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韓小偉
8月6日上午,生態環境市北分局執法人員在傍海中路附近柴油貨運車輛集中停放地開展執法檢查與抽測,檢查車輛共56輛抽測18輛不合格1輛。
發動汽車檢測尾氣排放
半島記者現場採訪獲悉,6日上午,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青島廣和順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和青島市北環境衛生第二公司進行柴油貨運車輛現場檢查與抽測。
執法人員使用檢測的儀器是可攜式藍牙煙度計,該儀器共有3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檢測尾氣的裝置,一個是平板電腦,另有一個則用來答應出來檢測結果。這樣3個部分全部是藍牙連接:首先將貨車發動起來,然後將探頭伸進貨車尾氣排放管裡,另一名執法人員踩下油門,這時就檢測得到了一個數據,實時顯示在平板電腦上。當執法人員總共檢測3次獲取了3個有效數據後,就可以列印出結果來。首先接受檢測的一輛車牌號為魯BR99**的大貨車,先後3次的測量值分別為0.58、0.02、0.34,平均測量值為0.31,而法規限值為1.32,因此這輛車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合格。
據執法人員介紹,使用可攜式藍牙煙度計檢測的是汽車排放的煙度,「通常情況下,看到一輛車冒黑煙了,那應該就是存在超標排放的情況。而在肉眼沒辦法分辨是否排放超標的時候,用這種儀器就可以拿出判定結果來。」
半島記者現場看到,由於氣溫很高,執法人員不斷要接受日曬,還要發動汽車操作,沒一會兒每個人頭上都冒出了大汗珠,衣服也溼透了。
執法人員告訴半島記者,目前,對正常使用的柴油貨車的檢查工作主要有機動車環境檢測線的定期檢測、停放地監督性抽檢、道路抽查和固定式遙感檢測等方式,現場發現問題後及時通知車主進行車輛維修保養,達到貨車出廠時對應的排放標準、經復檢達標後方可繼續上路行駛。機動車停放地監督性抽檢工作是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工作職責獨立開展的一項監督性工作,目標是隨機檢查正常使用的柴油貨車的汙染物排放狀況,現場使用可攜式儀器設備對車輛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減少汙染物的排放。
抽測18輛其中1輛不合格
「在機動車排放的汙染物中,柴油貨車數量少排放高,柴油貨車超標排放的問題非常突出。根據青島地區的空氣汙染源解析成果,機動車排放汙染佔區域環境汙染的比重達20%以上,其中柴油貨車的排放情況尤其不容樂觀。1輛重型柴油車汙染物排放量相當於200輛小轎車,這還是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折算出的當量,如果是超標排放重型柴油車,汙染物排放量可能數倍於達標車型,折算成小轎車的數量更加驚人。抓住了柴油貨運車這個『牛鼻子』,就是抓住了機動車尾氣治理的重點。」青島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北大隊負責人王雲龍告訴記者,市北區作為青島的主城區之一,隨著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工業汙染的比重在逐步下降;隨著城市化建設不斷發展,城區的道路通行質量越來越好,機動車通行量和保有量都增加很快,機動車排氣汙染的比重呈現持續上升的勢頭。為解決好這個問題,生態環境市北分局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分析,在統籌考慮區域大氣環境汙染防治的前提下,加大了機動車排放汙染的防治力度,多措並舉,有針對性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6日上午,據統計,執法人員檢查車輛共56輛抽測18輛不合格1輛,執法人員現場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執法人員現場還對公司負責人和駕駛員進行了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知識普及和法律宣講。
今年有8輛不合格車輛受罰
今年以來,按照青島市打好柴油貨車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的要求,生態環境市北分局執法人員共對轄區內的56家運輸企業的重型柴油車停放地現場進抽檢抽測,到目前為止,已抽檢抽測560輛,對其中的17輛排放超標車輛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今年還聯合交警路查22次,檢查車輛246輛,對其中的8輛不合格車輛由交警進行了現場處罰。
半島記者了解到,根據《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青島市打好柴油貨車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領導近期關於大氣汙染防治批示意見要求,生態環境部門、公安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將深入加強部門聯動,以柴油貨車為重點,從8月1日至8月31日,每周組織開展至少2次柴油貨車聯合路檢路查及夜檢夜查工作,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負責依法處罰、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嚴格落實部門職責。重點提高現場處罰力度,按照「發現一輛、查處一輛、維修一輛」的要求,加強對超標排放車輛的取證和處罰,進一步提高本市空氣品質水平。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