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因疫情影響,待崗失業人數劇增,很多公司的生產、經營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大環境很多公司都在裁員的情況下,今年能選擇的工作機會,相比正常情況下少了很多。
而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因為今年投簡歷的人數較多,招聘工作開展的時候,除了正常的簡歷篩選外,在面試過程中也會通過一些「奇葩」的面試問題,來考核面試者的知識儲備、邏輯思維能力和心理承受等能力。
我一個朋友:小巫,碩士畢業,英語專八,在網上投了簡歷差不多100份的時候;有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在初試的時候,因為學歷背景很輕鬆的就進入了複試(據她本人描述:面試著中她的學歷是最高的);
再接下來準備複試的過程中,面試官問了個的問題:「太平洋的中間是什麼?」
聽到這個問題,在場的面試者都是一臉懵逼;
小巫急於搶答便脫口而出「海水」,面試官一聽,搖頭,表示這不是他理想的答案。接著在簡歷上面寫了些什麼評語。
並且重新把目光投向下一位面試者,大概在兩分鐘左右,對方直接反問了面試官:「您是問五大洋的太平洋海中間是什麼,還是太平洋三個字的中間是什麼?」
這個回答,讓這位面試官眼前一亮,當即表示滿意,可以入職。
實際上在面試過程中問一些腦筋急轉彎問題,幾乎沒有提供關於求職者是否適合職位的任何信息,但是面試官們是想通過這樣的面試去考察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看面試者對於細節的考察能力。
而且實驗結果發現:那些愛問腦筋急轉彎題目的面試官更自戀、有悲觀主義傾向、社交能力弱,並且更直接地相信直覺在面試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選擇哪位面試者呢?是高學歷高專業技能的小巫,還是沉著冷靜思考,反問問題的後者呢?
作為面試者來說,面試在本質上還是需要雙向的對話,如果有提問的可能,也可以反問一下面試官「是什麼原因選擇了我的簡歷讓我來面試?」
相信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