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2020-12-11 夏目歷史君

在我國歷史上,滿族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民族,也是開創了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民族。可是,清朝恰恰趕上了封建時期走向沒落的時代,最終,在列強的堅船利炮的轟擊,以及國內不斷起義的情況下,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走向滅亡。

清朝滅亡之後,包括清朝皇室在內的絕大多數滿族人走上了「更名改姓」之路,特別是在更改姓氏方面,滿族人把滿族姓氏改成了漢族姓氏。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年滿族人更改姓氏幾種常見的類型。

1、用滿族姓氏的諧音來取漢姓。

這種改姓的方式是當年滿族人使用的最多的一種方式,可能是覺得這種改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之前滿族姓氏的內涵吧。利用了這種方式更改的有兩種姓氏。

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在滿族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姓氏,這種姓氏貫穿在滿族八旗各個旗之中,瓜爾佳氏最著名的還要屬清朝五大開國功臣之一的費英東了。最後,瓜爾佳這一姓氏更改了成了「關」,在滿族語的發音之中,「瓜爾佳」和「關」比較相似。

塔拉切氏:這一姓氏在滿族中人數也比較多,最後,這一姓氏改成了「唐」。從現在滿族人的姓氏來看,姓「唐」的滿族人還是有一定的規模的。

2、用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

這種改姓的方式相比之下還是最容易的,取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而且,這種改姓的方式往往是取滿族姓氏中一個最接近漢族姓氏的字。

葉赫那拉氏:這種滿族姓氏相比之下是除了「金」之外人們最熟悉的姓氏了,慈禧太后就是這一姓氏,正是處於慈禧太后的原因,讓這一姓氏在滿族姓氏中變得更加尊貴了。最後這個姓氏分支成了兩個:「葉」和「那」,我們比較熟悉的歌手那英的祖先就是葉赫那拉氏。

另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還有「溫特赫氏」,溫特赫氏也是一個滿族貴族姓氏,最後改成了「溫」。「富察氏」改成了「富」,「佟佳氏」改成了「佟」,這兩個姓氏都曾經出過皇后,一位是乾隆的富察皇后,一位是康熙的佟佳皇后。

3、引用漢字中相同意義的字作為姓氏。

這種改姓的方式要說最有名的還要屬清朝的皇室「愛新覺羅」氏了,在滿族語中,「愛新覺羅」的意思是「金子」,所以,「愛新覺羅」氏改姓為「金」。不過,出於這個姓氏的特殊性,現在越來越多的滿族皇室後裔都改回了這一姓氏,而且,也有很多人當年自始至終都沒有改過姓氏,比如說「溥儀」。

另外幾種非常有代表性的還包括「倭赫氏」,滿族語中「倭赫」的意思是「巖石」,所以,這一姓氏改成了「石」。「阿克佔氏」,在滿族語中,「阿克佔」的意思是「雷電」,這一姓氏改成了「雷」。「尼瑪哈氏」,滿族語中,「尼瑪哈」的意思是「魚」,由於漢族姓氏沒有「魚」這個字,所以,後來這個姓氏改成了「於」。

以上大致就是滿族姓氏中幾種常見改姓方式,以及幾種常見的姓氏了,

那麼,當年驅使滿族人改姓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1、滿族人已經漢化,接受了漢族的文化。

和漢族人比起來,當年入主中原的滿族畢竟是一個外族,雖說滿族在中原的統治力度和統治時間遠遠超過了當年蒙古族,但是,滿族人的數量不佔任何優勢,漢族人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滿族,而且漢族的文化也要比滿族文化先進,所以,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之後,絕大多數滿族人基本上融入了漢族人的體系之中,也接受了漢族文化。

其實,發展到了清朝末期,大部分滿族人如同漢族人一樣,甚至已經出現了滿族人自願更改為漢姓的情況,那時只有那些滿族的皇室和貴族們還在嚴格保留著滿族人的各種習俗。等到清政府滅亡的時候,滿族的那些皇室和貴族們也想普通的滿族百姓一樣,將姓氏改為漢姓。

2、清朝滅亡之後,滿族人遭到了漢族人的報復,很多滿族人因此而死。

清政府成立之後,曾經在江南等地進行過大規模的屠殺,而滿族人的這種災難性行為最終也在他們自己身上上演了,早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隨著清政府的統治力度每況愈下,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漢族人屠殺滿族人的現象。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非常出名的要屬西安爆發的屠城事件了,當年被屠殺的滿族人近10萬。另外,太原、南京等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城鎮之中,被屠殺的滿族人也有一定的規模。

畢竟當年滿族人已經失去了對全國的統治力度,就像是之前那些被八旗軍隊屠殺的那些漢族人一樣,這一次災難降臨在了他們的頭上。出於對漢族人屠殺的恐懼,很多滿族人紛紛走上了便漢服、剪辮子、改漢姓的道路,想要藉此來躲避漢族人的屠殺。

3、即便沒有被屠殺,滿族人也成了漢族人欺壓的對象,滿族人迫於生計也要更改姓氏。

辛亥革命取得的巨大成果直接讓滿族人在全國失去了任何優勢,由於之前滿族人的統治給漢族人帶來了數不盡的災難,所以,在漢族人心中滿族人就是歷史的罪人,再加上漢族人長年受到滿族人的欺壓,這才有了上面說到的滿族人被大規模屠殺的史實。

辛亥革命勝利之後,那些沒有被屠殺的滿族人成了被漢族人欺壓的對象,為了生存,滿族人只能接受漢族人的種種習俗,讓他們自己成為一個「漢族人」,這樣他們才會儘可能的避免漢族人的欺壓,所以,滿族人紛紛改成了漢族姓氏和名字。

總結

總之,滿族人改成了漢族姓氏的原因是跟複雜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滿族人自己原因。

我們也要知道,滿族人改成漢姓並不是從辛亥革命時期開始的,由於文化融合的原因,很多滿族人早就有了改成漢姓的念頭。

而辛亥革命的爆發,將諸多歷史因素放大了,失去了高貴地位的滿族人,成了漢族人屠殺和排擠的對象,所以,那個時候的滿族人即便是不願意改成漢族姓氏,也迫於無奈接受了這一事實。

相關焦點

  • 溯源滿族人的姓氏:這些漢姓原來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
    作者:陳二虎一、有關滿族姓氏姓氏是不同血緣集團相互區別的標誌,不同的姓氏代表不同的家族。「姓」從女從生,表明姓氏形成於母系氏族社會,表示血緣關係的稱謂。從康熙朝開始,滿族人幾乎家家修譜,粗略分為兩類,一種叫譜書,編撰成冊的;一種叫譜單,譜單一般寫在白細布或高麗紙上,記載家族中本支世系或自始祖以下幾支後裔的名單,也有寫在牛皮上的,習稱譜折。
  • 清朝貴族姓氏有哪些?它們又分別改成了哪些漢姓?
    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歷史上女真人馬佳氏這一姓氏的出現,是由宗族遭受災難而撥出一支擇地另居後產生的。入關後滿族同化了部分馬姓氏漢人,並授予其旗人身份。此類滿族姓氏非原馬佳姓氏,可以根據該氏族祖上屬於哪一旗下來區分。清朝滅亡後,馬佳氏改漢姓為馬姓。
  • 清朝剛滅亡,為什麼滿族人趕緊改成漢姓?原因其實很簡單!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自此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再也不是權力、皇室的代表。因為清朝的滅亡,滿族人再也無法抬起他們曾經高傲的頭顱,很多滿清貴族將滿族姓氏改成漢族姓氏,甚至否認曾經令他們引以為傲的出身,承認自己是漢人。那為什麼滿族人改掉姓氏,否認出身呢?
  • 你知道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嗎?請看這份詳單
    眾所周知滿族八大姓氏是清朝最尊貴的姓氏,也伴隨著清朝幾百年時間,其後世子孫非尊既貴,無尚榮耀。但他們的榮華富貴是與清朝一體的隨著清朝的結束,滿族八大姓氏也成了神話。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昔日滿清八大姓氏的榮光也不復存在,甚至淪為了眾矢之的。很多滿清後裔為了更好地融入到新民國都紛紛選擇了改名換姓。那麼這些姓氏都改為了什麼漢姓呢?第一,佟佳氏。在滿清中算是比較盛名的了其氏族甚繁,支系眾多,各旗滿洲旗分均有分布。
  • 清朝滅亡後,滿族八大姓氏都改了漢姓,你還能區分出來麼?
    為了防止被人報復,很多滿清貴族都將自己的姓氏改為了漢姓。而滿族人口最多的八大姓氏,又分別改為了什么姓氏呢?爆史君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佟佳氏常使用的漢姓為」佟姓「或」童姓「、」仝姓「。現在佟姓知名人物,有明星佟大為等。 滿洲八大姓之三,馬佳氏。遼東地區的馬佳氏其實是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投降後金的漢人,這些人原本就姓馬,在編入漢八旗後,像滿人一樣撰寫族譜,改稱馬佳氏。而滿洲馬佳氏乃女真後裔,是以地名為氏。該氏族入關後,大部分經商,少部分為官。清朝滅亡後,馬佳氏改為漢姓」馬姓「。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 滿清八大姓都改成了哪些漢姓?現在明星裡哪些是滿族後人?
    因為近年清宮劇的熱播,讓我們對清朝姓氏多多少少有所了解,比如愛新覺羅氏、富察氏、葉赫那拉氏、鈕祜祿氏等等,我們都能叫上幾個出來。清朝入關後,旗人的地位比漢人地位要高,他們以自己的滿族姓氏為榮,為了顯示旗人的高貴血統,他們的居住都和漢人是隔著距離的。
  • 滿族姓氏的起源,演變及地理分布
    直到後來,知道百家姓是北宋時期所作,而我的姓卻是在滿族入關以後,很多滿族人開始由滿姓改為漢姓時才出現的,當然百家姓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接下來,我就來談談滿族的姓氏和他與滿族文化發展演變的關係。    一.    滿族姓氏的來源    和漢族一樣,滿族人的姓氏來源也有很多,但最普遍的也不過幾種。以下就是幾種滿族姓氏的主要來源:    以部為氏。
  • 滿族八大姓曾顯赫一時,如今都改成了這些漢姓,你身邊可能就有
    1912年,清王朝壽終正寢,很多滿族人選擇改滿族姓氏為漢姓,曾經顯赫一時的滿族八大姓: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也不例外,那麼他們後來都改為了哪些漢姓呢?後來富察氏族人隨漢習俗,多以「富」、「傅」以及「付」為姓氏,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滿族中僅次於「關」姓的大姓。赫舍裡氏赫舍裡氏屬滿洲正黃旗與鑲黃旗,是清朝時期最重要及擁有最大權力的滿洲人家族之一。赫舍裡氏族人勇武好鬥,曾為後金政權的締造做出過傑出貢獻。
  • 清末時,滿族八旗子弟紛紛改為漢姓,他們都改成姓什麼了?
    姓氏是民族乃至家族的標誌,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姓氏,它是一個民族裡面的血緣分支——家族的一個特有的符號,作為少數民族的滿族也不例外。姓氏在滿語中叫"哈拉",而旗下的家族則稱"穆昆"。在滿族共同體形成的初級階段,它的姓氏跟漢族不同,是多音節的,如果用漢字去表達、去書寫,最初時需要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漢字才能完全表述。
  • 清朝十大貴族姓氏有哪些?它們又分別改成了哪些漢姓?
    清朝滅亡後,馬佳氏改漢姓為馬姓。佟佳氏:以地為氏,原本漢姓佟氏入滿洲旗幟後,為了加以區分,於是改為佟佳氏,不過在編審冊內仍編入漢軍鑲黃旗,因為只享受名譽上的滿洲旗人待遇。佟佳氏出了很多的皇后,如順治孝康莊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道光孝慎成皇后等。後改漢姓為佟氏。
  • 曾經顯赫無比的滿清貴族姓氏,都改成了哪些漢姓?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當時清朝有八大貴族姓氏,權力和地位都要高於其他人。滿清滅亡以後,曾經的八大姓氏幾乎都改為了漢姓,具體改為了哪些姓呢?我們一起看一下。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意思是金子般的高貴,也是八大貴族姓氏中最顯赫的。清朝滅亡以後,曾經的愛新覺羅皇室開始改姓,大多都改為「金」姓,也有一部分改為了羅、肇、範、關、鄂、趙等姓。
  • 滿族八大姓氏都改成了什麼漢姓?其後裔很多成為了明星
    滿族八大姓是指滿族內部八個非常有權勢的姓氏,這些部族屬於滿族內部的貴族階層,擁有很大的權勢,它們緊密圍繞著皇族愛新覺羅形成一個勢力集團,相互利用,形成一股核心的滿族政治力量。如其中的鈕祜祿氏被戲稱為「皇后專業戶」,因為這個姓氏出了6位皇后以及大量的嬪妃,其地位之顯赫不言而喻。
  • 滿族的八大姓氏後來都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看一有沒有你知道的
    今天我們首先要說最著名的,那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滿清皇帝皇家的姓,愛新覺羅。事實上在滿族歷史上,愛新覺羅並不算是一個特別有名的滿清八大姓,而是在清朝建立成為國姓,才逐步提高到滿族八大姓的地位,在之前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姓。
  • 滿清貴族和八旗子弟在新中國成立後下落如何,都改為了其它姓氏?
    劉慶華先生又從各地方志、滿族各氏族家譜、碑銘、有關圖籍、走訪調查全國各地滿族老人及全國各地滿族同胞來信來函提供的姓氏資料等,又集得官書外滿洲八旗姓氏315個,至此,滿洲八旗姓氏可考者共993個。其中不含滿洲八旗內的蒙古、各類漢、高麗姓氏。2.「改姓」並不是始於清朝滅亡滿族先世冠以漢姓早在靺鞨、渤海時期就已經有記載,金朝中後期和清末民初是盛行時期。
  • 滿族八大姓氏排名,你身邊有這些姓氏的滿族朋友嗎?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滿洲八大姓是指大清王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但滿族八大姓氏排名中並沒有大家最熟悉的愛新覺羅氏,因為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雖然是皇室姓氏但只是個小姓,
  • 滿族八大姓氏排名名單
    滿族人口很多,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和姓氏。今天的遼寧內蒙古等地帶就是滿族的故鄉,據說滿族的姓氏就是當時血統的團體稱號,那你知道滿族什么姓氏最高貴嗎?今天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滿族八大姓氏排名以及姓氏文化簡介。  滿族八大姓氏排名:佟、關、馬、索、舒、富、那、郎  八、郎、鈕祜祿氏  這是滿族的一個地名演變而成的姓氏,之前是居住在長白山附近,是由元代的亦氣烈氏而演變成明朝初期的紐祜祿氏,而當時滿族人對狼很崇拜。後來清朝康熙年間,大部分都是冠用漢姓,所以後來簡化為郎姓。
  • 一百多年前,滿洲八大姓紛紛冠、改成漢姓,但不止八個漢姓
    滿族姓氏的演變是我國歷史長河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的源頭能追朔到遼金時代,後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與融合,於清初時期形成了聞名中外的滿洲八大姓氏。他們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