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婧)「辦法總比困難多,謝謝物業想得這麼周到。」2月24日,家住中體奧城國際的譚女士在朋友圈裡為物業的防疫舉措點讚。她說:「從老家回來時,看到電梯按鍵處貼上了一層保鮮膜,上面還有噴灑了消毒液的痕跡,感覺物業的防控措施很到位也很有創意。」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個小區防疫妙招頻出,湧現出一個個經典、接地氣、有創意的小區防疫案例。
對接超市,讓居民通過微信群下單
為了防控疫情,我市小區都實行了封閉式管理,人員出入需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出具出入證等,居民出門買菜的次數也有了限定,有的小區兩天一次,有的三天一次。居民外出減少了,供大家生活的柴米油鹽等,怎樣保障呢?家住新湖廬山國際的羅女士告訴記者:「小區雖然對居民出入,做了嚴格規定,但大家買菜的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有物資配送微信群。每天,群裡有菜品公布,各種菜價標明,供我們選擇。然後,我們掃二維碼下單,他們就會將菜送到小區門口。」
據九江新湖廬山國際項目副經理王全福介紹,為減少居民外出買菜的次數,物業工作人員專門與聯盛、步步高等超市對接,建立了小區自己的物資配送微信群。居民在微信群購買的物資會統一送到小區門口,方便出門的居民可以到小區門口提取;不方便出門的居民,物業會安排工作人員送到居民家門外邊。送到之後,工作人員給居民打電話,然後在工作人員離開後,居民可開門取菜。微信群的組建,既滿足了居民日常購物的需求,又做到了「人不見人」,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
「每天都在走紅毯」
「進出小區都要從消毒地毯上走過,每天都有走紅毯的感覺。」家住新湖柴桑春天的周女士說。
據上海新湖綠城物業新湖柴桑春天負責人餘紅燕介紹,市民外出時,鞋底會與地面緊密接觸,如果不注意衛生,鞋底可能會成為「隱形」的汙染源,充當擴散病毒的重要媒介。為此,物業人員在小區門口鋪上了幾米長的地毯,凡進入的市民,都要走一遍「紅毯」。這地毯是小區特製的「消毒地毯」,上面灑滿了消毒液,市民走過消毒地毯進小區時,消毒液會給鞋底消毒,及時阻斷傳染源,提升防疫工作水平。
不僅鋪設了消毒地毯,物業人員還在公共區域安放了紙巾。比如放在電梯處的紙巾,供居民按電梯時使用,避免用手直接觸摸電梯按鍵。
用過的口罩有地方丟了
「今天廢棄口罩專用桶已經進行了消毒,大家請放心使用。」2月24日一大早,怡和苑的物業人員就把消毒完成的廢舊口罩專用桶放到了小區各個指定區域,供居民使用。
隨著新冠肺炎防控形勢的不斷調整,如何讓居民正確處理廢棄口罩,成了社區工作者、小區物業疫情防控的新的著力點。
在怡和苑二期,記者看到,小區每棟樓之間都有一個綠色的筒,桶內套上了黑色塑膠袋,筒外張貼了「廢棄口罩存放處」的標識。正在丟口罩的萬女士說:「我和家人都非常支持廢棄口罩集中丟棄,這樣能杜絕二次汙染,更能防止一次性口罩被二次利用。」
據公租房怡和苑管理站負責人帥保健介紹:每天,物業人員都會對廢舊口罩專用桶進行消毒,並對每日產生的廢棄口罩進行統一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