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深圳市龍華區某學校的新入職教師名單,一如既往令人震驚。在這個名單中,有三位來自中科院和北京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到小學任教,有清華北大博士碩士生到初中任教,還有中國科技大學等一流名校的畢業生走向三尺講臺,成為中小學普通老師。
在深圳,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兩年多前,從深圳超級中學深圳中學開始大規模招聘清華北大或是碩士生當老師,豪華的師資配置堪比高等院校。後來深圳南外高中部,深圳龍華區一些中小學也大量招聘北京清華等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當老師,迎來點讚聲一片的同時,也引發不少的爭論和質疑,中國頂級和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當普通中小學老師,是不是人才浪費?
深圳,充滿吸引力的城市
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把時間往回撥,即便十年以前,也很少見到這麼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當普通中小學老師。但現在情形不一樣了,在一二線城市的一些知名中小學,北大清華畢業生走上三尺講臺,或許會成為一種常態。不僅如此,很多培訓機構也大量招收北大清華畢業生,利用學霸的號召力,促進企業的發展,獲得更多收益。
深圳名校入職教師名單
而很多學校也是這樣想的,利用高學歷師資增加學校增加學校的影響力。所以中國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當中小學老師,首先是一些中小學改變了傳統的觀念,不再認為選擇教師首選師範大學畢業生,綜合大學畢業生當老師也未嘗不可,學高為師。
因此,清華北大等頂級學校的一畢業生願意當中小學老師,這是第一個原因,因為有需求,而且看來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大。
第二個原因是就業的環境。大學經過連年擴招之後,大學生越來越多,碩士博士研究生也越來越多,即便是一流大學的碩士博士生,即便自帶光環,也並不意味著那麼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選擇到一線城市當老師,收入不算低,也算不錯了。
第三個原因當然大家都知道,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待遇。深圳的教師待遇不錯,年薪能達到二三十萬,雖然在深圳這座高房價城市,這個收入算不上富裕,但也算不錯了。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頂級名校大學生棲身學校是暫時的,一旦時機成熟,有更好的機會,有更好的職業,可以隨時變換身份。
有不少網友感嘆,在三尺講臺這個狹窄的空間裡,一流師範大學畢業生也敵不過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這是一個怪現象。
其實也不奇怪,因為並沒有法律規定非師範大學畢業生不能教書,也沒有法律規定師範大學畢業生就一定要教書。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一流大學非師範生登上三尺講臺當老師,同時也看到越來越多師範大學畢業生沒有踏上三尺講臺,去了機關,去了企業,去了更廣闊的天地。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一旦觀念改變,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會坦然接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本應當這樣。
深圳中學新校區
所以師範大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是下一個問題。
綜合大學師範化,師範大學綜合化,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發生。越來越多的清華北大學生當老師,越來越多的師範大學開設非師範專業,假以時日,師範大學的存在感可能會越來越低。
時光回到數年前,那個年代,學校招老師,首選教育部直屬六所全國重點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現在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和學校招新老師,直奔一流的985名校,能招到幾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那可是一所學校的招牌和門面,給家長介紹學校的時候,師資力量是一個重要內容,有清華北大畢業生,校長介紹起來神採都要飛揚一些。
清華大學校園,源自百科。
越來越多優秀人才登上三尺講臺,成為孩子的老師,這是好事情。
這也給師範大學畢業生一個警醒,即使畢業於一流師範大學,在找工作的時候,還要面臨一流綜合大學的競爭,努力才是硬道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