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時評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2020-08-27 小善思

 前言:

考上大學遠不是船到碼頭車到站,莘莘學子們還有很長的路要堅韌跋涉。 沒考上大學也彆氣餒,選擇復讀或就業沒有對與錯,而是要結合自身實際。「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數,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終將成為澆灌未來的雨露。

來看看今日話題之青春、大學、奮鬥篇,連同最新的黨媒時評。


1、大學只決定奮鬥起點,

你怎麼看?


(人民網)高考發榜,有人因考上心儀的高校而歡喜,有人因沒考上而憂傷。中國青年報官微發起「你覺得大學學校會決定未來的出路嗎」的調查,在1.8萬受訪者中,48.6%的人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的起點在哪」,33.8%的人覺得「比起上什麼大學,怎麼上大學更影響畢業出路」,僅8.8%的人認為「大學學校直接決定未來出路」。

近半數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起點,是中肯的。必須承認,重點高校與非重點高校在教育軟硬體上有差異,考入重點高校的學子具有更好的起點。同時,起點畢竟是起點,能否保持努力學習的勁頭,是不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奮鬥,更會深刻影響學子們未來的人生高度和廣度。起點或許有不同,奮鬥面前人人平等。

學校終歸是學習的地方。與中學時期被嚴管乃至「填鴨」不同,大學生的學習有更大的自由度,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如果大學生對自己有比較明確的規劃,也有較強的執行力和自律性,學習也會更有針對性和效率。若是缺乏明確目標,或者「三心二意」,可能陷入茫然困惑,學習效果也要打問號。最糟糕的是,某些學生上大學就「大撒把」,玩遊戲、睡懶覺、常翹課,寶貴時光被浪費,頻頻「掛科」,甚至被退學,即便僥倖結業,學到什麼也稀裡糊塗。這之中,有能力問題,有方法問題,更有態度問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種瓜得古,種豆得豆,畢業生必然要接受社會大學的檢驗。

同一所高校,同一起點,畢業時同學們的境遇很不相同。將這歸於「運氣」,顯然是「甩鍋」。事實是,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既掌握書本知識、又具有實習經驗、還會獨立思考的畢業生,往往受用人單位歡迎。上大學起就積極準備考研或留學,汗水付出得到回報,獲得進一步深造機會,也值得祝賀。大學期間搞科研原創,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畢業後投身自主創業,銳意闖勁更當點讚。反觀學無所成、畢業啃老、眼高手低、心浮氣躁者,不但缺乏青年應有的朝氣,還可能因為怨天尤人、不懂反思、「窩裡橫」愈發暮氣沉沉。總之,社會更重視實際能力和進取心,而不是單看一個大學畢業證書。

考上大學遠不是船到碼頭車到站,莘莘學子們還有很長的路要堅韌跋涉。年輕人既不能驕傲自大,又不可輕易給自己設限,自身能達到的高度和廣度,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沒考上大學也彆氣餒,選擇復讀或就業沒有對與錯,而是要結合自身實際。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留心處處有學問。只要肯學習、肯下功夫,照樣可以成才。年輕充滿無限可能,積極進取不負韶華,機會可能就在下一個轉角處等候,生活不會虧待努力奮鬥的人。


2、寶貴的大學時光

應當擁抱奮鬥


(光明日報)開學季,大一新生們即將開啟夢寐以求的大學新生活。相比高中,大學生活更自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167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不願「吃喝玩樂過四年」。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對孩子說「上了大學就好了」,這話實在有誤導的成分。大學是比高中自由,但這種「自由」是思想之自由、學術之自由,而非荒疏學業,整天吃喝玩樂的自由。大學也不是吃喝玩樂的地方,相反,從專業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大學以前的學習是打基礎,是為接受大學的專門教育、專業教育做準備的。對一個求學者而言,決定未來職業選擇、人生走向、價值實現的專業學習,正是從跨入大學校門開始的。上了大學不僅並不意味著「就好了」,而且還意味著學習的要求更高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年輕人一進大學就在思想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徹底沉醉在交友、戀愛、打遊戲上。從媒體報導看,包括清華、北大、武大等在內的眾多高校,幾乎每年都有因沉迷遊戲、缺課缺考、學業不及格等原因被勸退乃至開除的學生。令人憂心的是,即便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有要求,但我行我素者依然不少。一些人的大學生涯甚至就是在「埋頭寢室打遊戲」中度過的。好好的大學時光被如此浪費,既是對家庭和國家培養的辜負,也是對青春年華的辜負。

  青春如「百卉之萌芽,利刃之新發」,應該銳氣逼人、一掃頹廢。熱播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講述的「兩彈一星」研發中幾位大學生義無反顧投身國防建設並奉獻一生的故事,之所以在不同時代的青年中引發共鳴,正是因為「奮鬥」二字。西南聯大期間,青年學子們在防空洞裡刻苦學習,在炮火中尋求知識興國之策,思考救亡圖存之道,沒有那股子鑽研學問、勤學善思的勁頭,這所戰時大學怎會大師層出?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不是拿來揮霍的。現在的大學生大多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長大,一些青年的物質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不足,容易沉醉於物質世界中,在看似「時尚」的消遣裡荒廢了時間、墮落了精神。營造勤奮學習光榮的風氣,努力增強當代人的社會責任感、堅強意志、吃苦耐勞精神等等,是大學教育者的責任,也是大學生自身應端正對標的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矩,不願「吃喝玩樂過四年」,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人袁枚的小詩《苔》,正是個人為夢想默默努力、為時代奮勇拼搏的精神寫照。「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正是當代大學生需要承擔的歷史使命。收起「吃喝玩樂過四年」的頹廢,把自己融入奮進的潮流中,在奮鬥中創造價值、收穫幸福,每一個年輕人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奮鬥者的時代。


3、奮鬥是青春最高的禮讚


(人民日報)六月仲夏,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一次青年人的盛會,放飛青春的夢想,點燃青春的激情。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他在未名湖畔寄語廣大青年「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勉勵「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回信鼓勵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如長輩對晚輩般的疼惜,如導師對學生般的誨諭,不僅寄託著一個大國領袖對青年群體的殷切期盼,更引領著廣大青年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激勵著他們做追夢者、當圓夢人。

  正如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裡所比喻的,少年之人如朝陽、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長江之初發源。青春是活力的代名詞,青年人的字典裡永遠沒有不可能。大學畢業後放棄其他機會,選擇在頤和園當個小小講解員的「80後」姑娘韓笑,以「想給遊客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求自己,把講解工作做到極致,成了頤和園裡的「金話筒」;年輕的「快遞小哥」田追子,熱衷鑽研,發明的快遞「神器」節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遞出港時效提升1小時;三十來歲的「農創客」楊豔軍,返鄉創業,給內蒙古老家的農村牧區帶去增收致富的新點子、新技能……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鬥動力,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經得住風雨,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不可否認,如今的青年,有成長的煩惱,有工作的焦慮,有現實的壓力,面臨著一張新的人生答卷。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如何度過才能給將來的自己留下充實無悔的回憶?青春之路有千萬條,哪一條才能讓青春綻放奪目光芒?「只有承擔過的青春才會更加厚重。」這是一個再樸素不過,但絕不失深刻的道理。在一部講述年輕人闖蕩橫店的電影裡,一個「老油條」給年輕的主人公傳授經驗,做群演,可去報個到,然後就開溜,找個比較隱蔽的地方睡覺。主人公卻不以為然,「如果睡覺還不如回去,否則,來這裡有什麼意義?」與其埋頭抱怨,不如奮起改變;與其庸庸碌碌,不如策馬向前。這不正是青春該有的樣子嗎?

  一位青年在微信籤名裡寫道,「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也正是敢於克服那些「不容易」,勇於挑戰「不可能」,不怕走泥濘的道路,青春的底色才足夠閃亮,青春的意義才不會褪色。事實上,無論收穫如何,不管經歷什麼,那些與激情相伴,向著夢想曙光進發的日子,永遠是人生最寶貴的記憶。即便是曾經的失敗,不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鋪路石嗎?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數,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終將成為澆灌未來的雨露。

  有人說,人年輕的時候很容易有夢想,但是當青春消失還能堅持夢想,才能叫做偉大。這話或許只說對了一半。青春並不僅僅是年華,更是心境。有三歲之翁,也有百歲之童。青春與否,無關乎年齡,而在於心態是否年輕。用意義定義人生,以奮鬥禮讚時間,這不僅是年輕人應有的追求,也是每一個與時代同行之人該有的姿態。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青春正當時。


4、以奮鬥精神

鑄就青春底色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前不久,熱播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講述「兩彈一星」研發中幾位大學生義無反顧投身國防建設並奉獻一生的故事,受到如潮好評。跨越時空,超越個人,在不同時代的青春中引來共鳴的,正是「奮鬥」二字。

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於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勇於奮鬥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讓奮鬥成為青春的底色,在成長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堅定其腳步、強健其精神,這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題中應有之義。

心裡有遠方,才能一路風雨兼程。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志存高遠是進步的根本動力。「立鴻鵠志、做奮鬥者。」不管是伏案苦讀的大學生,還是紮根基層的青年村官,抑或是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鬥動力,就能在成長中聽到拔節的聲音、看到雨後的彩虹,收穫自己的人生精彩。有小夢想,更要有大志向。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身處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大時代,把人生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在復興徵程中找到建功立業的舞臺。前景光明,徵途豪邁,不奮鬥,何以談青春,何以談夢想?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培養更多新時代的奮鬥者,最關鍵的是激發年輕一代的責任感,錘鍊堅強意志,培養吃苦精神。中山大學博士生韋慧曉投身軍旅,成長為我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在萬裏海疆書寫無悔青春;常州技師學院學生宋彪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在車間日復一日苦練,斬獲世界技能大賽最高獎……無數這樣的年輕人,以奮鬥成就出彩人生,「吃苦」「拼搏」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只要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客觀來說,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在不愁吃穿的環境中長大,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堅強意志、吃苦耐勞精神,教育者需要比過去花上更多心思。現實中,一些人不相信奮鬥,覺得「靠奮鬥不如靠背景」;一些人消極頹廢,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還有一些人沒有長遠目標,得過且過……凡此種種,雖是少數現象,但也需要引起重視。泥濘的道路才會留下腳印,陡峭的山峰才有無限風景,要引導青少年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戰工作上的「不可能」,以奮鬥讓人生出彩、以奮鬥讓青春閃光。

應該說,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焦慮、成功的渴望,讓當代青年同樣有著「成長的煩惱」,這都可以理解。年輕人要更好地理解奮鬥,肩負時代使命責任,無論任何時候奮鬥精神都不能丟。年輕人要更好地踐行奮鬥,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去拼搏、去奮鬥、去奉獻,去創造美好的人生、去實現偉大的夢想。

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說:「什麼是模範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奮鬥這一條。……奮鬥到什麼程度呢?要奮鬥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總之一句話,要奮鬥到死,沒有死就還沒有達到永久奮鬥的目標。」復興之路上,一代又一代青年在成長,時代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塑造青少年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奮鬥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5、以奮鬥的姿態

開啟大學新的徵途


(搜狐時評)梔子花開,芬芳潔白。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剛從高考中脫穎而出的你們,將進入大學開啟青春的新起點。一路升級打怪成功晉級,對未來一定充滿憧憬。作為過來人,祝福之餘想輕輕叮嚀一句,別忘了在行囊裡放一樣東西,它的名字叫別鬆勁,請奮鬥。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長陳寶生說了,「中國教育&34;現象應該扭轉,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這位中國教育部門負責人的話,你聽懂了嗎?奮鬥是年輕與生俱來的底色,與其在離開時後悔「沒能全力以赴」,不如「從第一天起就好好把握」,別讓大學生活貼上「隨遇而安」的標籤。

如果說高考是一道分水嶺,那麼這分水嶺究竟意味著什麼?一個網絡段子大概能代表部分人的看法:高考是人生的巔峰,解得了數理化,說得了外國話。仿佛高考就是奮鬥的終點。但生活是個很現實的過程,沒有百分百的努力,就別企望高品質的生活,沒有全力以赴的奮鬥,理想就會與你分道揚鑣。高考後便卸車下馬,人生哪還有底氣憧憬前途。

辛辛苦苦過舒服日子,舒舒服服過辛苦日子,這個道理的正確性無時無刻不被證明著。袁隆平、屠呦呦……爬坡的過程很艱苦,但山高人為峰的喜悅無與倫比。在最該努力的日子裡放鬆懈怠,世界再大你拿什麼去看看。

奮鬥不是嘴上說說就行,它是個動詞更是種狀態。倘若牛頓只看到蘋果從樹上掉落而沒有去探究根源,假如弗萊明直接扔掉了發黴的細菌培養皿而沒有堅持研究,愛迪生在第999次實驗失敗時選擇放棄,那麼世界科學史將留下多少遺憾!對於許多優秀學子而言,缺乏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奮鬥的精神。而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了理想奮鬥不息。

奮鬥各有色彩,生命之花可以開在任何路口。期待你以理想為引領,堅持獨立思考、不盲從不流俗,在少有人走過的理想之路上綻放獨特絢爛的煙火。恰如清華大學校長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寄語:「希望你們勇敢地捍衛真理,始終保持理性的批判態度,以謀求人類福祉為最崇高的目標,用一生去追尋科學精神。」

現在,你的人生與祖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相吻合,民族復興號的巨輪正乘風破浪,你的未來也有廣闊的藍海去眺望。你將做出怎樣的選擇?是停在原地欣賞奮鬥者的背影,還是發動智慧與潛力,去奮鬥、去開創?青春是最巨大的能量場,年華美好,莫要辜負最好的時光。

優異的高考成績只代表你的昨天,期待你整裝待發,以奮鬥的姿態開啟新的徵程。歷史從來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請以夢為馬,努力拼搏,讓生命的底色在奮鬥中更加鮮亮。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材料一:據某日報統計,近三年該省高考報考專業排行榜如下:理科前五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融學、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文科前五位:會計學、法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審計學。這些專業備受廣大考生與家長青睞。


  材料二:獲得「共和國勳章&34;的是「年輕人不搞農業」。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搞農業又苦又累,沒有前途。


  材料三:小韓是某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得知父親的工作單位前往武漢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項目建設時,小韓當即提出:「我是大學生,我也要去幫忙,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這是一件光榮的事兒。」


  結合材料內容,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①以高三學生的身份,給袁隆平院士寫一封信,談談你對他的擔憂的思考。


  ②作為學生代表,以「如何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為主題,寫一篇發言稿,面向全體同學做「在國旗下的講話」。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場合;自擬標題,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通讀材料,從抓關鍵句入手。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反覆出現的句子),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本題有三則材料,分析每則材料包含的意思,確定立意。第一則材料談論的是近三年來某省高考報考專業的文理科的前五名,都是與經濟、金融、會計、計算機和電氣工程相關,都是今年來特別流行的專業,就業方向比較的專業,工資比較高的專業。第二則材料是袁隆平院士針對目前年輕人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多會選擇能掙錢的專業,他擔心很少有人或者沒有人會選擇又苦又累又沒有前途的農業。第三則材料小韓是某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但在危急時刻,他儘管是年輕人,但是他覺得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是一件光榮的事兒。這三則材料都談論到了年輕人以及他們的選擇,選擇的時候主要是選擇利於自己的專業還是利於國家的專業,選擇有「前途」的專業還是「錢途」的專業,我們的青春該如何做才能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才能對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等。


  本題有兩個任務,立意都可以從上面選擇。


  ①以高三學生的身份,給袁隆平院士寫一封信,那就要符合書信的格式。開篇有稱呼,如「尊敬的袁隆平院士」,頂格寫;下一行是問候語如「您好」,空兩格寫;在接著是正文,正文對他的擔憂的思考;結尾有祝頌語,如空兩格寫「此致」,再頂格寫「敬禮」;最後是署名和日期。


  ②以學生代表的身份寫一篇發言稿,面向全體同學做「在國旗下的講話」,主題是「如何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要符合發言稿的格式,開頭稱呼,如「尊敬的學校領導、親愛的各位同學」,頂格寫;下一行是問候語如「你們好」,空兩格寫;接著是正文。


  參考立意:1.利己與利國;


  2.「錢」途與前途;


  3.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佳作賞析】: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在國旗下的講話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寒來暑往,時光如梭,轉眼又是一個火熱的夏天,熾熱的驕陽就像我們的青春一樣,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希望的大地。


  果戈裡曾說:「青春之所以幸福就是因為他有前途。」我們的前途正是來源於夢想,在這青春之年,我們有著對未來的憧憬,有著豐富的想像與飽滿的情緒,我們充滿著激情,充滿著希望,充滿著鬥志,充滿著力量!我們讓自己有一個無悔的青春,就需要樹立遠大的志向,通過無限的拼搏,奮鬥,衝刺,讓自己青春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偉人在青春之年就立志救國,獻身革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李大釗在青春之年就立下誓言,解放民族。「一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國。」現在,我們同樣有這份追夢的動力,有這份追求的激情,那就讓我們用這份動力與激情,在此立下遠大的志向,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篇美麗的篇章!


  青春是上天賦予我們禮物,青春之年的我們就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綻放著無限的光芒。可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我們的青春只有一次,我們要把握這僅有的一次,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一道絢麗的彩虹!


  記得當代著名作家張海迪,在她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卻一次次與死神相遇。但她並沒有屈服,每天在病床上思考,檢點平生。挫折或死之固然可怕,較之虛擲光陰,青春潦草來說則讓人感覺萬分可惜。這時候,她第一次這麼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和重要,她暗下決心,決定從兩岸三地開始改變自己,奮力創造有意義的生活,活出青春的模樣,於是她創作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最終成為著名作家。張海迪用青春之筆奮力寫作,傳播了真善美,也讓自己的人生提升了層次,完成了從殘障人士到專業作家的華麗蛻變,為自己的青春畫出了一朵絢麗的花朵。


  人們歷來把青春視為花朵一般美麗,黃金一樣寶貴。因為它蘊藏著蓬勃的生機,凝聚著不竭的活力,我們的青春有夢想,有信念,有激情,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我們會讓我們的青春盛開出最絢麗的花朵。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高中語文作文素材:青年,奮鬥與擔當、煥發光彩、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來源:人民時評「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前不久,熱播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講述「兩彈一星」研發中幾位大學生義無反顧投身國防建設並奉獻一生的故事,受到如潮好評。跨越時空,超越個人,在不同時代的青春中引來共鳴的,正是「奮鬥」二字。【第一段有熱點事件引出話題「奮鬥」,開頭簡潔明了。
  • 25個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好題與時評)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近義詞: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更好的教育築就更好的中國
  • 2021年高考作文押題素材
    2021年高考作文押題素材:青年(青春)(一)青年(青春)的名言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2.青年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千錘百鍊,方能成鋼。3.青春之美,正是奮鬥之美。青年之快樂,正是奉獻之快樂。4.青春不可無夢,理想何處綻放?
  • 馬雲退休,不僅是高考作文好素材,更當是激勵奮鬥的精神食糧
    宣布退休的馬雲再次刷屏,群裡邊開始討論這個素材怎麼寫作文。應試教育的當下,我們不可能不功利,但也不能太功利。就像吃東西,當然有充飢的功能,但是我們任然希望它是美食。新聞也好故事也罷,如果我們就想著考試如何用,總是學得太苦太悶。
  • 2021高考作文時評素材:中國「新四大文化」輸出,螺螄粉位居榜首!
    )‍‍‍‍‍‍‍‍‍‍‍‍‍‍‍‍‍‍‍‍‍‍‍‍‍‍‍‍‍‍‍‍‍‍‍‍‍‍‍‍‍‍‍‍‍‍‍‍‍‍‍‍‍‍‍‍‍‍‍‍‍‍‍‍‍‍‍‍‍‍‍‍‍‍‍‍‍‍‍‍‍‍‍‍‍‍‍‍‍‍‍‍‍‍‍‍‍‍‍‍‍‍‍‍‍‍‍‍‍‍‍‍‍‍‍‍‍‍‍‍‍‍‍‍‍‍‍‍‍‍‍‍‍‍‍‍‍‍‍‍‍‍‍‍‍‍
  • 【作文熱點話題】傾力整理!2020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主題:育人、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
  • 2020屆高三備考 | 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主題:育人、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
  • 賡續奮鬥精神,譜寫青春華章
    而使您成為鍾南山的也不是疫情,而是那一份執著的堅守,是那一條奮鬥的路。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註定了一輩子要奮力長跑,紅樓飛雪,直掛雲帆,英傑無數,他們用青春、用血與淚鑄就了新中國;而今日,您一往無前、燃燒自己,為新冠疫情的防控躬身力行。習近平總書記有言:「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是啊,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 2020高考作文押題素材:紅船精神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與之相關的「紅船精神」有可能成為中高考命題方向。
  • 2019北京卷高考語文作文素材推薦
    考場作文時,總有很多同學感覺到語言匱乏,觀點無力,例證老套,那麼臨近高考,我們可以多看看範文選段與官方時評,從中積累素材。
  • 高考作文輔導32:秉承奮鬥精神,譜寫青春華章
    秉承奮鬥精神,譜寫青春華章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材料的思考角度是開放的,考生可以再現歷史場景,重點闡述歷史先賢的「奮鬥情懷」和不懈付出,也可以重點闡述自己對於時代精神的思考,進而對當代青年提出要求,展示出奮鬥精神在當下的重要意義;也可以化大為小,以具體的場景表現奮鬥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3.素材運用是開放的。考生對寫作材料的選擇具有多元性。
  • 2019高考作文素材:關於青春的作文素材
    2019高考作文素材:青春除了詩與遠方,還有家國天下   01.青春   陳獨秀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青春向陽,不負芳華,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 寫作素材 |2021屆作文材料+經典時評作文素材
    【借鑑點】舊瓶裝新酒,素材運用見新意。所謂舊瓶,就是指舊材料、老材料,這類素材既「熟」又「俗」,很容易拉低作文的水準。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新穎的素材,殊不知將已經掌握的素材進行改造,舊瓶裝上新酒,也不失為一種另闢蹊徑的創新法。舊例翻新,可以從角度以及語言方面著手。比如這段材料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例,本是老生常談,但卻讓人耳目一新。
  • 2019高考作文素材推薦:關於青春的作文素材
    2019高考作文素材推薦:關於青春的作文素材 2018-09-26 17:19:03 來源:無憂考網
  • 作文時評素材|高中語文最新時事熱點素材!清晨打卡
    距離高考還有288天,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長整理了近期的時評素材,上期傳送門:作文時評素材| 高考評分、榮譽勳章、不禮讓救護車、摘並蒂蓮、被退學…打卡~ 你的作文素材又豐富了!如果有為語文成績所煩惱或者其他科目煩惱的小夥伴們,想要提高成績,現在私信:【衝刺高考】即可領取2020年最新的高考重點、考點以及全課程難點解析,助力你解決備戰高考各類難題,例如《生物高頻考點》、《英語八種常考語法》、《
  • 高考作文|來自最新模擬卷的作文寫作指導(07-09)
    相關連結素材篇:9.權威素材 | 《人民日報》最新評論精要摘抄8.權威素材 | 人民日報:蓄積不畏難的攻堅精神7.權威素材 | 人民日報:萬眾一心 攻堅克難>6.權威素材 | 人民日報:堅定信心 勇擔使命5.權威素材 | 來自權威報刊的時評3篇:決勝小康 使命奮鬥 青春姿態4.權威素材 | 奮進正當時!
  • 《美迪作文》素材採集點,高考作文著陸點
    許多學生反映,在寫作文時存在許多困惑,缺乏素材,無從下手,無話可說,沒有著落,內容空洞,語言空泛,文章不能圍繞中心展開,主題不鮮明,重點不突出,選用材料不精練等問題。    神州智達教育2021版《美迪作文》集素材、作文、範文、技法於一身。
  • 高考作文寫作備考熱點掃描: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們繼續談談青春熱點的寫作。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夫戰,勇氣也。」—— 《曹劌論戰》「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文題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這是一道四則材料構成的作文題。按照「異中求同」的原則,我們可以快速提取四則材料的「公因式」,也就是「精神」對我們幹事創業起著決定性、關鍵性的作用。
  • 高考語文,寫好時評,與時俱進,夯實作文高分的牢固基礎
    高考作文,特別是有些高分作文,其精髓部分,越來越像時評。學會時評寫法,會讓高考作文更具時代性,更有思辨性。語文和社會現實的聯繫越來越緊,高考作文命題走向也和時事越發緊密。從今年備考就能看出,聲稱押中高考作文的個人或機構都不少,而且也是真的押中主題。