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興富和15歲的女兒廖龍琴在昏暗的屋中整理床上的稻草。本報記者 李斌 攝
「撿回來的」母女成了妻子女兒
老廖卻將這個公開的秘密隱藏了15年
這個秘密,鄉親鄰裡都知道,唯獨瞞了女兒15年。他該不該告訴女兒:她不是親生的?
一段情要埋藏多少年,兩顆心還要承受多少痛苦的煎熬。你應該會明白我的愛,雖然我從未向你坦白———
「撿回來的」母女成了妻子女兒
老廖卻將這個公開的秘密隱藏了15年
這個秘密,鄉親鄰裡都知道,唯獨瞞了女兒15年。他該不該告訴女兒:她不是親生的?
54歲的父親,15歲的女兒,在合川區雙槐鎮上遊村,廖興富一家再普通不過。2月25日星期五,趁雙休日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廖興富揣著剛剛拿到的入戶證明趕到了雙槐派出所。15年來,從上遊到雙槐,從雙槐到合川,廖興富記不清跑了多少次,而這一次,女兒的戶口再一次落空了。
「女兒的身世是個秘密,她不是我親生的!」廖興富毫無辦法,他決定要說出埋藏了15年的秘密,這個秘密,鄉親鄰裡都知道,唯獨瞞了女兒15年,「她們娘倆都是我撿回來的。」但是,好多次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
一個樸實的父親該不該告訴一個孝順的女兒:她不是他親生的?
一個秘密
54歲父親 埋藏了15年
廖興富借住的雙槐鎮上遊村距離合川城區有一小時車程。
厚實的大木門後,一個土黃色的身影怯生生的等候著,不時探出大眼睛張望。「她是廖興富的女兒,叫廖龍琴,15歲了,女娃兒膽子小,臉皮薄……」聞訊而來的鄉親很快擠滿了屋外的院壩,廖龍琴卻遲遲沒有露面。
「娃兒也大了,可以跟她說實話了,辦戶口要緊!」鄰居楊守貴住在廖興富的對門,為給小龍琴上戶口,他去派出所當過證明人。廖興富聽了,「嗯嗯」點頭應著,但一瞥見小龍琴,他趕緊給鄰居使眼色,故意提高了聲音:「爸爸是要給你上戶口啊。」
「其實,龍琴不是我親生的,她和她媽都是我撿回來的,這個事大家都知道。」一陣沉默之後,廖興富最終決定找個機會向女兒說出實情。
一段往事
同情心起 趕場「撿」回母女
15年前,一場偶遇,年近40歲的廖興富「成家」了。
廖興富記得很清楚,那是1995年的秋天,剛收割了玉米,他到小沔趕場,正出場口,看見公路邊圍了一大群人,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地上,懷裡抱著個小娃娃。「怕是餓到的喲?」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但不管廖興富怎麼問,婦女都一言不答。
「你沒結婚,乾脆接回家當媳婦算了。」一個熟人見了,給廖興富出主意,讓他乾脆撿回家,廖興富一聽也認真了:「我都快40歲了,撿個娃兒以後可以防老。」廖興富當即就找個籮筐,將這對母女背回了家。
「廖興富找著媳婦了!這件稀奇事頓時就傳遍了。」彭成玉至今記得,當時鄉鄰們擠滿了院壩,大家都爭著來看熱鬧,廖興富樂呵呵的抱出了孩子給大家看。
幸福生活
他年近40才有完整的「家」
孩子的到來,讓年近40歲的廖興富一下子有了生活的盼頭。
「老婆病著,我就自己帶娃兒,出門做事就用擔子挑著。」廖興富細心的照料著妻女,看得鄰居們都非常的羨慕,一個多月後,妻子很快康復了。
廖興富漸漸發現,妻子是個「笨女人」。她說一口誰都聽不懂的話,不大會做事情,也不大會帶小孩,他試圖詢問妻子的來歷,她也說不出來。
「她沒有戶口,也不曉得來歷,我帶著她去辦結婚,也辦不成。想給女兒上戶口,又要交錢。」儘管如此,廖興富很滿足,妻子總是笑呵呵的,她沒有名字,廖興富就叫她「先妹」,她也很樂意。「她唱一口山歌可好聽了,大家都愛聽!」廖興富幸福的回憶著。
相依為命
石頭房裡乖乖女長大了
而幸福的日子卻很短暫,小龍琴4歲那年,他們一家三口正在江西打工。也是這一年正月廿九,先妹病逝。
帶著喪妻的悲痛,廖興富不久後獨自帶著女兒回到了合川的老家,誰知老家的兩間磚瓦房因為年久失修,已轟然倒塌。沒房子住,廖興富的大哥廖興文就騰出了房間;沒有床單被褥,廖興富的妹妹廖興碧就送來了床單。廖興富又當爹又當媽,一心拉扯女兒長大。
「我要供她讀大學,哪怕鄉裡能讀大學的女娃還不多。」廖興富憧憬著,相信知識將改變女兒的命運。但命運再次和父女倆開了玩笑。
2008年冬天,正讀六年級下學期的小龍琴,患上了嚴重的空洞型肺結核病。為了給女兒治病,廖興富四處借錢,湊了2萬多元,病情穩定後,囊中羞澀的廖興富又只好將女兒接回家。那段時間,廖興富天天將女兒背進背出,累得滿身是汗。但小龍琴胸口痛,又背不得。於是,廖興富用省下的20元飯錢在廢品站買了輛破自行車。可自行車零件都散了,不能騎,廖興富就讓女兒坐在自行車上,自己推著車走。
得知自行車的來歷後,小龍琴躲在被窩裡,悄悄哭了一整天。廖興富聽醫生說,女兒的病一定要加強營養,可3頭種豬、架子豬早賣了,廖興富只得挑起一根扁擔出門。廖興富專揀累的、重的幹,一天能賺個30塊錢,然後,廖興富就給女兒買雞蛋、買牛奶。「那段時間,爸爸陪我的時間很少,原來他下苦力去了!」小龍琴說。
心裡掙扎
該不該說出真相
去年9月份,又到了開學的時候,小龍琴的病已痊癒了。但一直想上學的小龍琴,卻在報名的那一天,突然決定放棄了。
「她說想上初中,她又說想出門打工、賺點錢再讀書。」廖興富心裡很難受,他猜想,女兒知道家裡困難,不想給家裡添負擔。
最近的這一段時間,女兒總是在提起戶口的事情,追問著為什麼她16歲了還沒有戶口呢?
廖興富心裡掙扎著,是不是到了非得說出真相的時候?廖興富說,早在5年前,他就給鄉派出所、村裡提出過申請,希望給女兒上戶口,但那時上戶要交社會撫養金,這幾年,又要出領養證明,但這個證明他沒處可出。
當著記者的面,廖興富幾次幾乎都要把真相告訴女兒了,但又都把話咽了回去。「我再想想,再找時間說。」廖興富最擔心的就是,女兒接受不了事實。
本組文/記者 顧曉娟 實習生 孫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