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一流綜合大學畢業生當老師,師範大學存在感會越來越低嗎

2020-09-05 途蟲的百味人生

越來越多頂級綜合大學畢業生走向三尺講臺

剛剛看到深圳市龍華區某學校的新入職教師名單,一如既往令人震驚。在這個名單中,有三位來自中科院和北京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到小學任教,有清華北大博士碩士生到初中任教,還有中國科技大學等一流名校的畢業生走向三尺講臺,成為中小學普通老師。

在深圳,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兩年多前,從深圳超級中學深圳中學開始大規模招聘清華北大或是碩士生當老師,豪華的師資配置堪比高等院校。後來深圳南外高中部,深圳龍華區一些中小學也大量招聘北京清華等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當老師,迎來點讚聲一片的同時,也引發不少的爭論和質疑,中國頂級和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當普通中小學老師,是不是人才浪費?

深圳,充滿吸引力的城市

為什麼中國頂級大學畢業生願意當中小學老師?

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把時間往回撥,即便十年以前,也很少見到這麼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當普通中小學老師。但現在情形不一樣了,在一二線城市的一些知名中小學,北大清華畢業生走上三尺講臺,或許會成為一種常態。不僅如此,很多培訓機構也大量招收北大清華畢業生,利用學霸的號召力,促進企業的發展,獲得更多收益。

深圳名校入職教師名單

而很多學校也是這樣想的,利用高學歷師資增加學校增加學校的影響力。所以中國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當中小學老師,首先是一些中小學改變了傳統的觀念,不再認為選擇教師首選師範大學畢業生,綜合大學畢業生當老師也未嘗不可,學高為師。

因此,清華北大等頂級學校的一畢業生願意當中小學老師,這是第一個原因,因為有需求,而且看來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大。

第二個原因是就業的環境。大學經過連年擴招之後,大學生越來越多,碩士博士研究生也越來越多,即便是一流大學的碩士博士生,即便自帶光環,也並不意味著那麼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選擇到一線城市當老師,收入不算低,也算不錯了。

第三個原因當然大家都知道,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待遇。深圳的教師待遇不錯,年薪能達到二三十萬,雖然在深圳這座高房價城市,這個收入算不上富裕,但也算不錯了。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頂級名校大學生棲身學校是暫時的,一旦時機成熟,有更好的機會,有更好的職業,可以隨時變換身份。

一流師範大學和一流綜合大學的比拼,結局如何?

有不少網友感嘆,在三尺講臺這個狹窄的空間裡,一流師範大學畢業生也敵不過一流綜合大學的畢業生,這是一個怪現象。

其實也不奇怪,因為並沒有法律規定非師範大學畢業生不能教書,也沒有法律規定師範大學畢業生就一定要教書。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一流大學非師範生登上三尺講臺當老師,同時也看到越來越多師範大學畢業生沒有踏上三尺講臺,去了機關,去了企業,去了更廣闊的天地。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一旦觀念改變,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會坦然接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本應當這樣。

深圳中學新校區

所以師範大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是下一個問題。

綜合大學師範化,師範大學綜合化,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發生。越來越多的清華北大學生當老師,越來越多的師範大學開設非師範專業,假以時日,師範大學的存在感可能會越來越低。

時光回到數年前,那個年代,學校招老師,首選教育部直屬六所全國重點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現在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和學校招新老師,直奔一流的985名校,能招到幾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那可是一所學校的招牌和門面,給家長介紹學校的時候,師資力量是一個重要內容,有清華北大畢業生,校長介紹起來神採都要飛揚一些。

清華大學校園,源自百科。

越來越多優秀人才登上三尺講臺,成為孩子的老師,這是好事情。

這也給師範大學畢業生一個警醒,即使畢業於一流師範大學,在找工作的時候,還要面臨一流綜合大學的競爭,努力才是硬道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安徽大學:為什麼排名越來越低,還能保住「雙一流」嗎?
    文/圓夢志願 宋老師安徽大學位於安徽的省會合肥,是安徽3所211大學之一,還入選了「雙一流」建設高校,近幾年的發展卻不盡人意。那麼本期,小編就為大家解答「安徽大學排名為什麼越來越低?」、「安徽大學能保住雙一流嗎?」兩個問題。
  • 盤點國內這幾年越來越受歡迎的985大學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會參考各大高校的綜合排名,通常情況下,綜合實力排名比較低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也會相對較低。但是,隨著近幾年人們對高校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很多大學的受歡迎程度、錄取分數線已經不再受"綜合實力排名"影響,比如下面這四所985大學,它們近些年的綜合實力排名雖然沒有很大提升,但高考錄取分數線卻越來越高。
  • 這些頂尖師範大學趕緊考,以後可能越來越高分
    反方:優秀學生未必是優秀老師不過,網絡上也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名校的碩士和博士到中學當老師是「大材小用」,顯示了目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有網友表示,名校優秀畢業生就一定是優秀老師嗎?教師這個職業還是有一定專業性的,必須要有高尚的情操、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出眾的表達溝通能力,要書法好、善於與學生溝通,要懂教育學、通教育法,通曉基本的教育技巧。「這些名校畢業生學過教育學嗎?
  • 年年都在招老師,為什麼男老師卻越來越少?
    但您是否發現,現在中小學的男老師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接送孩子時,仔細看看帶班老師,大多都是女老師,男老師則寥寥無幾。這不是特殊現象,而是一個普遍現象,並且有數據作為支撐: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中小學專任教師中,女教師比例高中為54.73%,初中為53.2%,小學為69.98%,學前為97.79%。不難發現,年級越低,男教師的比例越低。這一失調狀況在過去10多年間越發明顯。
  • "寒門出貴子",可重點大學裡城市孩子越來越多,農村的越來越少
    &34;,可重點大學裡城市孩子越來越多,農村的越來越少漢語裡自古就有&34;的說法,但現實卻是985、211和雙一流大學裡,來自城市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來自農村家庭的孩子越來越了。2019年清華大學在內地共招收了3400餘人,而其中來自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只有656人,佔19.3%。
  • 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公考競爭越來越激烈
    又到了年末了,大家又即將要忙碌起來了,工作的越來越忙,上大學的忙著準備期末複習考試或者考研。說到工作,今年秋季校園招聘也算是結束了,找到工作的鬆了一口氣,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來年還需努力。雖然2019年的大學生畢業人數沒有統計出比較準確的數字,但是從往年的畢業人數可以看出每年都在增長,2019年預計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34萬。考不考公務員這個問題如果擺在大多數大學畢業生面前,答案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應該都是肯定的,想考公務員的理由都類似;也有一些人比較茫然,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同時,又什麼都想嘗試。
  • 有望「雙一流」?位於山西的中北大學什麼檔次?排名咋越來越低?
    文/圓夢志願 伏老師中北大學是山西省一所知名高校,但在外省卻鮮為人知。眾所周知,山西省教育實力相對薄弱,全省只有太原理工大學一所211,因此往往很多在本地不錯的學校到了外面就沒什麼名氣了,而中北大學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那麼,中北大學是個什麼檔次的大學?中北大學為什麼排名越來越低?
  • 教師越來越熱門,男老師越來越少見
    不過,男教師肉眼可見地少,越到低年級越少,而且如不採取相關措施會越來越少。教師這個職業並非缺乏吸引力,近年來專任教師數量逐年穩步增長,優秀大學生對教育行業熱情高漲,加之薪酬、編制以及一系列教師教育綜合改革,當老師迎來高光時刻。
  • 中國「雙一流」師範大學地圖,中國十所一流師範大學在哪裡?
    記得當初我填高考志願的時候,只是在提前錄取批填了西南師範大學,其他大學填的都是諸如財經大學,科技大學或者綜合性大學,但最終被西南師範大學「提」了,當時心中還有些遺憾,覺得自己的分數本可去一所「更好」的大學。不過回望歲月,很感恩西南師範大學那段歲月。現在它已經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成西南大學了,擁有超過8000畝的單體校園,綠化一流,環境一流。
  • 外省來杭州應聘教師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願意當老師的男生真的是越來...
    想要在杭州當老師,門檻可不低。不少學校在招聘中都要求,除了985、211大學,其他學校的應聘者必須是省級優秀畢業生或者校級優秀畢業生。而按有關規定,高校一年裡評選的省級優秀畢業生比例在5%左右,校優秀畢業生的比例在20%左右。
  • 這所大學是雙一流和211,為何存在感卻很低,幾乎沒人提起
    談起福建的高校,很多人都會想到廈門大學,但是要說到工科,就不得不提福州大學。福州大學是211工程大學,在全國116所211工程大學中,算不得綜合實力很強的,但是在東南地區的影響力還是足夠的。福州大學在福建省內,綜合實力排第二無爭議,然而卻很少有人提及,福州大學存在感這麼低嗎?
  • 關注自閉症|需求缺口大,專家:畢業生從事特教比例越來越低
    從事特教的畢業生比例越來越低事實上,像陳保芹這樣的老師並不多,能教自閉症兒童等特殊兒童的教師依然短缺。從杭州師範大學特教專業畢業後,「90後」張類思看到,40多個人的班級,只有幾個的同學在繼續做著和特教相關的事情。2013年,杭州師範大學新設特教專業,張類思不顧家長反對,進入杭師成為該專業第一批新生,畢業後,他進入北京一家自閉症幹預機構工作。她認為做特教是有意義的事情,但要有耐心並做好面對可能長期看不到教學成果的挫敗感。
  • 最高90%,多所雙一流大學畢業生最喜歡體制內,是好事還是壞事?
    今年874萬大學畢業生,已經創下了近年來畢業人數最高紀錄,再加上今年情況特殊,很多大學生就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面對如此困難的就業季,越來越多的學生似乎都開始湧向了「體制內」,尋求一個更加穩定的工作。
  • 最高90%,多所雙一流大學畢業生最喜歡體制內,好事還是壞事?
    今年874萬大學畢業生,已經創下了近年來畢業人數最高紀錄,再加上今年情況特殊,很多大學生就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面對如此困難的就業季,越來越多的學生似乎都開始湧向了「體制內」,尋求一個更加穩定的工作。
  • 上海交大成立教育學院,師範大學開醫學,大學真的越來越綜合了
    ;如今大學真的是越來越綜合了,一所大學包含所有的學科;大學之間也沒用特色而言了,也不知道這樣是大學發展得好還是不好?不出意外,未來還有更多的學校會成立;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是選擇綜合性大學的師範專業還是師範大學的師範專業?
  • 年年都在招老師,為什麼男老師卻越來越少了?
    在網友們的留言中,我們看到了關於教師性別差異的現象,事實真的如網友說的如此嗎?雖然教師群體基數大,每年也有不少學校在招新教師,但你是否發現,現在中小學的男老師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接送孩子時,仔細看看帶班老師,大多都是女老師,男老師則寥寥無幾。
  • 越來越多的清華北大畢業生當了中小學教師,值還是不值?
    越來越多的清華北大畢業生當了中小學教師,值還是不值?如果時光倒回到十多20年前,這真的不可思議,那些年能讀上清華北大的,都已經被默認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幾乎沒有清華北大畢業生當中小學教師。現在情況變化了,清華北大高材生當中小學教師,將會成為常態,一線城市的不少知名中小學,招初畢業生老師的時候如果沒有招到幾個清華北大學生,可能都會覺得是一種失敗。這當然有很多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實,理想固然很豐滿,但現實真的很骨感,就算清華北大高材生,也要首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
  • 2018年大學排行榜,最好的5所師範大學
    綜合得分:51.7分作為師範界的老大,北京師範大學是眾多想當老師的同學們打破腦袋想要進入的聖地。985工程,211工程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學校有閔行,中山北路兩個校區,有「東方哥倫比亞大學」的美譽。華東師大分數線也相當高,普遍高於本一線120分左右,各省存在差異。華東師大畢業生在上海非常吃香,上海本地各大高中對華東師大都比較青睞,上海本地高中老師的工資也是很可觀的。
  • 南京師範大學:「雙一流」建設的高水平師範綜合類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穩步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以2017年為例,2017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其中升學出國率為36.47%(升學率25.98%,出國率10.49%);學校有一千多名本科畢業生在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其中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的985院校403人,211院校521人(除985院校);2017年416名本科畢業生出國
  • 曾經風光無限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現在已經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嗎?
    大學四年我們可能會參加很多種考試,但是你一定不會對其有很深的印象,但是在大學中有這樣一種考試,它很有可能是你大學四年的噩夢,也何有可能是你大學四年報考次數最多的考試,它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