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很多瑰寶都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流傳下來的俗語,很多都乍一聽只是有趣,但仔細一想就感覺很有道理,比如這句「至親至疏夫妻」。
關於夫妻的俗語其實有很多,但是這句可以說是流傳的比較廣的,當夫妻雙方生氣吵架時,一方就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這句話最初源自於唐朝女詩人李冶:「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但是廣為人知的就是最後一句了,其中蘊藏著一種滄桑無奈的感覺。
「至親」是夫妻,因為夫妻之間可以同生死,一起跨過難關,是可以攜手走一輩子的人;「至疏」也是夫妻,甜蜜的夫婦可以轉瞬反目成仇,而且這種時候雙方掌握著對方的很多東西,所以要互相防備。
這句話的總體意思其實就是夫妻關係是最親密的關係,同時也是最疏遠的關係,因為夫妻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全靠情感來維持,感情親密的時候還好,相濡以沫、一起走過坎坷;但是感情疏遠的時候,甚至可以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來。
這其實是古代封建社會的不平等關係造成的,大多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成為夫妻的,沒有感情基礎,所以有了這種不和諧的夫妻關係。
但是現在的社會,男女平等,結婚也是因為感情到了那一步,所以這種夫妻關係中的「疏遠」其實是比較少的,但是「至親至疏夫妻」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文由鄉村味道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