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從古時候開始,就強調吃的重要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藝術成就、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屬於我國獨具特色的烹飪技藝,進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文化。
如今,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愈加頻繁,我們經常吃外國的美食。 當然,外國人也對我們美味的食物非常好奇。 但是,由於外國人對中國美食了解得不深,便鬧出了很多的笑話來。有的外國人吃了中國的食物便吐槽說:中國的食物太那難吃了!中國網友看了之後,真的是哭笑不得,說到:你倒是去了皮再吃呀!
這一種食物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粽子。
端午節是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吃粽子也是從古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
對於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而言,肯定是知道吃粽子一定要去皮的,可是外國人吃粽子的方法和好奇心真的是要讓中國網友笑噴了。
有一位第一次來中國的外國大哥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國還有粽子,當粽子上來的時候他直接用嘴去吃了,也難怪,他說咱們中國的粽子太硬,不好吃了。
當周圍的人提醒他說,要剝皮了才能吃的時候。他一直沒吃一直打量著這個粽子,還說這東西做得這麼高端怎麼吃呢?
不得不說,從網上可以看到,這樣的外國人還真是不少,端午節即將來臨,當你在飯店看見這樣的外國人的時候,一定要教一教他們粽子的正確打開方式,讓他們能夠品嘗到屬於我們中國的美食。而不要對中國的傳統美食粽子產生誤解。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你們準備好過端午節的一些工具了嗎?
有的人選擇買著吃粽子,雖然非常的省事,但是有很多人抱怨:買到的粽子並不好吃,不僅不粘不糯,而且,有的還不新鮮。這不僅會讓自己的心情不爽,還會使過端午節的氛圍大打折扣。
因此,有許多的人選擇自己動手包粽子、煮粽子吃。有的人這時候就抱怨說,想要自己包粽子,可是自己並不會包粽子的手法,真的是太難了!
對於不會包粽子的朋友,如今的福利來了,這裡有一款包粽子的模具,有了它,就再也不用因為不會包粽子而煩心了。
這款模具有兩種版型,傳統的三角形和方形,它精細打磨、無蠟無漆,十分安全健康,放心使用。對於粽子裡面的餡,是因人而異的,餡料我這裡會放花生,大棗,蓮子,肉餡,蜜棗等,我就特別喜歡吃加了蜜棗的粽子,甜甜糯糯的口感,簡直太美味了,比買回來的好吃多了!
這個模具使用起來也非常的方便。
首先,將浸泡過的粽葉頭尾相間平鋪的放在模具的上方,然後沿著模具的內壁向下壓粽葉,一次放入糯米和你自己喜歡吃的花生、蜜棗等等,再將上面的粽葉按照順序摺疊起來,最後,將模具翻過來,並輕輕地向下按,使粽子定型,取走模具,拿起繩子將粽子捆綁起來就可以啦。簡直是太容易了。
這一套模具裡面,還包含50張粽葉,70米長的棉線,直接一次性幫你解決工具問題,回家買米就可以直接動手做啦!
在煮粽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四點:1.冷水下鍋;2.水一定要沒過粽子;3.開始煮的時候火不宜太大;4.燜一燜再出鍋。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有粘又糯,還不夾生,真的是非常的美味!在這個端午佳節,親手為自己和家人包些粽子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