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青春力量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楊燦明
親愛的同學、各位老師、尊敬的軍訓教官:
大家上午好!
期待已久的相遇今天終於如約而至,寂靜了許久的中南大再次張開熱情的臂膀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力量。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為你們的成功付出辛勤汗水的家長和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積極投入戰疫,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你們是經歷了疫情中高考的「極特殊的一屆」,你們在困難中書寫國家發展與個人成長,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對你們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相信對於克服了疫情困難的你們,前進道路上的任何困難,終將成為你們的成長機遇,終將使你們更加強大。作為中南大的新主人,相信你們的到來必定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增添新的光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紅色基因的大學,起源於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批准並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親自創辦的中原大學。在72載的辦學過程中,學校雖然幾經分合,但始終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中南大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150餘份決策諮詢報告為科研戰疫提供中南「方案」,4000餘名黨員師生和萬千校友通過志願服務等各種方式為戰疫貢獻中南「力量」。我們身邊湧現出參加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李可老師,獻血多次並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的蘇正民同學,組建「123車隊」志願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黃曉民校友等一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一代又一代中南大人就是這樣秉持著「博文明理、厚德濟世」的校訓和「砥礪德行、守望正義、崇尚創新、止於至善」的中南大精神,從這裡「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同學們,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擔當,一流的學子要有一流的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激蕩的時代總是能夠催生出蓬勃的青春力量,面對機遇與挑戰交織並存的新時代,你們是責無旁貸的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你們一定要謀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使自己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下面我對大家提幾點期望:
一是希望你們熱愛祖國,築牢精神根基。「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後方可以用大事。」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身之本。89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點燃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火,錦繡河山淪陷敵手,人民生活顛沛流離。在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華兒女共御外辱,奪取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中,紅色的中南大始終聽黨話、跟黨走,擔當的中南大人自覺將個人價值追求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為民族復興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們中,有的積極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力開展國家經濟體制改革政策研究,助推全面深化改革;有的深度參與國家法治建設和法治改革,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諮政服務;有的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徵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的中南大比任何一所大學都更緊密聯繫國家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作為中南大人你們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國家、民族、人民的偉大奮鬥。希望大家不忘歷史、砥礪奮鬥,牢固樹立家國情懷和報國志向,以實際行動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二是希望你們修身立德,涵養高尚品格。「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於高校而言立德樹人是根本使命,於個人而言修身立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要修身立德,必須學會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嚴於律己、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須有奉獻精神,要甘於奉獻、不怕困難、信念執著。在去年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中南大有900餘名志願者服務於賽事各項工作,他們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和高標準的要求,用律己和奉獻,打造了最美的「中南大名片」,展現了中國大學生的青春風貌。你們的師姐,紮根蘭考做「焦桐」的2003級校友王曉楠,在焦裕祿精神的感召下,主動申請成為中國證監會派駐蘭考縣張莊村的「第一書記」,充分發揮所學優勢,積極探索實踐鄉村法治建設和農村基層金融創新,將鄉村振興作為己任,一心只願村強民富。
同學們,人的一生不能僅僅追求物質上的富足,不能僅僅停留在沒有正確價值導向的所謂「成功」上。蔡元培先生曾開宗明義的提出,「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中南大正是為社會培養經法管人才的高校,你們未來的事業將與社會公平正義息息相關,一定要行君子之道,涵養大品格,而且要從儀容舉止做起,從最基本的生活起居做起,外修於行,內修於心,滋養不驕不躁、莊敬自強的精神氣色。
三是希望你們潛心向學,積蓄成才力量。經濟學泰鬥陳岱孫先生指出,「治學如築塔,基礎須廣大」。大學是蓄積學識、涵養技能的關鍵階段,大學之「學」,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的學,不僅要專攻術業、厚積薄發、精益求精;還要通識博雅,博採眾長,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形成合理知識結構;不僅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把學習作為一種快樂;更要樹立實踐意識,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本領。在今年的新生中有一位名叫周澤遠的同學,2014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並考入南開大學,後因家中父母生病,便主動放棄學業回家照顧父母,但七年來他始終沒有放棄求學,邊學習邊賺取生活費,最終跟你們一起考取了中南大,他一心向學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
同學們,中南大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中南大,你們有機會聆聽學術大師的教誨、得到行業精英的指導,有機會在更具柔性的培養體系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成長路徑;在中南大,你們可以在美麗的曉南湖畔、幽靜的希賢嶺上陽光晨讀,可以在圖書館、自習室浸潤書香;在中南大,你們可以在近百個興趣社團中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拓展自己的見識;在中南大,你們可以通過「博文杯」「明理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將所學所思付諸實踐。我相信,熱愛學習的你們將在中南大收穫豐厚的學識。
四是希望你們放眼全球,建立世界格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曾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人類發展已進入全球化時代,中華民族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需要青年一代以全球視野去認識世界,解決問題。今年3月份義大利受到疫情衝擊之際,我校中意學院發揮專業優勢,專門編寫了一份面向義大利民眾的意語防疫知識手冊,為義大利抗擊疫情分享中國經驗,在義大利獲得廣泛轉載和好評。
同學們,在當前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正確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是我們每個青年學生都要認真思考的時代命題。作為新時代的中南大人,你們要自覺踐行和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持互學互鑑、開放包容,以放眼世界的眼量,胸懷天下的格局,「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抱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親愛的同學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你們在中南大的新徵程已經開始,現在就請你們開始奔跑,在奮鬥中追逐青春理想,在砥礪中激揚青春力量。我和全校教職員工願為你們的成長搭起階梯!我相信,美麗的中南大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中南大所銘記!
謝謝大家!
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 圖片 | 徐志持編輯 | 王如妍審核 | 崔楨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