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買菜微信群、鋪設消毒地毯、設置廢棄口罩存放處 小區防疫措施...

2020-12-20 九江新聞網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婧)「辦法總比困難多,謝謝物業想得這麼周到。」2月24日,家住中體奧城國際的譚女士在朋友圈裡為物業的防疫舉措點讚。她說:「從老家回來時,看到電梯按鍵處貼上了一層保鮮膜,上面還有噴灑了消毒液的痕跡,感覺物業的防控措施很到位也很有創意。」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個小區防疫妙招頻出,湧現出一個個經典、接地氣、有創意的小區防疫案例。

對接超市,讓居民通過微信群下單

為了防控疫情,我市小區都實行了封閉式管理,人員出入需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出具出入證等,居民出門買菜的次數也有了限定,有的小區兩天一次,有的三天一次。居民外出減少了,供大家生活的柴米油鹽等,怎樣保障呢?家住新湖廬山國際的羅女士告訴記者:「小區雖然對居民出入,做了嚴格規定,但大家買菜的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有物資配送微信群。每天,群裡有菜品公布,各種菜價標明,供我們選擇。然後,我們掃二維碼下單,他們就會將菜送到小區門口。」

據九江新湖廬山國際項目副經理王全福介紹,為減少居民外出買菜的次數,物業工作人員專門與聯盛、步步高等超市對接,建立了小區自己的物資配送微信群。居民在微信群購買的物資會統一送到小區門口,方便出門的居民可以到小區門口提取;不方便出門的居民,物業會安排工作人員送到居民家門外邊。送到之後,工作人員給居民打電話,然後在工作人員離開後,居民可開門取菜。微信群的組建,既滿足了居民日常購物的需求,又做到了「人不見人」,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

「每天都在走紅毯」

「進出小區都要從消毒地毯上走過,每天都有走紅毯的感覺。」家住新湖柴桑春天的周女士說。

據上海新湖綠城物業新湖柴桑春天負責人餘紅燕介紹,市民外出時,鞋底會與地面緊密接觸,如果不注意衛生,鞋底可能會成為「隱形」的汙染源,充當擴散病毒的重要媒介。為此,物業人員在小區門口鋪上了幾米長的地毯,凡進入的市民,都要走一遍「紅毯」。這地毯是小區特製的「消毒地毯」,上面灑滿了消毒液,市民走過消毒地毯進小區時,消毒液會給鞋底消毒,及時阻斷傳染源,提升防疫工作水平。

不僅鋪設了消毒地毯,物業人員還在公共區域安放了紙巾。比如放在電梯處的紙巾,供居民按電梯時使用,避免用手直接觸摸電梯按鍵。

用過的口罩有地方丟了

「今天廢棄口罩專用桶已經進行了消毒,大家請放心使用。」2月24日一大早,怡和苑的物業人員就把消毒完成的廢舊口罩專用桶放到了小區各個指定區域,供居民使用。

隨著新冠肺炎防控形勢的不斷調整,如何讓居民正確處理廢棄口罩,成了社區工作者、小區物業疫情防控的新的著力點。

在怡和苑二期,記者看到,小區每棟樓之間都有一個綠色的筒,桶內套上了黑色塑膠袋,筒外張貼了「廢棄口罩存放處」的標識。正在丟口罩的萬女士說:「我和家人都非常支持廢棄口罩集中丟棄,這樣能杜絕二次汙染,更能防止一次性口罩被二次利用。」

據公租房怡和苑管理站負責人帥保健介紹:每天,物業人員都會對廢舊口罩專用桶進行消毒,並對每日產生的廢棄口罩進行統一集中處理。

相關焦點

  • 小區防控卡點鋪設消毒地毯 居民贊很貼心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做好轄區群眾的安全防護,貴陽市雲巖區黔靈鎮想出妙招,在轄區防疫卡點處鋪設消毒地毯。據了解,黔靈鎮轄區共設置出入通行卡點128個,群眾每天都須經過嚴格的程序才能通行。「我們會定時噴灑消毒液在地毯上,出入的行人和車輛在通過時便可在此進行消毒,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毒傳播途徑。」改茶村工作人員說。
  • 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林和村這樣防控疫情
    在村裡各入口不僅設置了體溫檢測和登記制度,更為小區內的外國居民提供了英文版的「一封信」。值得一提的是,該村還特意設置了廢棄口罩垃圾桶,要求居民將使用過的口罩密封或消毒後進行投放。 疫情發生後,這位早就過了退休年齡的老黨員再次披掛上陣,村裡第一時間響應並動員黨員、物管部和內保部,組成防疫突擊隊,他任隊長。「我們村目前已經全部回遷林和小區,小區裡共有2000多戶,住戶過萬人,其中村民只有20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防控的任務比較重。」何光勝告訴記者。 由大年初一開始,村公司全體員工取消休假,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 志願代購、買菜群、無接觸購物……北京多方協力「防疫情、保供應」
    他們通過建立微信群,提供隨叫隨到代買、送貨到家等貼心服務,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同時,讓一線的工作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石景山區五裡坨街道高井村社區通過無接觸購物模式為居民提供便利。在石景山區五裡坨街道高井村社區,「抗疫服務站」貨架上整齊擺放著蔬菜、糧油、清潔用品等多種套餐商品。
  • 交出小區防疫大考合格答卷——南京住房保障和房產局開展小區防疫...
    隨後,根據物業管理區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文件要求,進一步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在住宅小區疫情防控中落實值班制度、嚴格進出管理、協助排查登記、加強消毒消殺、科學處置口罩、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員工防護、加強宣傳引導8項主要內容,為物業服務企業早早地鎖定了疫情防控的「戰鬥據點」。將體系覆蓋防疫全程。
  • 開福區地毯式消毒樓宇 城北154棟寫字樓「大清洗」
    開福區地毯式消毒樓宇城北154棟寫字樓「大清洗」湖南日報1月30日訊(記者 張頤佳 通訊員 劉芊)樓宇是「垂直的開發區」,也是人員高度聚集的地方。今日,長沙市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宣布,全區已建成使用的154棟商務樓宇全面接受「大清洗」,黨群服務中心和樓宇綜合服務站都變成一線「防疫站」,為樓宇地毯式消毒防疫保平安。
  • 工作夠細的,鄭州一小區還有個微信倒垃圾群
    在鄭州市中原區西流湖街道華瑞紫韻麗園,居家隔離戶最高曾佔到入住總戶數的1/3,如何對居家隔離戶做好服務,可忙壞了防疫人員。其中有位防疫人員微信群裡給村民做政策講解,一頓飯將近倆小時才吃完,最後飯早就涼透了。
  • 地產戰「疫」 南寧小區物業哪家強?彰泰細節把控顯堅守
    發布疫情防控措施、測量業主體溫、為業主設立消毒通道、配備口罩等防護品、全面深度消毒消殺、提供買菜、拿快遞暖心服務……為了全面應對疫情,各家物業「硬核」上線。對於業主而言,物業好不好,特殊時期就能見分曉,物業強有力的防疫措施,不僅讓業主安心,放心,也將贏得更多業主的信賴。對於購房者而言,物業好的服務品質,也將是買房的一個重要參考。
  • 老舊失管小區該咋防疫?酒仙橋街道「紅色矩陣」制「爬樓圖」
    同時,老舊小區實行24小時值守,建立「1+1+1+2」模式,即1名機關幹部和1名社區工作者為雙崗長、1名社區志願者或雙報到黨員為輔助、2名保安員輪崗值守,緩解工作人員壓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出入口進行登記、體溫量測,提升老舊小區的值守能力,實現「白+黑」值守全覆蓋。
  • 開學後的防疫措施 校園防疫指南
    除了開學前的充分防疫準備,開學後的相關健康監測、消殺工作、個人防護措施通通都要按照要求,嚴格做到位。對於學習不同區域,除了做到嚴格監控和消殺以外,還需採取針對性的相關防疫措施。下面就隨MAIGOO小編一起來看看開學校園防疫的準備與方法吧。
  • 保持良好健康習慣 廢棄口罩請扔到專用垃圾桶
    市民自覺將廢棄口罩投放至專用桶內。近期,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再次敲響警鐘,口罩的使用量也明顯增加。市市政園林局、市環衛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廢棄口罩請投放專用垃圾桶,我市繼續實行廢棄口罩「專桶投放、專車運輸、專廠焚燒」處置模式,確保廢棄口罩得到無害化處理。
  • 創建「1+4」工作法 資陽市小區戰疫「有板有眼」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兇猛來襲,身處防控一線的物業服務小區成為阻斷疫情蔓延的重要防疫陣地。對此,資陽市住建局、市房管局積極響應省、市黨委和政府的要求,全面安排部署物業管理區域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並出臺了「一個工作方案」「四項必要措施」,對物業服務行業、企業、小區展開了全覆蓋、滾動式的四輪集中督導,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 從入城第一關到家家戶戶 冰城編織防疫「天羅地網」
    社區:設置檢查站、大喇叭 派發酒精等消毒物品為全力應對疫情,記者從哈市各區了解到,已經設立對外疫情防控檢查站,建立起嚴防嚴控的防疫體系,構築網格化、無縫式疫情防控網絡,提升了整體疫情防控能力。哈站、哈西站站前廣場打造"測檢送"疫情防控體系,加固"入城第一關"。
  • 廢棄口罩等有害垃圾如何處理 看住建廳的緊急通知
    儘快設置特殊有害垃圾專用收集設施請各市(州)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督促指導各居民小區和商場、飯店等公共場所,在醒目位置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點收集桶。專用收集桶應為紅色的有害垃圾桶,暫不具備條件的可用其他符合安全密閉要求的垃圾桶進行替代,並註明是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桶。
  • 成都廢棄口罩桶清潔員:堅守崗位40天 每天清理200多個桶
    記者現場看到,袁忠均和同事先對準收集桶蓋四周噴灑消毒藥水,隨後揭開桶蓋,對著收集桶的內部又進行了一次消毒,再用鉗子和剪刀對廢棄口罩進行報廢處理,然後綑紮、消毒、裝車,隨後換上新的垃圾袋套上,一套熟練的流程下來也要近6分鐘。而袁忠均一天要面對200多個這樣的廢棄口罩專用桶,並且每個桶一天要清潔兩次。
  • 行人鞋底、單車車輪可消毒!龍洞2小區設置簡易消毒池
    疫情防控消毒又有新招。記者從天河區龍洞街獲悉,該街已有2個小區在小區出入口設置簡易消毒池,對行人鞋底、單車車輪進行消毒。據悉,早在2月11日,林海社區林海山莊就在小區前後門分別設置行人簡易消毒池及車輛簡易消毒池,分別對行人鞋底和車輛車輪進行消毒。其消毒成分為84消毒液,對人體無害。
  • 小區要消毒,對可疑來訪人員加強盤查防範!中山市住建局發布通知
    要求各物業服務企業要切實做好物業管理區域的環境衛生管理和消毒工作;各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不得舉辦群眾聚集活動,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相關人員密集場所可根據需要暫時關閉;有條件的可在主要出入口設置體溫測量儀,對可疑的來訪人員,可加強盤查或提醒被訪業主加強防範等。具體要求如下:一、完善組織架構。各有關單位、各企業要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架構,責任落實到人。
  • 紅色物業|黑龍江鶴崗:物業築起防疫四道堡壘
    通過社區廣播、業主微信群、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共印發倡議書、宣傳單、明白紙10萬餘張,築牢防疫第一道「紅色」堡壘,推動疫情輿論工作落實到基層一線,有效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覆蓋面,增強人民群眾對疫情防控的信心,讓疫情防控宣傳至千家萬戶。
  • 應對小區封閉式管理,簇橋街道在行動!
    ,龍井早市休市,所有自建房區域只保留1個出入口(龍井早市和簇錦古鎮設置崗亭),進出雙向體溫檢測,全面推行出入證管理制度,一戶一卡,一卡一出,嚴格小區(院落)人員車輛出入管理,確保防控不漏一人、不漏一車,構築起小區「防火牆」。
  • 至2月27日 四川累計收運處置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104噸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當前,佩戴口罩已經成為大眾出行的必選動作,隨之而來的廢棄口罩也越來越多,如何安全處理廢棄口罩?主要採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二是強化廢棄口罩單獨收集轉運,三是加強廢棄口罩分區分類處置。在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上,全省各級住建部門設置了城鄉公共區域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並註明文字標誌,專門收集城鄉居民使用後丟棄的口罩。
  • 居民主動每日在社區微信群裡報平安
    常青花園57個社區網格員的手機裡,都有好幾個居民微信群,給市民的倡議書、新型肺炎防治知識,都是通過群裡通知。「今天家裡沒有人發燒!」「全家平安!」「我們不回老家了,就在常青花園。」每天,很多居民主動在群裡報平安。「現在避免交叉感染,大家都減少接觸,有事就在群裡說。」微信群裡達成了這樣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