳運銘告訴記者,在餐廳買飯速度快,環境非常好,菜色搭配也合理,價格還實惠,在食堂吃飯,舒服、乾淨、衛生,就像在家一樣!「巡遊」工業集中區,在烏塗商業街以及「金邊」區域,分布了很多超市、酒店、飯館、小吃店,生意紅紅火火。除了飲食方便衛生外,「職工之家」也讓小陳特別舒心,「讀書、看報、上網、打球什麼都有,在這能找到家的感覺。」
【畫面2】
「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物:員工小劉
●感言:在同安工業集中區,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因為,沒有人會叫我們「農民工」、「打工妹」或者「打工仔」;在這裡,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與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延伸到我們的家人。不可否認地,我們是多麼的幸運。
集中區的員工大部分來自廈門市以外的外來人員,因此不乏有拖家帶口來工作的,小劉就是其中一位,她已在工業集中區度過了兩個春秋。在她印象中,工業區非常有人情味,去年春節就令她記憶深刻,受災害天氣影響,園區近萬名員工滯留。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管委辦全體人員不辭辛勞連續七天每天早晨至晚上在園區文體活動中心舉辦遊園活動,蒙面敲鑼、飛鏢投射、自助卡拉OK、電影晚會等節目豐富多彩,食用油、面、日用品等年貨獎品讓員工們滿載而歸。那段時間,受風雪阻隔無法回家的員工們的心靈得到了最大安慰。
其實,像這樣關愛員工、慰問員工的活動,集中區每過些日子就會舉辦一次。如每年春節元宵的「集中區之春」文藝晚會、「『五一』勞動者之歌」文體賽事、「中秋」「國慶」的「情滿工業園」「歌頌祖國」等大型文藝晚會等。此外,徵文活動、籃球賽、青年才藝大賽、桌球比賽、拔河比賽等,4000人參與的博餅大賽、近萬人參與的卡拉OK賽讓員工們與工業區走得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